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文化认同差异研究
——对福建长汀文化认同的调查
2017-04-08李修连徐建刚王培震
李修连 徐建刚 祁 毅 殷 敏 王培震
1.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文化传播、冲突、适应等过程的加快,文化认同危机也愈发严重[1-2]。文化是文化认同的基础,而文化认同则是文化的核心,文化认同产生的过程亦是文化共同体不断整合、建构的过程[3]。文化认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给予文化认同者以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并对其产生感召、凝聚、约束等作用,使其自觉、自愿维护与传承该文化[3-5],以区域合作为例,通过增进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认同,可减少区域之间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差异等合作障碍,推进区域之间的友好合作[6]。
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认同的研究较多,研究范围呈逐渐扩大趋势,从最初的心理社会学扩展到企业管理、文化研究、城市规划等各个学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1)移民、旅居者等群体对所迁居、临时定居之地的文化的认同状况及其文化认同影响因素[7-9];(2)某一类文化的认同要素、表现形式[10-11];(3)文化认同的特征、规律[12-13]:(4)文化认同在地方、企业等发展、管理中的应用[14-15];(5)某类涨落因子对文化认同的影响[16-17]。
文化认同对地区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虽然现国内外有关文化认同的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但针对不同群体对文化认同的差异却鲜有人提及。鉴于此,本研究以不同群体的文化认同差异为切入点,围绕以下假设展开研究:(1)社会群体可根据不同社会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除了地缘关系外,网络关系可以看作是社会群体文化认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社会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不同社会群体文化认同差异较大。
2.文化认同概念、机制及影响因素
2.1 文化认同的概念
文化认同脱胎于认同理论。认同理论最早由Freud、Erikson、Marcia等学者提出,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体社会角色[18],即个人目标、价值、信仰,以及由这三者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某种自我意识[19]。现有关文化认同的研究很多,但有关文化认同的概念却未能达成共识,各概念的分歧主要聚焦于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并形成三方阵营(表1):以Schwartz SJ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同,是个体所属文化群体的内在价值观,自我在此文化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该文化群体的内在联系[20-25]。而Tajfel, H等学者则认为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两个互不包含的概念,社会认同只是文化认同的一个影响因素而已[26-27]。雍琳等学者较为中立,未强调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将文化认同简单看作人们对某种文化的认可与接纳程度[28-29]。本研究认为文化认同独立于社会认同,是对自身所处群体文化与其它群体文化的认可与接纳程度。
表1 三种文化认同概念及代表学者
2.2 文化认同产生、发展与变化规律
文化认同可通过自然认同、文化接触与交融、民族分化融合、主体文化辐射、强制作用等五种途径获得[30]。其中自然认同是指社会群体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对本群体文化的认同,是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方式。受文化认同显著性维度的影响,个体文化认同常常以一种文化认同为主,但随着不同群体之间文化交流的增多,个体除了会产生新的文化认同之外,还有可能产生双文化甚至多文化认同[31]。一个民族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其民族文化认同不断整合的过程;且一个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越繁荣,其文化越容易得到自己民族与其它民族成员的认可。主体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主要地位的文化,通过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主体文化会不断向非主体文化存在区域进行辐射,非主体文化存在区域处于政治利益等因素不断接受主体文化,若该过程不顺利,则有可能产生几种文化的冲突,在冲突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适应与融合或者产生某种文化消亡或变异的严重后果。强制性认同是指在政治、军事等强权之下所达到的认同,如焚书坑儒所达到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有其自身的发展与演变规律。文化认同是以文化为基础,它是在人与客观文化的有效互动中实现的。广义文化论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由器物、制度(规范)、行为(符号)、观念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要素构成。文化认同受涨落因子的影响,所谓涨落因子是指影响文化自身结构稳定性的重大自然变化与社会突发事件,如地震、工业革命等。当涨落因子变化强度超过文化系统的韧性,就会影响文化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对个体的文化认同产生影响。在文化认同中,处于文化系统最底层的器物文化最先受到影响,然后对制度(规范)、行为(符号)子系统产生影响,最后影响观念文化,进而形成完整、有序的思想体系。观念文化子系统的改变标志着个体已完全认可该文化认同,即完成文化的内化。在文化认同体系中,除观念文化外的其它三种文化要素数量多,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有限[32]。
2.3 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文化认同的主体是人,一切有关人口统计学变量都会对文化认同产生影响,如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等。此外如前文所述,各类涨落因子亦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变化。在现有研究中,有关学者主要关注人为迁徙[33]、大众媒介[34]运用这两类涨落因子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前者主要包含旅游、移民、外地求学与工作等因子,其通过文化交流与接触对个体文化认同产生影响,该过程可能同时伴随着文化适应、文化冲突、文化变异、多文化认同等过程;后者主要是指互联网、报刊、书籍等因子。大众媒介尤其是自媒体,通过打破传统时空限制,解构地缘、血缘等社会关系,在“自我”释放与迷失中,影响受众的认知、言行及观念[35-37]。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考虑地缘关系与大众媒介这两类因子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并以二者对应的群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某一个地方的本地与非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差异,以及某一大众媒介影响的受众与其它群体之间的文化认同差异。该差异包括各群体文化认同内容差异与各群体文化认同接纳、认可程度差异。
3.2 研究区概况
福建长汀别名汀州,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与江西省赣州市、广东省梅州市两市接壤,辖13个镇、5个乡,面积约3099平方千米,2015年底全县总人口161862人,1994年1月成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客家首府”与“红色小上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之称。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长汀文化至少存在四个转折点:第一次变化来源于置县。长汀于汉代开始置县,自此以后长汀逐渐成为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荣列“八闽”之一。第二次变化来源于客家人的迁徙。出于战乱等原因,在五代末期至北宋初年与两宋之际客家先祖两次大规模的迁居于此,与原土著民——闽越族人不断进行文化冲突、融合,逐渐形成现有长汀客家文化。第三次变化来源于红色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长汀县城(当时称为汀州市)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唯一的苏区市,是中央苏军的经济文化中心;1934年中国红九军团从长汀钟屋村(今中复村)起步长征。革命期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权机关,使长汀成为“红军的故乡”。第四次来源于近几年的生态治理,2014年长汀被列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县,生态文化逐渐成为长汀重要的城市文化。
研究区位置图
3.3 研究方法
3.3.1 文化认同内容体系构成
长汀文化大致可分为客家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四大类。在文化认同指标体系选取时,根据各文化内涵结合长汀自身特色,提取每大类文化中最主要的、识别度高的文化因子,然后对每类文化因子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最后得到由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四大类文化,天人合一的古城墙、布局有序的古街巷、客家传统建筑、客家民间技艺、重要长征地位、丰富的红色遗迹、山水相间、动植物丰富等八个文化因子共同构成的文化认同内容体系。
表2 文化认同因子提取
3.3.2 文化认同群体选择
长汀属客家民系,工业规模较小,外来务工人员较少,非本地人群体主要以游客为主,且随着近几年长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游客数量增长较快,2013年长汀接待游客量与过夜游客量分别为128.4万人、75.3万人。因此本次研究中的非本地人群体以长汀游客为样本。
2008-2013年长汀旅游市场发展情况
长汀论坛是长汀县的门户网站,包括信息发布、互动汀州、汀坛特色等多个板块,使用者以长汀人为主,使用者在此论坛上可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热门话题讨论等活动。该论坛最高发贴量突破50000贴/天,同时在线稳定在3000人以上,并在2014年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大会上荣获2013—2014年全球华语社区龙虎榜“最具媒体影响力地方论坛”称号。魅力汀州板块是长汀论坛的主要板块之一,该板块主要用于交流长汀文化、地方特色等长汀魅力,研究将此板块的使用群体作为大众媒介受众样本。
3.3.3 文化认同评判与调查方法
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度、参与度两个指标来判断个体(或群体)对某种特定文化的认同情况。其中文化认同度主要是通过5点评分量表来进行测量[38],参与度主要通过在个体(或群体)生活、工作等过程中某类文化出现频率进行测量[39-40]。本文采用认同度与参与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群体的各种文化认同进行评判,其中对本地与非本地人这两类群体的文化认同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文化认同评价指标为文化认同度,且文化认同度采用5点评分量表(5代表“非常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对大众媒介受众的文化认同调查采用网络爬虫方法,通过爬取魅力汀州板块相关帖子信息以及使用者基本信息等内容,通过整合得到该网络群体对四大类文化八文化因子的参与情况。
4.研究数据
4.1 本地与非本地人文化认同数据
问卷于2016年7月于长汀县域发放,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4份,其中本地人文化认同有效问卷433份,非本地人文化认同有效问卷251份。利用SPSS对问卷效度与信度进行分析发现居民与游客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均在0.8-0.9之间,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信度处于可接受范围。此外,被调查的本地人年龄结构基本与本地人年龄结构相同,而非本地人主要来自福建,与游客来源地的结构基本吻合,即样本抽样较为合理。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以及来源地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3 问卷样本基本信息
非本地人来源地
本地人文化认同
非本地人文化认同
4.2 大众媒介受众文化认同数据
研究于2017年7月于长汀论坛的魅力汀州板块共爬取了2512条数据,获得2512条标题信息及其阅读与回复信息,832条发帖者信息。发帖者虽以年轻人为主但各年龄段都有所涉及,且发帖者拥有一定数量粉丝。各帖子阅读量都在200以上,约97%的帖子阅读量可超过1000,64.37%的帖子回复量在10及以上。样本基本信息及调查统计信息如下。
表4 网络样本基本信息
表5 本地网络群体对长汀主体文化认同
5.结果分析
5.1 本地人与非本地人文化认同差异
在对本地人与非本地人城市主体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时,为便于比较,将不同城市主体文化认同等级划算为分值,通过比较本地人与非本地人两类群体各城市主体文化的认同均值以及认同标准差得出二者文化认同差异。结果表明,本地人与非本地人这两类群体各城市主体文化认同相似度极高,二者各城市主体文化认同均值最大差值为0.44,标准差最大差值为0.17。此外本地人与非本地人这两类群体对城市主体文化认同较高(两类群体城市各主体文化均值均高于3.5),认同较稳定,波动范围不大(两类群体城市各主体文化认同标准差均小于1)。
本地人与非本地人城市主体文化认同差异(换算成分值后)
表6 本地人与非本地人二者文化认同标准差
5.2 大众媒介受众与其它群体文化认同差异
在对三类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时,由于大众媒介受众是以参与度为评价指标,为便于比较,将其转换为分值,具体方法如下:以其最高参与度为满分5分,根据其他主体文化参与度与最高参与的比例,转换为相应分值。对应地,将本地人与非本地人这两类群体最高的文化认同度校正为5分,根据其他主体文化与最高认同度的比值换算为相应分值。三类群体校正后的城市各主体文化认同如图所示。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相比于本地人与非本地人这两类群体,大众媒介受众城市各主体文化认同差异较大,除生态文化外,其他文化认同度普遍偏低。通过物质文化(山水相间、物种丰富、客家建筑、古街巷布局、红色遗迹)与非物质文化(客家民间技艺、重要长征地位)比较可得,大众媒介受众更加认可物质文化。
三类群体之间的城市主体认同差异(分值校正后)
6.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社会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但不一定是关键因素。社会认同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关键在于社会群体的划分,以及文化认同的主体。不同的认同与被认同对象会导致文化认同结果的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此外,鉴于大众媒介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个体与群体的文化认同影响不容小觑。大众媒介尤其是自媒体由于其空间的虚拟性以及对“自我”的放大,导致其使用群体对自己地方、种族等文化认同度的衰减。相较于(规范)、行为(符号)、观念等文化,大众媒体受众更加关注与认可具有实用性的器物文化,对更深层次的文化较为漠视。
考虑到获取难度、有效性等因素,本次研究只对一种大众媒体受众进行了相关研究,后续研究者可针对此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研究。
[1]曹海峰.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J].学术界, 2016(12):144-153+325.
[2]范可.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J].世界民族,2008(02):1-8.
[3]梁来成.治理视域下文化认同的发生学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06):32-37.
[4]汤敏,刘俊峰.论浙江传统节庆活动与文化凝聚力的生成[J].浙江社会科学,2012(05):124-129+159.
[5]曹顺庆.文化传承与建设[J].四川戏剧,2014(02):10-14.
[6]胡永保,宫倩.国家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内涵、作用及限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7(05):57-62.
[7]Colleen Ward, Wendy Searle. The impact of value discrepanci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of sojourn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1, 15:209-225.
[8]王杨,徐正,赵海珠.地域融入与文化认同——在京流动大学毕业生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模型[J].青年探索,2016(04):44-51.
[9]陈文源.近代居澳华人的国民身份选择与文化认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07-116+163-164.
[10]李中正等.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关于文化认同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6(10):2548-2549.
[11]张宁宁.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的文化认同[J].东南学术,2016(05):206-211.
[12]Sussman NM. The dynamic nature of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out cultural transitions: why home is not so sweet [J].Personal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355-375.
[13]Stuart Hall, Paul du Gay.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M].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6.
[14]黄海洋,何佳讯.融入中国元素:文化认同对全球品牌产品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机制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7(04):84-97.
[15]张海荣.转型期乡村治理中文化认同重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5):52-57.
[16]刘毅青.后现代语境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的张力——以叶维廉为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03):108-116.
[17]杜忠锋.媒介技术的阈限:云南少数民族的触网习惯与文化认同实证分析[J].学术探索,2015(04):124-129.
[18]Schwartz SJ. The Evolution of Eriksonian and Neo-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A Review and Integration[J].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 Research,2001(1):7-58.
[19]Van HA, Raaijmakers QA.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adolescent identity: Its relation to age,gende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2,43(3),201-212.
[20]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1]陈世联,刘云艳.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12-15.
[22]Phinney JS. Eth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108):499-514.
[23]Padilla AM, Perez W. Acculturation,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A new perspective.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2003(25):35-55.
[24]Schwartz SJ, Montgomery M, Briones E. The role of identity in acculturation among immigrant peopl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empirical questions,and applied recommendations, Human Development,2006(49):1-30.
[25]Reid A, Deaux K.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personal identities: Segregation or integr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1084-1091.
[26]Tafel H. Turner J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chel S, Austin W(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7-24.
[27]Deaux K. Re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3(19):4-12.
[28]雍琳,万明刚.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03):181-185.
[29]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1):48-54.
[30]吴世文,石义彬.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1):94-108+128.
[31]周爱保,侯玲.双文化认同整合的概念、过程、测量及其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2016(05):207-212.
[32]邢媛.文化认同:协同性、动力机制和自组织性[J].理论探索,2017(4):56-60.
[33]黄成华.旅游驱动下民族村寨的文化认同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01):70-74.
[34]陈联俊.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的变化与建构[J].宁夏社会科学,2017(03):39-44.
[35]吴世文,石义彬.我国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中国文化认同——以武汉市为例的经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1):94-108+128.
[36]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7):36-42.
[37]郭讲用.自媒体中的自我建构与文化认同[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3):8-10.
[38]路幸福,陆林.基于旅游者凝视的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J].人文地理,2014(06):117-124.
[39]黄海洋,何佳讯.融入中国元素:文化认同对全球品牌产品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机制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04):84-97.
[40]张宁宁.中国古代宫怨诗传播符号的文化认同[J].东南学术,2016(05):2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