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研究
2017-04-09冯慧丽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6)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求它与时代的发展相辅相成,因此重视它时代性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含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的必要性及具体途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 时代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含义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它的理论内容的发展变化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性的要求。[1]
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时代性的必要性
1.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
习主席指出: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不放,关键是要突出其时代性和感召力。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虽然这是为了强军目标提出的重要论述,它同样适用于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真正贯彻到习主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我们必须着力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它要求我们:首先要用真理说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观点,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思想精髓,自觉推动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做法就是把理论说透,只有把理论说清、说透,让受教育者理解真理的最终应用范畴,让真理为现实生活服务。[2]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永远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而且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时代进步的要求,抓住时代的主题,回答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这就要求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同时,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提高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具有与时俱进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模式也应随着信息化的变化而变化,以灵活性、高效性为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时代性的具体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方式的时代性
在当今社会状态中,网络对大学生的语言结构、群体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说:“我们的阐述自然要取决于阐述的对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受教育者的群体面貌及所处的语言环境。今天的大学生主要以95后为主,他们具有的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生存的网络化。语言方面的表现是:接受社会语言、对网络流行语敏感、使用凸显个人意志的话语、更容易信任新闻性、中立性的网络语言等等,它要求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传播方式须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沟通,须理论课教师重新审视所选择的语言,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语言手段。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多数都是由互联网的热点事件派生出来的,多数为人们对特殊的社会现象所发表的具有调侃意味的见解或看法时形成的。如:“APEC蓝”“你懂的”等。它的构成主要有:旧词新意型,如:网络上通常对丑女孩用“恐龙”来形容,对长相丑陋的男子则用“青蛙”来指代;谐音替代型,如:在辞旧迎新的17年,大家会说1617(一路一起);英汉缩略型,如“BTW”表示的意思是By the way。还有一些小表情、小符号等等。
虽然网络流行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简洁易记,但不能忽略它的消极影响,如:学生更乐意接受调侃意味的流行语使他们越来越关注负面新闻,这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运用网络语言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慎重选择网络流行语。教师应注意为流行语进行去粗存精,实施有针对性和符合实际需要的教育。二是要提升网络流行语的有效性。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为了激发课堂气氛不断“堆砌”不合时宜的流行语,颠倒了课堂本末,应使引入到课堂的每一个流行语都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积极效应。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代性
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式及信息网络化的新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信息网络化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快捷通畅的教育方式。但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正在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借口和网络全球化的途径,加紧对我国进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矛盾大量出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大肆盛行。出现了如“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普世价值论”等错误观点,不采取措施批判、纠正这些负面宣传,大学生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因此它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倡导正面教育为主与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有机结合。只有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和斗争,大學生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才会真正提高,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平台,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开辟了新的阵地,有利于促使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突破时空的局限。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应抓住机会,充分利于身边有利于传播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随时随地分享相关资讯、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
参考文献
[1]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解析。思想理论教育[J]。2008.8.40.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50
作者简介
冯慧丽(1990—),女,河南省登封市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