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传统美学思想影响下建筑设计理念之异同分析
2017-04-08任天骋隋杰礼
任天骋 隋杰礼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中日传统美学思想影响下建筑设计理念之异同分析
任天骋 隋杰礼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基于不同美学思想的指导,中日两国的建筑呈现出部分相似性和差异性。阐述了中日美学思想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关系,同时指出在当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日本现代建筑发展为中国建筑树立了楷模。
美学思想,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异同
中国和日本均位于亚洲东部,同属于汉文化体系,两者的美学思想具有相似的发展基础。与之对应,两国的美学思想指导下的传统建筑,在建筑的做法、形制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两国地域环境的不同,原有着相似点的美学体系逐步走向分歧。这最终导致以美学思想为指导的建筑创作理念的差异性,形成了中日两国各具特色的传统建筑风格。
1 中日传统美学思想之比较
1.1“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天人合一”是中国秉承的美学思想,它源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逐步认知。在早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发现遵循自然的运行法则可以获得更多的作物产量。同时,掌握并适当地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使得人们在应对自然变化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即所谓的“制天命而用之”。后来,这些“变中求不变”的做法被整理后成书为《易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始终相信“人”是“天”的一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并且“人”的所有行为均不能突破“天”的界限。此为“天人合一”思想之雏形。在儒家思想中,又将其进一步上升至“天人合德”的境界,所以“天”“人”对彼此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两者相融的同时人依然具有主动性。
1.2“泛神论”的日本传统美学思想
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比,日本的美学观念虽强调人与自然的相融,但突出人的被动性。日本的资源相对匮乏,自然灾害频繁,这种有限的环境条件强化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使人们意识到“人”不能离开“自然”生存,两者是相融的。但是日本人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确保自身基本的生存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面对自然时会产生更多的畏惧感,他们将自然环境的变化视为神的旨意,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可违抗,最终将万物神格化并产生了泛神论的观念。即在尊崇自然的同时淡化人的存在性,使人在两者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观念产生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日本人观察自然的角度渐趋消极,他们从樱花短暂的花期中体会到了万物存在的状态均为暂时性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非永恒的,这就是无常性的观念。其二,日本人崇尚自然,弱化其中人的因素,欣赏未经人工雕琢的原始自然之美,由此产生了“本源”观念。而“无常”和“本源”两者共同构成了“物哀”美学理念的源头,其强调抛弃一切不必要的事物从而达到对“真情”追求的境界。在禅宗思想传入日本后,“物哀”与“禅”的结合催生了“侘寂”美学观的形成。这种美学理念不追求华丽的外表,但是十分强调在破碎残缺的不完美中寻找质朴、永恒的本源之美。
2 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日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比较
2.1相同性
对木材这一建筑材料的运用,投射出中日传统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设计理念的相同性。木材资源丰富且隔热御冷效果好,在中国看来:其一,古人崇尚天地自然,希望能与之“合一”。木生长于泥土中,是“生命”的代表,居住在木构建筑中,便有与天地自然接近的感觉,即能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其二,中国人认为变化是自然的法则。古语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不求原物长存”的建造理念。梁思成说过:“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中国人按照自然更新的法则对待建筑,所以,使用木材搭建,损耗了就维修或者重新建造,不追求建筑实体的永存。
同样,从日本来看:其一,“泛神论”强调崇尚自然的前提是融于自然,木材便成为了最为理想的搭建居所的材料;其二,“无常性”的观念使得日本人也不追求某个建筑实体的长久存在,建筑一旦损坏了便对其维修或更新。于是,相对于同一个建筑而言,虽然其建筑实体在修缮、重建过程中会不断被更替,但是最终结果却是这个建筑得以永久存在。比如,伊势神宫每20年就要被推倒重建一次,这种不断更新的做法使得其建造技艺能够长久流传,最终建筑以“动态”方式被永久保存下来。
2.2差异性
首先是空间意向的表达。“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主动性,因此中国美学中的自然观是积极、包容的。《古今诗话》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其表达了诗人包容万物的胸襟。受此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也有着“外向、开放”的空间意向。古时人们常说的“亭台楼阁”即包含许多开放性空间。如适宜登高望远的“江南三大名楼”,它们依山势高处修建,其外墙开设的大量窗洞强化了内部空间与周边景观的联系,使得建筑不仅对环境保持开放,同时也具有一股超越万物、包容一切的气量。
反观日本,其传统建筑常展现出“内敛、隐晦”的空间意向。传统日本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往往需要一个过渡部分——“缘侧”取得联系,即现代建筑常用的“灰空间”。“缘侧”是内部空间向环境的延伸,由房檐出挑形成,与室内之间用障子分隔,上面糊有透光性很好的和纸,能够给室内提供柔和光线,使空间显得暧昧。当障子打开时,铺有木质地板的“缘侧”就成为了室内空间向外的一个延伸,很自然地将室外环境过渡到室内。
其次是建筑装饰的不同。由于受“本源”思想的影响,日本传统建筑常使用大面积古朴素雅的白墙并结合少量装饰性构件。以东大寺大佛殿为例,其主体建筑分为两层,每一层的立面都由三种元素组成——青色瓦片铺装的屋檐、黑色的梁柱和白色的墙体,三者的颜色对比十分明显。大面积白色墙体的运用削弱了墙壁自身的存在,突出表现了结构部分梁、柱、斗拱和屋顶部分的视觉效果,从而以单种构件的朴素衬托出整体建筑的复杂。建筑仅在鸱尾等少部分构件处采用装饰性的金色,而大量的建筑构件则以其本貌呈现,这种做法体现的是朴素之美。相比之下,中国人逐步转向了对繁华热烈的追求,致使中唐之后的传统建筑常使用大量繁杂的装饰,包括各种色彩和雕刻技术的运用。至明清时期,建筑的部分斗拱也失去了原本承重的功能,其表面涂有大量的图案,完全沦为了装饰性构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建筑着重于外表大量的装饰,体现的是繁华之美。
3 中日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美学的传承
在“侘寂”思想的影响下,日本现代建筑追求自然中的“本”与“源”,注重在建筑中使用亲近自然的“本色”语言来描绘整栋建筑。隈研吾提出了“负建筑”的理念,主张建筑不应有张扬的外表,对自然应谦卑、没有敌意,与环境和谐相处,同时通过透明性材料的组合进一步模糊建筑与环境的界限,达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方面的一个事例是伊东丰雄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其外围立面使用了大量的玻璃材料,使得体量巨大的整栋建筑在植满行道树的街道上毫不起眼。白天人们站在街道上看到的是玻璃反射出的树木、阳光甚至周围其他建筑,而媒体中心自身却隐没其中。可以说,这栋建筑通过外围玻璃材料的使用,表达了“谦”的特性,它不与周围的环境争抢视觉吸引力。但是,当人们透过它的玻璃外衣观察内部时,便会发现这栋建筑造型奇特的立柱和内部新颖合理的开放式空间设计。建筑师打造的是一个均质空间,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同时也通过在不同楼层加入光线变化和层高变化来提高内部空间的趣味性,避免单调空间的产生。所以,这栋建筑外表朴素但是内在却极为丰富,同“侘寂”思想追求的建筑的“内敛性”是一脉相承的。
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面更多地选取了形式上的东西,缺失了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已经着手开始从体量、空间意象、材料等方面入手来打造继承传统的新建筑。如崔恺先生早期设计的外研社办公楼便在体量和空间设计上取得了进步。建筑为了与周围的大厦取得和谐的视觉关系,使用了减法的手段从中部去除多余的面积,从而将建筑的体量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同时也在建筑中部形成了一个室外空间,将城市景观引入到了建筑内部,使得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相互渗透,从而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在材料运用方面,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的建筑大量使用了竹条、木板等自然材料,搭配以亲近自然的近水平台和室外活动廊道,使建筑和环境产生了和谐的关系。
综上,美学思想对中日各自的建筑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在传统建筑的创作观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作为我们当代的建筑师,我们除了辩证的认识这些差异性之外,可能还需更多的思考在不断追求创新的道路上怎样完成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在这一点上日本建筑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期许中国的建筑同仁能充分发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为创造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建筑而努力探索。
[1] 周建萍.中日美学思想之比较——以“自然观”影响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1(7):101-106.
[2] 邱紫华.日本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J].郧阳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5):95-98.
[3] 刘玉安,张丽丽.日本园林——枯山水[J].美术教育研究,2012(4):160.
[4] 赵海青.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04-105.
[5] 刘 萍.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OnanalysisofthedifferencesandsimilaritiesofarchitecturaldesignideasunderinfluenceofChineseandJapanesetraditionalaesthetics
RenTianchengSuiJieli
(CollegeofArchitecture,Yantai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Based on the various aesthetic ideas,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building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esthetical ideas can reflec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ountries,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aesthe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ideas, and points out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in Japan provides the model for the building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flect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esthetic idea,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design idea,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TU201
A
1009-6825(2017)26-0034-02
2017-07-06
任天骋(1994- ),男,在读本科生;隋杰礼(1969- ),男,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