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反思

2017-04-10吕开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反思数学教学实践

吕开妹

摘要:“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这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创造力已经成为民族生死攸关的重大课题,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实践 反思

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笔者从事多年数学教学,深感数学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并努力发掘各种教育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以興趣为先导,激励为手段,激发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内动力。一个人创造力的大小,关键在兴趣。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发表意见。教师要以宽容和审慎的态度对富有个性化的认识加倍关注,精心呵护,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给予赞美和鼓励:语言赞美——“你真棒”“真聪明”;给予光荣称号——“智多星”“小博士”“小发明家”;能激发成功感的活动——如对具有独创性精彩回答的学生,评他为“今日之星”,让学生采访他或为其喝彩;或用赞赏的眼神、满意的微笑。总之,让生如沐春雨,如拂春风,在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中,闪耀创新的火花,领略创新的乐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二、引导质疑问难,探究发现,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创新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做到学中问,问中学。教师将教学转化为一种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解题思路让学生自主讨论出来,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不是教师包办代替,不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讨论之余,思考之后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要求学生敢于说别人没有说的新见解,做到不唯师、不唯书。教师具有弹性的问题,常引发他们想“仅此一种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使每个学生参与讨论、驳问。对××同学创新的办法,命名为“××”创新法,这样通过大力激扬创新智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寻常的问题或标新立异的答案。山有峰,才显其险;刀有刃,才显其利,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活动过程,激发创造动机,鼓励再创造,培养创新精神

“模仿数学”不利于学生创造,创新教育应重视创新过程的形成。在创新教育的形成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数学的再创造,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

教学中要为他们营造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开放立体的交流氛围,给他们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变满堂讲为学生的讲、评、议等活动,达到通过参与加深理解、领会。同时,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并给与适当的评价与肯定,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创新的精神。

四、精心设计练习,注重发散思维,学用结合,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在练习时,采用有弹性设计,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机会,引发机会,参与讨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一题多问。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根据已知条件变更问题。如根据“甲数是20,乙数是25”,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甲乙两数的和(差)是多少”,“甲是已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的几分之几”“甲比已少几分之几”“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等等,经过这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结构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一题多解。遇到问题时,要求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寻找最佳解题途径。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时,巧设一些铺垫复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整数、分数知识间的联系,然后放手让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有用整数知识解,有的用分数的知识解,更让人兴奋的是用分数知识的解法就有三种。

3.一题多变。根据问题情境,变换条件,让学生加深对问题实质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才能,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唐卫海,刘希平.教育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反思数学教学实践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