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2017-04-09王龙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可行性体育教学

王龙武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甘肃白银 730400)

摘 要:随着学校教育理念的不断形成,生命安全教育为学生的良好学习、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条件。在本文中,根据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解,分析生命安全教育现状,阐述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生命安全 可行性

做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教育活动的正常发展,保证学生的安全意识、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根据体育课程的相关特点,对学生的自救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进行培养,以促进课程教学的积极完善。

一、生命安全教育

为了理解生命安全教育,首先,需要对安全概念进行阐述,在希腊文中,安全被理解为完整、无伤害。在现代语言中,安全是没有危险、没有威胁的体现,没有危险就是安全,没有危害也是绝对安全性。所以,生命安全教育具有更广泛的定义范围,在我国,生命安全教育主要为交通消防的安全性、人身安全以及设施安全等各个方面。在国外,相关部门除了制定相关法律与措施外,还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的生活和生存得到更多训练。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生活的安全性,主要对外来伤害进行防治;其二,生活的健康性,主要对自身疾病进行防范[1]。在中小学教学中,实现了安全教育与生存教育的结合发展。所以说,生命安全教育在当前发展中,成为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实际上,我国的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具体的教学含义也无法明确。在日本,将安全教育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对一些灾害、伤害进行预防,特别是一些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一种是对灾害后的效果有效应对,主要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联系生活能力进行提高。在俄罗斯,各个高校的生命安全课程都为其构建了相关标准,并将相关内容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所以,不仅得到体育课程对相关内容的重视,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能将其应用到全国范围内合理实施[2]。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现状

在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提出了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与应对措施等各个要素。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校提出了更多要求,学科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结合发展中,将安全生命教学理念充分應用其中,可以根据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利用班级讲座、校园会议、参观等多种方式综合、全面的促进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但该理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实际实现的效果还不够明显。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学校没有制定、明确的安全教育任务,在课程教学中,也没有体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形式,从而导致该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模糊化特征。同时,在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中,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研究上,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锻炼和合理操作。当学生遇到一些灾害后,学生不仅表现出手足无措、无法逃生现象,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3]。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1.体育课程的特点

根据体育课程的主要特点,促进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与健康课程存在一定的独特关系。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在体育课教学中,促进体力与脑力活动的结合发展,保证教学组织与教学形式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使其符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特点,以保证体育课程开展的开放性、灵活性发展,从而为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并且,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体育课程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科,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将生命安全知识渗透到课程中,保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进行有效培养,以保证学生得到全面进步[4]。

2.体育教师的特点

根据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保证在生命安全教育中,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根据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教师在对其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生理学、运动营养学与安全教育课程的结合发展,保证在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中,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教学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引入其中,促进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结合发展,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促进生命安全教育理念的形成。

3.教学标准的形成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执行,为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提供有效的实施平台。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形成需要要求学生具备安全意识以及体育活动能力,保证学生在合理运用运动技能基础上,促进安全体育活动方法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问题处理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运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还能促进思想工作、行动工作的有效执行,从而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安全教育内容提供的有效依据和参考。

4.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促进生命安全教育理念的形成。在新课程标准下,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指导思想。保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将健康教育理念有效传输,使其在新课程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和学习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还能使学生理解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增强自身的学习意志和承受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人性化与个性化的结合进步。

结语

促进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整合发展,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所以,根据安全教育理念,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证,这样才能实现新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卢晓鹏,李建勇.从渗透生命安全教育谈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分类及其运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4):173-175.

[2] 罗华军.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J].体育时空,2015(24):69.

[3] 彭雄志.落实“健康体育”理念,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我国体育教学安全自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4(8):95-96.

[4] 梁丽珍.陕西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整合模式及其路径研究[J].才智,2015(7):63-63.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可行性体育教学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