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个体差异构建有效科学新课堂

2017-04-09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差异评价老师

(绍兴市柯桥区华甫中学 浙江绍兴 312000)

记得一位前辈说过: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这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能否从你这节课中获得知识与情感上的体验,每个学生能否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提升与发展。前不久,在一家教育期刊上看到了两幅有趣的漫画:第一幅,一位长着方形脑袋的老师,正在给一群孩子讲课,这群孩子的脑袋有三角形、梯形、椭圆形……形态各异。发人深省的是第二幅,孩子的脑袋竟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方形。形象而诙谐的画面折射出的是我们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的弊端。关注学生差异,构建有效教学课堂,这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主旋律。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造就了学生不同的基础知识水平。这就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承认差异、关注差异、利用差异,并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培优补差。

一、教学情境有效设计,考虑差异,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更别说有什么课堂效益。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估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进行有层次的教学设计。虽然教师不可能完全估计学生身上所有的“可能”,但关注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在“书圣大学堂”活动中,浙江省基本功比武一等奖获得者台州初级中学金京生老师和诸暨市暨阳初中王铁锋老师,就《物质的构成》一课展开同课异构,其教学设计在关注学生差异方面让我感悟颇多。

金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以一则故事引入,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胃口,提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山上、庙里,有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砍柴、念经,日复一日,但两个小和尚各遇到了问题:挑水的小和尚在想为什么每天挑满的水缸到第二天会少一点点呢?劈柴的小和尚也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学生们都纷纷举手发言,在金老师的故事带领下一起走進知识的殿堂。同样的课,王铁锋老师则用一个魔术闪亮登场:在玻璃罩中放入两小烧杯的无色液体,盖上盖子,罩上白布,一会儿时间,其中一小烧杯表层出现了红色。是两杯中的液体倒到一起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利用差异,提升质量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认识这种资源,利用资源,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在和他们交流、沟通时可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意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进行学生分组活动,在安排座位时,安排每组4个不同差异的学生坐在一起,实现学生差异资源的优化组合。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及时给本组成员答疑解惑,带领其他组员积极参与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对问题进行质疑、或是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差异教育强调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齐头并进,而是在各自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差异,设计针对学生差异的教学对策,即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注重全面发展。

三、课堂巡视分层指导 缩小差异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的倾听学生,与学生交流,发现捕捉来自学生的有利教学资源,从而保证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学习。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课堂上就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是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四、教学评价张扬个性 尊重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注意差异性和层次性,在课堂上,不管是正面的评价还是负面的评价学生都需要。教师正确的评价,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能。教师课堂上的评价用语,要避免“好”、“不错”、“真棒”“错啦”这些简单、直接的语言,要有针对性,体现出差异性。对于一些学生可采用鼓励性评价,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鼓励他们努力思考。用鼓励的语气:“别怕,你应该可以的,再好好想想看”“虽然你说的还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你虽然只答出了其中一点,但是,已经很不容易了,加油。”……这样的评价语言真切感人,能让学生受到感染与陶冶。用赏识的语气:“老师就知道你一定行的,这不,说得多好啊 来,大家给他点掌声鼓励” “你很有创见,非常可贵……”,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淋漓精致,既不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不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会倍增。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教师要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应当是:关注个体差异,通过每一堂课,让更多的学生会学,让每一位学生比原来更会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使课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得到阳光的照耀,充满生命的活力。森林中,所有的鸟儿都在歌唱,而不止百灵鸟独自婉转;所有的花儿都在开放,而不止牡丹花孤芳自赏。同样,在教育这片园地上,我们也应该让每一只鸟儿都尽情歌唱,让每一朵鲜花都实现自己的芬芳。

猜你喜欢

差异评价老师
相似与差异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