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7-04-10周晓丽
周晓丽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多元评价方法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够,结合自身教学评价实践和思考,从目的、内容和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改进: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既定性评价,也定量评价,从而促进了师生生命质量的提高与生命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多元评价 过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为了实现这一评价理念,许多学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了自评、互评和教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以提高评价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然而,我发现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课标的初衷并没有得到真正凸显。现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以便和各位同仁交流。
1.教师固守教学经验,对多元评价方法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够,评价形式主义现象严重,缺少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互评,也没有反思性的自我评价,只有期中和期末的分数评价。
2.不能根据问题的难易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和评价,忽视学生的进步状况、努力程度和情感态度,甚至当学生作答的效果不理想时,往往不做评价。
3.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身教学评价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应该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改进: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既定性评价,也定量评价,从而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提高与生命创造力的发展。
1.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等相结合的多元课堂评价方法,既能够使学生自主地使用评价信息来设计学习,了解自身学习的实力、问题和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也能为教师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动学习的进步,改进教学活动设计等提供宝贵的机会和资料。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后,出示了一道练习题(长宽分别为5cm,高为10cm的长方体)并制定了三个目标。目标1:能用1种方法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目标2:能用2种方法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目标3: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并能歸纳出最简单的方法。在检查时发现有如下几种解法:
A.(5×5+5×10+5×10)×2;
B.5×5×2+5×10×4;
C.5×5×10;
D.5×10×5。这种设计,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达成了目标,学困生达到了目标1,中等生达到了目标2,优等生达到了目标3,在交流中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表扬。这种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的起点上获得了发展,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2.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互动交往的评价等。我在学习了分数乘除应用题后出示了以下练习:动物园里有20只小猴子,比大猴子多1/4,大猴子有多少只?指名回答时,做出如下解答:20×(1+1/4)=20×5/4=25(只)。
我作了这样的评价:“写得真整齐,老师这里还有一题,想请你帮忙解答,好吗?”我又出示了一题:公园里有小猴子20只,大猴子比小猴子多1/4,大猴子有多少只?
这位学生很快写出了算式:20×(1+1/4)=20×5/4=25(只)这时他发现怎么两题的答案一样啊,可是题不一样啊,下面的同学也在吵着说:错了。这位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站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我笑着说,谁有不同的看法。只见学生做出了以下的回答:
生1:第1题错了,第2个条件说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小猴子只有32只,大猴子不可能是40只。
生2:第1题错了,第1题的单位“1”是大猴子,是所求,应该用方程或除法解答。
生3:第1题错了,这题的单位“1”是大猴子,是所求,我认为应该这样解答:20÷(1+1/4)=20÷5/4=16(只)。
答错的同学也说:我明白了,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看单位“1”是否知道。
这时,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了他们精彩的讨论和积极思考问题的态度,并肯定了答错的同学认真听讲,并勇于改正,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这使学生受到了启发,加深了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3.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并及时记录。数学学习评价,从内容上讲,应该指对学生数学素养达成状态的评价,包括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从时间上讲,既有终端性评价,也有各阶段学习过程的评价。我班通过“数学学习日记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作业本每天一页,记录“我的数学课堂收获”“我的数学课堂遗憾”,并附有对自己鼓励的话、家长寄语、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等几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