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研究

2017-04-08姜其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使用小学高年级开发

姜其书,1966年生,男,汉族,临沂临港区人,1982年参加工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坪上镇石河联小小学高级教师,本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次获区先进个人,教学成绩奖。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知识,拥有数学概念和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教材习题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习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极大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首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必要性进行简要阐述,进而分析其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开发与使用的具体有效途径,以期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高效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使用

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均需要进行有效创新和改革。对于高年级数学习题练习而言,传统依赖于课本习题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就需要在习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下工夫。只有充分遵从习题资源的开发使用原则,通过高质量的习题资源应用,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必要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与使用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存在相当的差异和不同,而教材习题则是统一的,这就导致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同时,教材习题编写所蕴含的内容相对局限,导致学生仅追求正确答案,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思维过程过于单一化。通过习题资源的开发,则能够实现习题中省略和浓缩部分的补充和稀释。其次,对于教师而言,进行习题的开发,能够极大调动其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其对教学的把握程度,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最后,从教材方面来看,时代的发展必然造成教材的滞后与脱节,需要通过习题资源的开发实现其与现实的有效连接。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与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注重习题和生活的联系

小学学生仍处于智力成长阶段,其认知过程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为此,在进行习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时,必须充分遵循这一规律,注意习题难易程度的坡度控制。同时,由于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往往需调动以往知识结构,也就需要在设计时注意与以往数学知识的有效连接。

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当中的,为此,必须注意习题开发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从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来看,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更能够实现数学问题的具象化和情态化,拉近了学生与习题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效果更好,知识的活化利用也更加高效。

(二)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习题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应当注重习题开发的启发性,控制好教师引导的度,逐步实现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练习。这样一来,经过长时间练习,学生的自我个性和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在进行数学习题的开发和使用时,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学评价对于习题效用发挥的积极意义。学生进行习题的练习,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必须结合教师的科学评价机制,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创新点和独特处进行科学点评和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积极性,利于其更好的发挥和进步。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开发与使用的有效途径

(一)将静态习题活化和灵动化

小学高年及时数学习题资源开发和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对教材中的静态习题活化和灵动化。编写在教材中的习题,往往为形式演绎状态,属于静态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通过有效转化,将知识活化,实现知识的灵动性和趣味性。以习题“红黄两色棋每次各走3格和4格,将1-36的方格两色棋走到的方格进行相应涂色”为例,此题主要涉及倍数和公倍数的数学知识,单纯让学生各自完成,则相对单调和无趣。教师可设计专门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一次派一人掷骰,骰子上3合4各有3面,出现对应数字则其走几格,一方到达数字36则停止。这样一来,习题更加灵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均显著优化。

(二)对习题进行联想和深化

教材上的习题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内容相对简单和浅薄,无法实现学生思维的深化。为此,教师可通过对教材习题的联想和深化,达到相应的效果。以小学五年级中最小公倍数相应的知识习题“一块砖长42厘米,宽26厘米,用这样的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地,至少要多少块?”为例,单纯让学生完成此题相对简单,无法实现知识的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全面锻炼。为此,教师可对此题进行变化,对原有的已知和未知条件进行调换,让学生作答,则实现了题目的多元性和渗入性,极大提升了习题的思维张力。

(三)对习题进行拓展和延伸

教材中的习题仅是相关知识点和问题点的一种体现,需要教师在习题设计和开发时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为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将一个习题进行有效拓展,将一个问题点延伸出两个甚至多个问题点,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也能让学生在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点内涵。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中的思考题“写出一个比 大且比 小的分数”为例,教师可将其拓展为“找出 和 之间的中间数”,将知识点由分数向中间数拓展,实现知识点的串联和延伸,大大提高课堂习题练习的效率。

结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当中,必须对习题资源进行挖掘和拓展,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最新知识点进行科学设计和开发,实现教学资源的挖掘、提炼和优化,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创新的机会,才能有效提高數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仲崇恒. 小学高年级数学习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5:35-38.

[2]祝浩军. 开发小学数学习题资源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7:73-74.

[3]何苇. 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策略初探[J]. 教学研究,2012,02:110-113+124.

猜你喜欢

使用小学高年级开发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