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乡村优化设计研究
2017-04-08霍海鹰牛建永
霍海鹰 牛建永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旅游型乡村优化设计研究
霍海鹰 牛建永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介绍了旅游型乡村的概念,从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景观优化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型乡村的规划设计要点,并结合郭庄村的现状,提出了进行旅游型乡村设计的建议,既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又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个性化旅游需求。
旅游型乡村,区域特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0 引言
近五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自然生态以及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差异化、多样化的旅游方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于是,结合农村周边的旅游产品,打造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法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由此可见,旅游型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既能满足城市居民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也可以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业收入、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感。这种多重需求,使得旅游型乡村规划设计研究具有时代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
郭庄村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峰峰矿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郭庄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出在郭庄村的村庄规划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峰峰矿区的地域风貌,探索出发展乡村旅游的范例,成为峰峰矿区文明、富裕、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村落的标杆。
1 旅游型乡村的概念解析
旅游型乡村是指具备山水风景等自然资源或是人文历史等文化资源条件,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提升软硬件,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自然村落。产业模式的确定可以使乡村的美丽重新焕发生机。在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的过程中,环境景观、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等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推进。这就是旅游型乡村概念的内涵。
目前我国的旅游型乡村的规划建设仍处在比较前期探索阶段,再加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定位和认识等方面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旅游型乡村的发展前景和规划方法仍不清楚,各地地域差异也有较大的区别,如何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浪潮中,寻找本地区潜力资源,形成准确定位,优化软硬件环境条件,这些都需要一步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可持续化的规划体系,从而更好的指导旅游型乡村的建设。
2 郭庄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郭庄村的现状概况
郭庄村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临水镇处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距邯郸市中心城市约15 km,直接受到石家庄和郑州城市群的旅游市场辐射影响,有着巨大的差异化旅游需求市场。
郭庄村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主城区西侧,新市区和彭城交界处,元宝山下,滏阳河畔,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村庄北侧与东纸坊村接壤,南侧与黑龙洞村相邻,区位交通优越。郭庄村现状共350户,总人口1 450人,总居住人口1 700余人。郭庄村属于城中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均不发达,村民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和外出务工。郭庄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目前无成型的工业项目。村集体收入来源以区政府建津泉路、元宝山景区、水上公园等租赁本村的租金为主。村中有闲散地可利用,有一定发展空间。
2.2 郭庄村现状问题的分析
1)区域特色不明确。乡村发展与改善离不开区域为其提供的物质和信息等必要条件,而乡村特别是有代表性的中心村被发掘和打造的特征,一方面可以丰富区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区域内的全面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因此旅游型乡村优化设计策略的选定首先应该建立在对区域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如果缺乏对区域情况的全面了解,将导致乡村发展与周边环境相失调,进而造成旅游型乡村优化设计的失败。
郭庄村因缺乏有效的规划设计以及现状民居风格多样性等原因导致缺乏区域特色。郭庄村的民居建筑多为一、二层,主要有砖混和砖两种房屋结构。民居多是前院后宅,侧面有耳房。耳房的主要功能是厨房、厕所,堆放杂物等,功能不完善。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之间缺少共通的元素。外墙与院墙的材质与颜色种类多样,设备摆放随意,外观杂乱。
2)创意化旅游产品缺失。旅游型乡村的规划离不开对村内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特别是将旅游资源转化创意化旅游产品的具体措施。从郭庄村目前已有的旅游资源来看:村庄沿街建筑民宿文化符号缺失,与一般现代建筑毫无差别。完全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缺乏维护和修缮的阶段。村庄入口空间无明显标示物,与其他村庄区分不清,并且与元宝山景区入口特色不切合,既脏又乱,对元宝山景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缺乏特色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景点开发建设受到诸多限制。
如何经过优化设计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创造一个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旅游型乡村,从而吸引城市游客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基础设施不完善。郭庄村虽然具备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但目前还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村入口交通不完善,主要道路缺乏通达性,旅游大巴车通车困难。村庄内道路狭窄,缺乏特色景观和特色小品设置,不能满足旅游开发后消防要求。去往元宝山主景区的登山道仍处于村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然状态,缺乏旅游接待功能和服务设施,紧急医疗等社会设施亦缺乏。
3 郭庄村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针对村庄现状问题,对村庄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优化设计,打造具有可识别性和地域特点的旅游型乡村。
3.1 区域特色的商业街区
区域特色的商业街区主要采用“以修缮为主,重新建设为辅,突出重点,局部点缀”的手段进行优化改造,注重强调自然生态与人文文化的保护,强调乡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运用本地设计元素,尊重村民的自主选择,努力展示地域风貌,实现本地文化再生。修复村中相对集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民居建筑,打造成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街区。各主要建筑保持传统风格,建筑围墙也要与之相适应,采用本地的石材和木材等材料重新修缮;街角庭院地面采用河面卵石砌成鸟兽花草等吉祥图案,设置若干水缸,体现滨河风情,且利于卫生、消防等功能;古街街心铺灰色糙方石,保持与周边建筑的统一性,修砌水沟,引进活水成为环街道景观。
3.2 区域特色的滨水景观带
调研发现,流经郭庄的滏阳河具有非常好的水质,每当河道水位降低时,可以看到村里村外的人们不时来此游玩戏水,水位降低后不足1 m,不会出现危险。但是滏阳河道利用不足,周围景观缺乏,并且河道是硬质水泥河道,设计单一,没有乡村特色。打造为滨水景观码头、沙滩抓鱼、风帆广场、河边漫步等多功能景观效果。让游客体验到日常休闲漫步于栈道的恬然幽静的乡间生活,可以提供一个人与人交往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观景,垂钓,洗涤,日常生活交流等。
3.3 村入口空间
主入口与元宝山景区入口临近且相对,因此主入口标识性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加深游客对郭庄的深刻感受。主入口设计依据“山水郭庄”这个概念,设计出郭庄的山脉起伏之势造型的墙体,并在入口牌坊添加水的形状的元素,寓意“山水郭庄”。
村庄南侧紧临元宝山风景区主入口处,游客来此游玩时,在滏阳大道车流汇集于风景区入口处,造成停车状况混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现象。特别是每当周末来自各地的大批游客纷纷涌向元宝山,造成沿途交通会出现严重拥堵,据调研情况统计,平均每日元宝山客流量约为20万人,针对村庄规划建设出现的无固定停车场地的问题,对紧临元宝山风景区的村南空闲的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形成一个游客停车场以便为来此游玩的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4 结语
本文选取的实证研究对象是峰峰郭庄村。从规划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研究对象的选取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本文旨在为旅游型乡村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其结果不应该被直接套用在其他村庄规划之中。面对具体的案例时,应该根据不同村庄的性质和区域特色,采用适合自身特征的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村庄规划设计,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属于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设计师特别是村民集体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1] 谢晓玲.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 陈芳惠.村落地理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61-62.
[3] 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4] 金兆森,陆伟刚.村镇规划[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 吴必虎,吴 佳.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3(21):11-13.
Study on optimal design of tourism village
Huo Haiying Niu Jianyong
(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Handan056038,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village.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fundamental facility, public space and landscape optimization, it analyzes tourism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points, and puts forward tourism village design suggestions by combining with Guozhuang village status,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rural residents liv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meeting city residents individualized needs.
tourism village, regional specialty, fundamental facility, planning design
1009-6825(2017)03-0009-03
2016-11-14
霍海鹰(1977- ),女,硕士生导师,教授,全国注册规划师; 牛建永(1990- ),男,在读硕士
TU984.1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