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厕所总是排长队
2017-04-09
11月19日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的“世界厕所日”。讲到厕所便不难发现,女厕所前排的队似乎“永远”比男厕所前的长,人们常常认为这是生理差异使然,其背后却出现了一个社会学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女厕所
在19世纪以前,是没有“公共厕所”这一说的——要是在大街上突然萌生了便意,男人一般找个隐蔽的地方就地解决,女人要么憋着回家,要么就跑到远远的树林里一再确认周围没人再解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上,英国人乔治·詹宁斯向世人展示了第一座公共厕所。只要花一便士,人们就能体会体会这个新鲜事物。那会儿,超过80万人给钱进去一探究竟,其中就不乏女性。
不过,虽然观者甚众,女人们对这座公厕还是满腹狐疑——要在公共场合解开裙带?当时的她们想想都觉得“离经叛道”。所以当时,“公共女厕所”这个概念,几乎没人接受。
直到20世纪以后,公共女厕所才开始多了起来。这并不是因为女人们突然想通了,而是因为出门工作的女性越来越多。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逛街”终于成了女人的乐趣,而不是家庭主妇的负担。
女人上厕所为啥这么久
但新时代女性又听见了新的问题:“你上个厕所为啥那么久?”
研究显示,女性如厕时间一般是男性的1.5-2倍,女性平均需要79-130秒,而男性只需要45-60秒。除此之外,女性还受到生理期、照顾婴孩、整理仪表、对私密空间的需求等因素影响,需要使用厕所的频率更高。
几乎所有的城市公共空间都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在给定的面积内配备同样数量的男女厕位。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女卫生间根本不需要小便池,这样,同一区域内的女卫生间厕位的数量实际上减少了一半
生理差异当然无法改变,但其背后的社会问题显然更值得关注: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公厕,其男女厕位配比怎样设计才更合理?
因为对称设计的偏好,城市公厕的男女厕建筑面积配比一般是1:1。然而面积平等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男厕小便池的占地空间更小,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女厕的厕位是偏少的。再加上生理差异的因素,女厕位也应多设置一些,才能实现同等的使用效率。然而,长久以来这一差异却被忽视。
1988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首次确定了公厕的定额指标:男、女蹲(坐)厕位比例为1:1或3:2。按此标准,女厕总是大排长队就不奇怪了。2005年版的公厕设计标准对此做了修正,提出“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推荐男女厕位(包含蹲、坐、立)比例改为1:1-2:3,并规定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2:3。
不过,1.5倍的厕位倾斜配置,足够解决女厕所排队问题了吗?
比利时根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假定男性平均如厕1分钟、女性1分半钟,那么男女厕位比设置在8:13可以保持排队人数大致相等。整体而言,男女厕的比例应该达到1:1.5-1:2才能实现男女性的等候时间大致相等。
更何况,不同的城市空间中男女性并不是均衡分布的。一般而言,商场、电影院等空间中的女性比例更高,而货运站、足球场等地男性比例更高。
香港地区的建筑物规例便考虑到了这一差异。自2005年起,香港屋宇署将百货公司、电影院和公众娱乐场所的男女人数比例设置改为1:1.25,2012年更是修订为1:1.5,在此基础上再推演出不同数量的厕位配置,香港女性在厕所门口排队的时间缩短至1分半钟。
解决排队问题的各种“奇招”
2010年,在陕西师大,几个“女性站立式小便器”成了一道新鲜的“校园风景,一时引起热烈讨论。除了解决厕所排队问题,这些站立小便器据说还有节水节电的好处。
有人设计了一种光明正大地进入男厕所的方法——“男女共用厕所”。
这一排厕所可以放置在男女厕所之间,能从两边开门,感觉大大提高了利用率。不过,这种理念是否有实物投放及具体效果如何,还未见诸报道。
另外,设置“无性别厕所”也是提高公厕利用率的一种尝试。
一些建筑设计师开始想方设法从设计上解决排队问题。在纽约市中央车站的候车大厅,有一处“女性专用厕所”。中央车站的其他厕所都分男女,但是候车区的这个可是女性独享的——它由两间女厕所构成,其中一间是从过去的男厕所改过来的。
在新加坡,一些新建的公园、会议中心等公共场所,也遵循了女厕所应略多于男厕所的建造原则。
今年9月,新版《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正式发布。调整男女厕位比,最高可达1:2.5,即2个男厕位对5个女厕位;商业区、交通客运场所、医院、公共文体活动场所等需设置第三卫生间,并要求与无障碍厕间合建;针对时段性客流特征明显、负荷大的公共厕所,需设置男、女通用的通用厕间。这样,女厕所前大排长队的状况或许能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