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
2017-04-10赵鹰男
赵鹰男
摘要:在中国音乐艺术领域中,中国歌剧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同时也融入了美声唱法的一些技巧,进而赋予了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以全新的形象,并呈现出了自身的独特艺术魅力,彰显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本文针对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此过程中对美声唱法给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带来这一巨大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更好的了解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美声唱法 中国歌剧 演唱艺术 影响 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172-03
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对中国的音乐艺术审美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美声唱法又是源于西洋歌剧的兴起与发展,因此,在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歌剧演唱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构成看,一方面建立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而另一方面则又融合了西方的美声唱法,进而为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元素,促使其具备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特点。尤其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文化艺术的交流越加频繁,对于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而言,无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美声唱法与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概述
(一)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由意大利文“Bel canto”翻译过来的,原意是指美好的歌唱,在音乐字典“Grove”中给出的具体释义如下:是指在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早期的、优雅的意大利声乐风格。在引入中国以后就被释义为我们今天所谓的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主要历经了如下四个时代:歌剧时代、“阉人歌手”时代、四大美声歌唱流派以及现代美声唱法时代。美声唱法在演唱技巧方面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为:一是在呼吸与咬字上讲究科学性;二是真假声的混合;三是讲究声带闭合的适度性,同时要保证喉头的稳定性,并要掌握好声音所在的高位置;四是要实现共鸣功能的科学运用,以此来实现对歌声的扩大与美化。总体而言,在美声唱法中,展现出了在进行歌唱表演中,需要兼顾科学性、优越性与先进性,且在学习美声唱法的过程中,需要抓住美声唱法的这一演唱特点与技巧。
(二)中国歌剧演唱艺术
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阶段是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起步探索期,其中,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种派系所采用的是民间演唱方法,是基于民间歌舞与戏曲演唱方法上来进行歌剧演唱的;而另外一种则是采用西洋歌剧的美声唱法进行表演的。而进入四十年代后,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下,文艺在这一期间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秧歌运动”又促使秧歌剧随之诞生,在此过程中,由于对西洋美声唱法技巧掌握不熟练,则开辟了“改洋从土”的演唱之路,即以民间舞蹈与民族唱法相结合,进而为实现对歌剧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这一历史时期下的需求特点。在进入五六十年代,我国歌剧进入了繁荣发展局面,并诞生了诸多的歌剧演唱艺术家,同时也留下了诸多成功歌剧作品与歌剧形象。在歌剧演唱上,先开辟了“戏歌结合”之路,随之又积极将西洋歌剧的美声唱法融入其中。而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使我国歌剧演唱艺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真正将美声唱法的技巧融入到了中国歌剧中,并兼顾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促使我国歌剧艺术逐渐走上了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具体影响分析
(一)对中国歌剧审美文化的影响
与美声唱法相比,中国歌剧演唱上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从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二者是在碰撞中走向融合之路的,在美声唱法成为世界音乐艺术的一种流行演唱方法后,我国音乐演唱艺术中逐渐出现了美声唱法的身影。而基于民族历史背景的不同,促使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产生了差异性,我国歌剧讲究的是字正腔圆,而西洋歌剧则是基于美声唱法下所呈现出的一种优美的曲调,强调发声的技巧性,同时优美的歌声中又兼顾着嘹亮通透之感。
从美声唱法的来源看,其是随着西方歌剧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演唱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所彰显的是西方音乐文化的特点,而在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促使其与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产生了碰撞,也使得中国歌剧演唱艺术者从美声唱法出发,在深入了解西方歌剧文化的基础上,了解西方音乐文化,进而明确中国歌剧传统演唱艺术下相应音乐表现形式与西洋歌剧美声唱法所存在的差异,美声唱法在吸引国人的同时,促使国人对这种优美且嘹亮通透的唱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喜欢上西洋歌剧美声唱法的同时,促使美声唱法以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形式逐渐渗透到我国音乐艺术中。在改革开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人对我国歌剧的传统演唱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了解,美声唱法这一音乐文化形式给国人带来了审美冲击,并促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为了更好的迎合新时代下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的审美观点,逐渐将美声唱法的独特技巧进行了融入,赋予了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以全新的艺术魅力。从中不难看出,美声唱法的传入对国人在中国歌剧的审美艺术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也为中国歌剧演唱艺术融入美声唱法、开辟自身的全新发展之路注入了动力之源。
(二)對中国歌剧演唱技巧的影响
从演唱技巧方面出发,美声演唱技巧之所以能够给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带来深刻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促使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在打破国界束缚的同时,促使二者间产生了碰撞,而国人在接触美声演唱的各种元素后,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歌剧而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使得传统的民间戏曲风格的歌剧演唱风格难以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这也促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目光聚焦于美声唱法上,通过借鉴吸收与融合来开辟全新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从中国歌剧演唱艺术自身的发展看,我国传统歌剧演唱中充满着民族特色,包含戏曲表演韵味,讲究的是音色自然、字正腔圆且清脆明亮,但在音域、气息以及共鸣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致使相应的艺术表现力有待提升。而也正是基于这一演唱技巧的局限性,促使美声唱法在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歌剧演唱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在演唱技巧方面,进行了借鉴与吸收,赋予了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以全新的生命力,解决了我国歌剧演唱艺术在演唱技术上所遇到的发展瓶颈问题。
而美声唱法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中国歌剧演唱技巧提供了出路,主要表现在对于科学发声技巧的借鉴。在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技巧、真假声混合技巧、共鸣技巧以及咬字吐字技巧上,都给中国歌剧演唱注入了新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唱法所存在的不足,赋予了中国歌剧以全新的表演艺术魅力。但是,美声唱法毕竟属于外来物,不论是在语言发音上还是文化特色上,都使得将美声唱法运用于我国歌剧演唱中需要注意,针对在民族风格上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民族韵味与表演,需要实现民族化的处理来赋予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以更好的将美声唱法的技巧进行借鉴吸收,促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与世界音乐艺术接轨的同时,具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发展态势的影响
西洋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从美声唱法进入中国,并与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产生碰撞开始,到美声唱法融入其中,再到积极借鉴西洋歌剧,实现我国歌剧作品的不断创新,逐渐促使我国歌剧演唱艺术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歌剧演唱教育领域中,也逐渐呈现出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学习美声唱法的歌剧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同时歌剧的国际性交流,促使我国歌剧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并也将中国歌剧的演唱艺术风格特点带到了世界。具备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促使我国歌剧演唱艺术以多样化表演风格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喜爱,同时也对世界歌剧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基于当今的时代背景,对于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而言,实现演唱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遵循了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内在发展之需,促使我国歌剧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而在实现我国歌剧演唱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将民族特色置于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将适合我国歌剧演唱艺术发展的优秀西洋美声唱法进行借鉴与吸收,促使中国歌剧具备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进而才能够将独属于中国歌剧的演唱艺术文化带到世界中,彰显出中国歌剧的艺术魅力。而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走向多样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树立多元化的观念,并促使中国歌剧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特点,进而才能够借助这一多元化发展之路来促使我国歌剧演唱艺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洋歌剧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在与我国歌剧演唱艺术产生碰撞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吸收,促使我国歌剧演唱艺术走向了崭新的发展之路。美声唱法对我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审美情趣、演唱技巧以及歌剧演唱艺术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促使我国歌剧兼具美声唱法优势与技巧的同时,又具备独属于我国民族特色的演唱方法,通过二者的融合使得我国歌剧在与世界歌剧演唱艺术接轨的同时,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玲.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初探[J].戏剧之家,2016,(08):55.
[2]冯宏.美声唱法对我国歌剧演唱风格的影响[J].大舞台,2015,(12):131-132.
[3]尹璐.谈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響[J].艺术研究,2015,(02):188-189.
[4]张震.试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8):233-234.
[5]王炜,王柳丁,刘文静.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影响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4,(10):140-141.
[6]杨婉琴.浅论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3,(06):159-160.
[7]何月.中国歌剧在美声教学中的重要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