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4-08梁桂云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物理教学高中

梁桂云

摘要:文章以问题教学法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等具体方面中的应用分析,以期在新课标环境下,利用问题教学法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更好地激发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拓展高中物理思维,从而促使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前言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当中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随着广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高中物理概念、原理等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与物理实验的复杂性等,给高中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把“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既可以帮助高中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又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热情、拓展高中生思维、提高高中生学习能力,极大地促进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问题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是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与解决具体的问题,核心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质也就是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对高中生进行激发与启迪,指导高中生展开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探究活动并将对应的问题得以解决。其具体应用如下:

(一)问题教学法在创设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当中,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将教材内容特征与高中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达到创设良好的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例如:老师在教授人教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时,创设的具体问题情境为:学生们拿起桌面上的梳子,将自己头上的头发多梳理几次,这时出现一些头发变直以及夹杂着“噼啪噼啪”的响声,此时再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进行多次操作思考。正是创设与学生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一下子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了。部分高中生经过多次操作思考后很简易回答出“这是静电放电现象,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经过摩擦以后产生的”等问题答案。又例如:老师在教授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在课堂导入时可创设如下具体问题情境:老师首先给每个学生2个大小一样而重量却不一样的小球,让学生们从同一高度释放,然后在实验以前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哪个物体会最先落下来?”试验思考,在学生实验以后,再次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个物体会最先落下来?”正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还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主动思考,最终达到了问题教学的目的。此外,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提出的物理问题应当与高中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二是设置的问题情境应当情景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三是问题的设置应当从易到难、从简至繁;四是设置的问题需为高中生感兴趣的并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二)问题教学法在学生自主探究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当中,自主探究已经成为“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任何知识的学习掌握,老师的“教”只是起到指导与启迪的作用,而学生的“学”终将是要通过自身的自主探究才能深刻领会与融会贯通。为此,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在自主探究场景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例如:老师在讲授人教版《光的折射》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将班上的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光折射的相关知识。首先是学生们会观察看到一些关于光折射产生的现象:把一支粉笔放入装有三分之二水的玻璃杯中,浸入到水中的粉笔与露出水面的粉笔像“断”了似的,给人显示“错位”的感觉。接着老师再引导学生把一根手指伸入装有三分之二水的玻璃杯中,观察看到浸入水中的手指变大了。此时再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对刚才实验出现的奇异现象进行交流讨论,以此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多次实验反复论证问题,通过实验得出解决“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等问题答案。此外,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二是在全员参与的过程中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交流合作;三是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分析、归纳、质疑、论证等环节;四是需要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有效探讨解决问题。

(三)问题教学法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当中,新课标对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目的要求之一就是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散发性思维。所以,老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教授高中生物理知识时,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利用“问题教学法”去激发高中生的创新精神。例如:老师在进行高中物理知识的教学时,结合高中生的思维习惯,提出几个创新性物理问题,让同学们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分析,引导同学们“一题多解”、“一题多答”等尽量让同学们用多元化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在教授人教版“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知识点时,老师既可以指导高中生借助数学方法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又可以指导高中生借助光电门、刻度尺等实验设备来展开验证,且在同学们验证的过程当中,为同学们设置几个诸如“机械能守恒主要体现在哪方面?”等新问题来提升高中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在培养创新思维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老师需在课堂上针对某一个问题积极与适时向学生追问相关问题,以此强化训练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二是老师需鼓励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大胆引导高中生敢于质疑问题、发现问題,比如老师在“一题多解”的方法中鼓励学生比较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答案方法,促使高中生在求异思维中发展创新能力。

三、小结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以创设的问题情境作为导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新课标环境下,把“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既可以帮助高中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又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热情、拓展高中生思维、提高高中生学习能力,极大地促进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很好地实现了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树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中学物理.2014(03)

[2]孙长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8)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物理教学高中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