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的艺术特征刍议

2017-04-09杨露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艺术特征

杨露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艺术既要扎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关键词】舞蹈创作;蛙型图腾;艺术特征;广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形象的渊源

(一)“蛙型”的历史渊源

壮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来自于民族生活,民族信仰来自于民族崇拜。壮民族的蛙文化历史悠久、神秘莫测,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的斗争中,壮族先民对蛙的情感十分特殊,从喜爱、尊重升华为对蛙的崇拜,进而把具有“青蛙”形象的图腾确立为壮民族图腾。随着族群图腾的确立,民族共同信仰的产生,有关于蛙图腾的神话也逐渐流传开来。古代壮民族人们崇拜神,主要是以神话故事来解释蛙图腾的起因,通过蛙图腾与壮民族的关系,来表达壮民族人民对蛙图腾的赞誉和尊崇之情。蛙图腾对壮族地区的影响深远,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的南方,属亚热带地区,因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日照适中、降水丰沛,十分适宜水稻的种植。自古以来壮族人民依靠水稻作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水稻的种植、产量、质量等与雨水的多少紧密相关,因此需要通过祈求上天降雨来憧憬好的收成。蛙类动物的身体结构十分特殊,其对旱涝非常敏感,有经验的农民只需要通过聆听蛙声就可以预测水旱,来预测水稻的收成。进而就有“农夫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的谚语。“风调了,雨顺了,壮族先民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才能更好地生存,继而才有了社会文明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通过祭祀青蛙来祈求天上的大神广施恩泽,故雨水是壮族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我国广西境内崇左的广西花山崖画是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崖画画面呈朱红色,画中人物粗犷、画风古朴,动作排列整齐,双腿最大限度分开,呈半蹲式,双臂平展,小臂曲折向上,双手向外打开双手弯肘向上或一手叉腰向下、一手弯肘向上折腕,造型特殊具有视觉直观性,有一种威武雄壮、阳刚神秘之感,整体看有蛙型感,这与壮族先民对“蛙”的崇拜密切相关。

(二)“蛙型”的形象

壮族图腾原本就是一种具有视觉直观性形象的产物,原始壮民通过这种具体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具体情感和情绪,壮族图腾形象是一种“象形”形象,充分展现了壮族民众对事物的模仿能力,通過图腾本身的“形象”结合肢体语言将二者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使壮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与内在情感得以延续并深入每一位质朴的壮民心中。

壮族对蛙图腾的崇拜,除了想通过对蛙的崇拜达到农业丰收的目的之外,还有祈祷多子多福的含义,因为人类自身的繁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青蛙的生殖能力十分旺盛,壮民族人民一直以来的心理夙愿便是多子多福,这一积极健康的内在、外在形象对壮民族影响深远,所以壮族先民崇拜它,幻想通过人与蛙的亲缘关系获取蛙的旺盛繁殖能力。

二、广西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的艺术特征

(一)造型性

创作一部好的作品,它的造型非常具有观赏性才能深入观赏者内心的,例如男子独舞《蚂拐》中“蛙式”状的造型语汇一目了然地让人一下进入舞蹈的情节中,通过舞蹈造型的流动,将动物还原。音乐舞蹈诗《花山》中通过花山崖画上的“红人”“青蛙”“壮民”将“蛙”的造型重组。男子独舞《蚂拐》与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在舞蹈造型性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它们的“造型”都是独特的,都具备典型性,让人的大脑反射极度迅速地联想到编导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舞蹈艺术的“造型性”上深入挖掘会发现,舞蹈动作是由众多造型连接而成。

(二)动作性

舞蹈艺术形象是一种流动状态的直觉形象,由人体的舞蹈动作所决定,舞蹈动作通常可分为表现性、再现性、装饰联结性动作,壮族舞蹈创作中“蛙型”动作主要吸取了壮族图腾“蚂拐”的动作元素,进而使动作本身与壮民族人民生活相结合产生一系列舞蹈作品,作品的“魂”在于“蛙型”的体态韵律。动作性是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整部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动作便没有了舞蹈。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如何发掘舞蹈动作,将其二度创新与作品表现的内容相适应至关重要,男子独舞《蚂拐》与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其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的创编手法,气息用法相结合,将舞蹈动作展现得更加流畅。

(三)节奏性

节奏,即用反复、对应等多种形式将不断变化的因素加以重组、搭配构成前后贯穿的有机整体,是抒情性作品和叙事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仅局限于听觉层面,更对事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走势组成形成了链条式的发展,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艺术之美的灵魂,通过自然、社会和人的变化活动,与韵律相伴而形成有规律的变化。

舞蹈节奏通常表现为舞蹈动作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和能量的大小。在男子独舞《蚂拐》中,舞蹈节奏快慢结合,与音乐快慢节奏、强弱节奏相契合,使得舞蹈剧目精彩绝伦,既体会到了舞蹈的力度、节奏感,又在听觉上达到了共鸣。而音乐舞蹈诗《花山》中的音乐节奏大气磅礴中带有民族民间特色,与舞蹈的契合非常默契,使得舞蹈作品在表现人物状态时表现得尤为吻合,将壮族民间舞蹈中开阔的人物特性、粗犷大气的性格诠释得淋漓尽致。一部好的作品,节奏性是相当重要的,不仅仅是音乐的节奏,更是创作者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动作节奏、内心节奏把控到位,而引起的听觉、动觉、视觉相统一,作品与观众内心达到高度统一。

(四)传承性

传承,即传递与承接,从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中来看,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舞蹈艺术正是扎根于民族文化,提炼民族文化的“魂”,将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从《花山》这部舞台艺术作品的整体结构上来分析,作品分别以“太阳、铜鼓、男人”“月亮、绣球、女人”“繁星、青蛙、子孙后代”以及“山水、壮锦和花山岩画”等具有壮民族独特意义的文化,构成了序以及四大篇章的叙事情境,将作品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层层递进,以简约、唯美、大气的写意式叙事展开人类文化追根,揭示人类生命传承的独特意义。

三、结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舞蹈便已经广泛流传,例如舞蹈纹陶盆、广西崇左的花山崖画等记载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这些壮观的历史文物在世界上而言就是非常的罕见珍贵,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族的财富文化资源,是民族的“根”,民族的灵魂。广西壮族舞蹈在创作过程中大量运用壮民族图腾中青蛙的“蛙型”形象来演绎表达其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迷人的动作体态、韵律,讲述着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表现表演形式,具有历史延展性、广泛传播性、高超的技艺性、文化传承性和民族习性。它的传承、发展和广泛传播对振兴壮民族发展、塑造广西壮民族特有的形象, 弘扬广西壮民族文化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卷广西卷[M].学林出版社,2004(1).

[2]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9).

[3]于欣,罗仁德.<山海经>中国图腾遣风的新发现——原始神奇的“蚂拐舞”简介[J].民族艺术,1987(4).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5]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9).

[6]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

[7]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8]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艺术特征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创作分析研究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