提高电力配电网供电有效性的优化路径分析
2017-04-10孟浩孙亚坤
孟浩++孙亚坤
摘 要:配電网安全有效的供电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在电力配电网的设计及维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电力配电网在日常工作和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供电故障问题时有发生,从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基于此,本论文探讨了我国电力配电网供电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电力配电网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同时就提高配网供电有效性的优化路径加以阐述,以此为今后电力配电网供电的发展及创新提供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供应;配电网建设;供电有效性;优化路径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7.147
1 我国配电网的发展概述
完整、高效的配电网建设是维持城市间电网运行的关键所在。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便已进入高效集约、自动化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领航作用。如今,电力发展在历经这30多年的洗礼后,不仅满足了电力负荷急速增长的需求,同时对发展的重心也逐步转向电源的开发及建设。如今发电工程的建设成本远远大于电网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电网工程中输电系统建设的成本则高于配电系统建设的成本。但在实践中,85%以上的电力负荷是由配电网来完成电力供应,其中有80%的电力用户在城市电网,由此可知城市电网在电力系统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电力配电网的建设必须满足供电的可靠性、电压的合格率以及线路损耗等三项指标,以此完成城市间的供电工作。因此,本文针对我国配电网建设中提高供电有效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电力配电网供电有效性外界因素优化路径分析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电网又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其配电网线路长、线路交叉点又多、电网覆盖广、环境复杂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供电的有效性。因此,为加强对电网供电有效性的提升,故对此电网供电有效性的优化路径分析要将外在因素的影响作以重点考虑,从而对其进行优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外力破坏优化措施
如今,随着我国电力配电网建设范围的逐步扩大,因外力损坏所造成的电网事故占整个配电网故障的48.98%。故加强因外界破坏导致供电有效性降低的因素进行优化意义重大。其优化措施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利用道路交叉口与繁华街道附近的电缆分支箱对电网线路做好保护及管理。通过对配电网线路涂刷反光漆、设置反光警示牌,以此来提醒路人和过往行驶的车辆,从而规避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外力破坏;第二,避免临时施工作业带给配电网线路的外力破坏。如今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发展地方经济诸多城镇以逐步实行土地革新措施,完成各个建筑的更新与项目建设。建设过程中的房建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等工程临时搭建的一些施工单位,对其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外力破坏。针对此情况的路径优化可以通过监理合约保护来达到配电网不受外力的破坏,同时建筑单位、市政单位还可以采取与电力单位签署配电网保护协议,对施工的各个标段建立监督机制,从而监督配电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被外力破坏,保障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
2.2 自然灾害破坏优化措施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因素导致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占有较大比例,其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例如,每年遭受风雪雷电袭击导致的配电网供电故障占整个供电故障的17.6%,因此要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采取相应的优化路径。其主要的优化路径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配电网沿线防护通道的治理。通常电力线路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加以考量,对树木枝干的生长方向以及生长的速度加以判断和分析,以此对配电网进行合理规划及建设。对以建设完成的配电网要定期做好沿线树木的剪枝,规避因植被覆盖而造成的供电故障,同时还可以降低雷击灾害的发生几率;第二,加强对自然灾害区域的监控。通过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检测制度,对自然灾害区域成立专门的电网检查小组,通过轮休制来实现对电网的实施监控,对出现问题的避雷设施及时检修或是替换,确保避雷设施的稳定运行。
3 电力配电网供电有效性内在因素优化路径分析
3.1 导线优化措施
导线是电力配电网供电的主要载体。因此,导线自身的质量以及其完整性是决定电能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由导线故障而导致供电效率低下的因素主要有避雷器、引线、熔丝具、开关松动以及发热等现象。基于导线的故障因素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优化:(1)对配电网的进线、出线以及电网线路密集区域采用交联电缆或者绝缘导线进行配电网建设,该导线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抗腐蚀、抗风化等特点,其使用年限是常规导线的两倍;(2)配电网导线与设备的连接可采用铜或者铝进行过度处理,以此确保线夹和热镀锌螺丝连接的安全性,有效规避供电故障发生几率,提升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
3.2 电力配电网供电路径优化措施
配电网的供电路径是体现供电有效性影响的直接表现形式,其供电路径是否合理,也是决定供电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因此,做好供电有效性的路径优化,该因素也是考虑的重点。做好配电网供电路径的优化需做好以下几点:其一,完善配电网的CIM模型。在总体CIM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从其结构上对其进行完善,在现有结果的基础上增加母线类、分接头类、等值负荷类和交流导线类等模型结构,从满足配电网供电的整体需求;其二,在现有电力配电网接线的基础上建立或完善其电网路径,将其设定为树形拓扑结构,从而在有效形成供电路径的同时,完成等值电源的搜索,保障电力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
总之,电力配电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受我国地理环境以及辽阔的地域因素影响,所造就了较大的区域差别。因此,今后在进行电力配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配电网供电的有效性是电力建设的根本,供电有效性越高、其用户对供电的依耐性就会较高,以此就会为电力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电力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郭寅昌.基于配电网安全性分析的供电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伍志婷.配电网规划建设的适应性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何叶,张亮,管俊.基于最优路径的中压配电网设备巡视规划[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09):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