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推进应用型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

2017-04-10刘佳张文李晓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项目设计考试改革创新能力

刘佳++张文++李晓梅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形式所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考试的方式,结合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为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计算思维的培养,提出了这门课程的考试改革方案。

关键词:考试改革;项目设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14-03

近年来高等教育进入了普众化的阶段,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高等院校的实际层次与类型,推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者们着力于研究高校的课程内容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考试作为高教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评估方法,是用以考查学生实际专业水平的手段,是促进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一些学者更加关注的是一些选拔性考试和专业课程的考试改革,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研究相对比较少,而且没有构成一定的体系。

对于考试改革问题的研究世界各地由来已久,我国作为一个考试的发源地[1],考试大国,有关考试的种种问题一直刺激我们的眼球。现阶段,对于考试的分类繁多。本文将研究的重点设定于高校课程考试范畴中的一个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考试问题研究的热度一直不减,主要是源于考试中呈现的实践和理论上的矛盾。关键是缺乏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本质的深入思考,对具体所要实现的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2]。

在21世纪,人才是第一发展要素,是国家振兴、民族腾飞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3]。我国对教育高度重视,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我国的战略发展方针。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各课程的考试作为对学生课程学习掌握情况的评价,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高等院校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大学生的根本发展。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4][5],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6]。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组织考试,能有效地了解和考查教学效果,有助于改进教学[7][8],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考试模式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9]。因此它也是教学系统的重要反馈手段,对教学起到调节、评价作用。同时它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对知识索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好的考试模式对形成良好的考风、学风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立考试机制以来,考试成绩的好坏一直都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也是测评教师教学质量的标杆,在教学工作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10]。如果考试方式不发生改变,那么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就成为一纸空谈,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国内很多教育界的精英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着弊端。

外國不少学者提出针对相关问题的改革措施与方案,并已在国外高校中初见成效。例如创始于1919年的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以及创建于 1773年的圣彼得堡国立矿业学院,在该两所院校中,每学期最后的 2~3 周为该校的考试周,安排学生集中考试。每门专业课程都设有包含 80~140 道题左右的公开题库并会罗列出修该门课程时会用到的主要参考书目清单,在考试前不会对课程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选划,以抽签笔试加抽签面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11]。这种考试方法导致只会有运气好的学生,却不会有作弊的现象与环境。正因为每门专业课程的面试考核过程都类似于一场小型的答辩,老师可以通过辩论的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答辩的过程中都会有所提升,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

在美国,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成绩已经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动手实践能力与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占成绩考核的比重越来越大[12]。在耶鲁大学 300 年校庆时,时任校长列文发表的演说中曾提到[13]:“在上个世纪 30、40 年代,最通行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背诵教科书或者是教学讲义的内容。到了60年代,研讨课成为了学生可以提出自己观点、努力为自己观点辩护的机会。而如今,书面作业和考试都不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作为评判标准,分析和辩论问题的才能才是真正的教学成果”。

在国内,学者们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的研究已经颇具规模。殷国强[14]等人从转变教育学观念入手,讨论了如何才能深化改革高等教育考试模式,使考试能够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鄢泰宁[15]等人从国内外考试模式对比着手,讨论了传统考试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强调了专业课考试模式亟需改革调整的迫切性并对改革方案的初期成效进行了总结。李喜燕[16]等人根据对重庆文理学经济法课程实施的考试改革实践效果分析,指出应该以能力提升为定位目标,丰富考试形式,实行个性化考试内容,全程自主性成绩评定等多方面地对高校教育考试改革进行推进。王云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模式为切入点,讨论了网络考试平台系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中的改革作用。徐晓楠[17]等人以研究生学习背景、学习目的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为研究对象,因材施教,分别建立于学生相对应的“差别化”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提升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水平。

在加强学校考风、学风建设的同时,要对考试模式进行不间歇性改革,实现教学相长、教考分离,提升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意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增强实践创造力。

2 考试改革方法的研究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目前,我校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Python》、《大学计算机基础》等。

本文提出的课程考试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及方法。

(1) 项目设计或相关课题研究

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可以项目设计或相关课题研究方式考查学生。期末考试前,上同一课程的老师组成答辩小组,对申请以设计或研究成果方式结课的学生进行答辩,答辩成绩即认定为期末成绩。我们要通过考试让学生从盲目的被动的学习到有目标的主动的学习。学生从完成作业到主动查资料、完成项目。学生在考试准备的过程中就是对学生计算思维的一种锻炼,同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完成项目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例如: Visaul FoxPro也是目前计算机机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支持的很常用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之一,《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这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關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具备初步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能力,了解可视化编程技巧及技术,能结合数据库的操作管理功能进行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查询。这个课程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各设计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系统。

《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这类编译语言课程,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等项目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又能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实现了素质化教育的目标。

在教育学中出现一个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爱好的不同。我们可以设置多种考试方式。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项目设计不是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无纸化闭卷考试的形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还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因此,我们的考核重心还是放在操作技能上,在成绩比例设置上有所体现。

在我校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知识点比较广泛,对于操作的要求相对基础。根据这门课程的内容特征,采用开卷+实验+调研的形式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调研方式一:可与学校的社团协作,为学校的教职工家属义务维修电脑、安装系统等。通过这类社会活动可让学生了解各类型的操作系统并掌握安装方法(课程内容之一)。调研方式二:问卷调查。制作问卷,调研对象可以是学校的行政人员,调研内容Office软件中最常用的功能和还未使用的功能。通过问卷调查,学生针对各个部门所使用的情况做出总结,并以书面形式给出相关的建议。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自主地熟练掌握Office软件的应用。

3 结束语

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考试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牢固的基础。所以,公共计算机考试形式的改革我们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伟达.我国公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

[2]张萍. 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D]. 东北石油大学,2015.

[3]邱有华.高校教学与团学工作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情,2013(6):21-22.

[4]金艳,程李颖.影响高风险考试效度的心理因素研究[J].现代外语,,2013,2(36):62-68.

[5]Kane M.Validating high-stakes testing programs[J].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ssues and Practice, 2002(1):31-41.

[6]李定清,薛正宽.试论高校考试制度的新模式[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2):134-136.

[7]卢晓东.考试模式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112-117.

[8]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9]Zheng Y R, Wang Y X, Mu D U. Reforming Modern Physical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Method[J]. 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16(25): 325-346.

[10]黄燕妮.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11]Sobe N W.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Violent Political Conflict and American Overseas Education Reform[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009, 79(1):123-131.

[12]梁雅.美国考试服务业的发展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5(26):38-39.

[13]Rigby E. The Yale University Model and cost centers: New Haven and London[J]. Classical Review, 2008,37(28):189-196.

[14]殷国强,何承源.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4):26-30.

[15]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10(2):14-17.

[16]李喜燕.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28):204-206.

[17]徐晓楠.建立与教学方法和模式相适应的考试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教师, 2013(6):26-27.

猜你喜欢

项目设计考试改革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PLC技术及应用》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探索
一张动物学试卷的思考
校企协同的材控专业项目设计与实践课程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