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策略研究
2017-04-10志金
志金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策
略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27—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作为处理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主要集学习、生活于一体,已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基地。本文主要分析当前的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一、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中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学校方面。从当前的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状况来看,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其本身的功能。首先,教育在实用主义及功利性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判断事情的标准都偏靠了眼前的利益,在如今以教育为重的社会,各学校之间开始以学生成绩为较量展开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片面地追求学生的试卷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想象力等全方面的培养。
2. 家长方面。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里,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交流,父母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关心自己的孩子,电话交流不管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限,父母无法切实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即使是电话交流,很多家长也是单单关心孩子的成绩以及身体状况,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只有成绩好家长才会高兴的想法,这对儿童的成长而言非常不利。
3. 学生方面。儿童时期正是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的关怀至关重要,寄宿制的生活恰恰使儿童与家庭生活脱离了一部分,在这种心理还不成熟的阶段,过分关注成绩使得学生对成绩也更加偏执,一旦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进而自卑,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解决策略
1. 改善寄宿生活条件。在农村,很多学校的寄宿条件并不好,一个宿舍往往需要挤较多人,而人一多就容易有各种矛盾冲突,这不仅给学校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对学生成长也不利。因此,学校寄宿宿舍人数不能过多,再者是寄宿生活的环境要改善,尽管农村学校一些设施跟不上现代化进度,但学生生活的环境必须干净整洁,提供给儿童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必须按标准配备足够的生活指导教师。
2. 班主任要多关注寄宿学生。对于寄宿的儿童来说,最难适应的是陌生的环境及独立的生活方式,寄宿在学校的儿童要有生活自理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具备这种能力,在远离了家人的生活下,儿童在心理上会有落差感,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除了平时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要多加关注寄宿生的生活状况,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的生活。儿童好奇心较重,比较贪玩,学校除了提供生活条件外还要安排课余时间的活动,比如组织寄宿儿童做一些智力游戏以及一些体育活动,建立起帮扶体系,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抓起,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引导与纠错相结合,教学区与情感区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
3. 呼吁家长进行配合。儿童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校里的学习教育,更多的是家长父母的关爱,在小学时就让学生与家人分离,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寄宿在学校的儿童一般與家长的联系都比较少,这也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缺憾,所以寄宿制的儿童更要充分地与家长尽可能地多交流。为了让学生能感受父母随时随地的关怀,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多与家长沟通,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如实地汇报给家长,并提供家长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6]GHB0396)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