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策略

2017-04-09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3期
关键词:活动区食堂食材

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的稳定发展。就如何全面、有效地抓好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管理,我与大家分享一些策略。

一、明鉴范围,统筹管理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不仅包括师幼一日生活中的餐点安全,还包括班级生活区、幼儿园生活馆、园方和教师为主体组织的园内外一切与食品相关的活动中的食品安全,以及因特殊原因如过生日、亲戚看望孩子等,带入园的食品安全。这些食品既有出自食堂的,也有幼儿食品活动区产出的,还有要求幼儿配合活动自备或家长自行带入园的,只要在园内出现或与园方活动有关的食品,幼儿园都要关注其安全。同时还要关注园所周围的小摊小贩,防止造成园外食品安全事故。提醒家长并教育幼儿不买不洁净的食品。

二、明确职责,全员参与

全园教职工实行岗位工作职责和安全管理职责的“一岗双责”制度,形成安全管理全员参与的格局。

全园管理: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后勤园长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总负责;保教园长对班级食品食用安全管理负责。

食堂管理:根据食品进货、制作与流向,把相关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中层以上领导、食堂从业人员、营养膳食员、饭菜输送协管员、班级教师、安保人员等)全部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中,使食品安全管理无缝对接,保证食品安全管理无死角。

活动区管理:幼儿园保教部门规范设置活动区,教师规范组织活动,幼儿园安全科牵头,协同相关管理人员做好食品安全监管。

自带管理:需要幼儿配合活动自备的食品,组织活动前教师需先到安全科“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跟进监管,幼儿或家长未经同意自带食品的,保安和教师有权拒绝进园进班。

周边管理:除联动有关部门整顿园所周围的小摊小贩,主要是落实好幼儿园的责任,一边广泛教育家长和幼儿,一边采取现场抓拍、教师个别教育的有效方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杜绝反弹。

三、明规设置,降低风险

食堂设置:

1.布局规范化。按食堂标准建设的要求,分划为男女更衣室、主副食库、粗加工间、操作间、洗消间、备餐间、休息室等功能室或功能区。

2.流通规范化。食材流通从食堂入口到粗加工间做成半成品,到操作间做成成品,成品进入备餐间分餐,通过取餐口送到各班级,各班级剩余饭菜和餐具通过另一通道返回到洗消间,完成饭菜制作一条龙,分设洁净与回收不同通道的安全卫生标准。人员流通首先到晨检处晨检,然后进入食堂,更衣、洗手后进入粗加工间或加工间,进入备餐间要二次更衣并洗手,离开食堂进行无关食品的工作时不能穿着工作衣。

3.流程规范化。一方面从晨检、更衣、洗手、备岗、上岗、工作、保洁、消毒8个环节对食堂人员一日工作流程做出具体要求,同时提出评价的标准与办法;另一方面根据相关操作规程与要求,明确食品原料粗加工、烹饪加工、面点制作、餐具洗消等各区域工作操作流程。

4.供货规范化。实行所有食材“定点、定物、定质、定价格”四定措施。完善各供货商资质证明材料及食材信息,签订供货协议。

5.采购规范化。建构六方相对独立、相互监督的绿色采购机制。炊事班长按需联系食材,值班领导验收进园食材,食堂保管再次验收食材并出具出入库单,营养膳食员每周抽验食材,安法办主任不定期抽验食材,分管领导汇总票据,园长审批,财务室按期结算。

6.留样规范化。所有食品全部48小时留样,备用留样容器,每次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并贴上信息全面、格式统一的留样条,留样情况及时记录在留样本内。

此外,备餐间安装自动门,实现无菌操作;排水沟网罩全覆盖,便于清洁并保持卫生;洗手台配备感应水龙头,提高洁净度;安装食堂门禁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全方位规范安全管理,降低风险系数。

活动区设置:

1.班级活动区。设有餐台、消毒柜、保洁柜、留样柜、独立的清洗池等,蒸锅、炒锅、烤箱等注意摆放、操作安全,碗筷、刀具等根据实际情况投放,操作台可用桌子代替,但活动前要清洁消毒。

2.幼儿园活动馆。设施设备区、操作区、品尝区三个区分区设置。活动馆食材如从食堂库房领取,配置设施设备的种类,可根据班级的容积和数量等实际情况增减;如独立运行,要增加冰柜、食材存放区,而且要严格规范食材进货、使用及回收。设置围拢的操作台,便于讲解、示范、指导、相互学习。品尝区设置桌椅,营造舒适温馨、便于交流的环境。

四、明晰要求,严格执行

1.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及制度,严格执行。从岗位工作职责、卫生与财产区域及职责、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及要求、食品管理制度、机具设备使用步骤及维保措施、其他方面六项内容建立健全整套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

2.将安全纳入各岗的工作职责中。将安全规范及要求制作版面上墙,或制作座签摆放,通过学习、讨论、考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规范从业行为。

3.食品卫生活动统一化。幼儿园有活动馆的,建议各班级不再设置活动区,如班级需开展食品加工活动可到馆内进行。活动区、活动馆内的餐具除消毒柜消毒外,每周两次定期对食堂进行蒸汽消毒。

五、明知细节,促进安全

细节决定成败。每一项工作大框架确定后,操作、运行是否安全顺利的关键在于细节。如:食用夹生豆角易中毒,要重视豆角熟度的掌握;有些食材不能搭配食用,制定食谱时要杜绝;留样食品不仅是正餐的饭菜,水果、小食品等补点也包括在内,其他渠道进入的食品同样应留样;毛巾要分类,并按标识使用;保障机具设备的清洁卫生;供货商资质要定期核查,防止过期……对每项工作,必须不怕繁琐、慎之又慎。

六、明白教育,提高能力

幼儿的食品安全光靠家长、教师等外力协助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教育,增长幼儿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自护能力。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饮食时不嬉戏打闹;了解食品的不同吃法,如了解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哪些必须熟食等;识别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识等;教育幼儿不吃腐烂、变质、过了保质期及路边小摊贩、小店内不洁净的食品。

总之,幼儿的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我们要全方位、多角度入手,多渠道、共携手推进!

猜你喜欢

活动区食堂食材
巧用食材铺“地锦”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食堂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有ID的放心食材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