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媒介泛娱乐化的成因、社会危害及应对路径

2017-02-14赵路强

文化与传播 2017年5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娱乐媒介

赵路强

新兴媒介是指“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它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因此,新兴媒介亦可称之为新媒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制造能力的提高和推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各种形式新颖、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介如雨后春笋一般,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各种喜剧、真人秀等综艺节目随处可见,种类繁多的低俗恶搞段子、表情包屡见不鲜,层出不尽的抗日神剧、魔幻武侠剧充斥耳目,娱乐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抵挡之势,浸染着人们的耳目与心扉。新兴媒介在促进人们娱乐放松的同时,也出现一个愈发严重并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就是其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从恶搞古代文化名人、现代影视明星,到恶搞政治领袖、革命英雄和典型模范,再到最近的恶搞慰安妇纪录片,新兴媒介如同拥有超凡的魔力把网络泛娱乐化倾向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闹剧,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广泛探讨,并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新兴媒介泛娱乐化的成因

新兴媒介泛娱乐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形态由封闭走向开放所造成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也有现实社会不良思潮向虚拟世界蔓延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既有网络参与者因集体参与所导致的群体理性缺失,又有因法律规范不完备而放任网友的言论与举动。

1.开放社会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多元化

开放社会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英国政治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将开放社会定义为“每个人都面临个人决定的社会”[2]。在波普尔开来,开放社会是理性代替迷信,批判思考代替盲目崇拜,自由、民主和和平代替极权、专制与暴力的进步社会,是“人类所经历的一场最深刻的革命。”[3]开放社会的人们从不盲从封闭社会的所谓的“纯朴和美丽”,而是依靠理性的思考和批判能力去作出认识和判断,指导我们的行为实践。通过对资本主义开放性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分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开放社会的内涵和特征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在开放社会中,社会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尤其是人的个性和人的发展状态都具有开放性。“在开放社会中,人的尊严得以展示,人的个性得以凸显,人的发展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4]开放社会促使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使人的创造性得以发挥,个人成为世界历史的个人。[5]在开放社会中,由于人们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不同,容易导致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人们价值判断的多样化,而新兴媒介中表现的泛娱乐化倾向无不体现这样的现实思想背景。此外,新兴媒介面向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他们思想“前卫”,不甘愿受传统社会规范的束缚,还未摆脱好奇、好玩的天性,再加上自制力差,盲目从众,容易受不良网络文化的诱惑,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泛娱乐化倾向的重要参与者。由此可见,开放社会造成的社会思想多元化和价值判断多样化成为新兴媒介泛娱乐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2. 不良社会思潮向网络虚拟世界渗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者也“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策略,如演讲、发表论文、著书等方式,而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巨大效力来扩大自身的影响。互联网与电视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社会思潮争夺话语权的最重要的阵地。”[6]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和迅速性,为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肆意滋长的丰厚“养料”。新兴媒介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自主性的“议程设置”、网络的自发性和匿名性及虚拟世界的宽松自由环境,为不良社会思潮的泛滥传播提供了沃土。“在经济快速增长、舆论环境日渐宽松、个体自由程度提升的信息时代,社会各个从属系统的活跃性也不断加强。人的需要和欲望被空前激活,个体不断追寻自我利益的实现,这导致他们与外界发生互动,同他人建立社会联系。”[7]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正是借助于这种人际交往与联系,在新兴媒介等网络虚拟世界里大行其道。

在网络世界中,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重要表现就是过分的强调个人主义,极端强调个人言论自由和表达权力而不顾社会后果,极力推崇个人享受,崇拜金钱而不惜违背良心和尊严,过度注重个人消费体验,试图削弱甚至取消政府必要的宏观管控。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兴媒介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恶搞”。所谓“恶搞”就是搞恶作剧。“‘恶搞’现象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虚拟社区中的变体,表现为调侃、戏仿、戏谑、反传统、玩世不恭、追赶时髦、盲目模仿等多种方式,网民在游戏、轻松的姿态中张扬否定主义、虚无主义,颠覆权威、挑战主流文化秩序。”[8]诚然,开放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表达权力,恶作剧作为人们正当娱乐的行为和手段,是人际交往的一项方式,我们不容置喙。但恶作剧者必须在合法合理的社会规范里进行,逾越了这个范围,恶作剧就失去了原来纯属娱乐的性质。现实中的“恶搞”极易发生这样的状况,他们肆意污蔑政治领袖、歪曲民族英雄、抹黑典型模范、丑化历史正面人物,以此来“虚无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虚无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9]。令人痛惜的是,这种不良行为竟然得到了许多网民的追捧,以此来愉悦自己和他人。

3. 虚拟社区群体理性缺失

“虚拟社区”概念是由霍华德•瑞恩高德在《虚拟社区》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社区是由那些在一起居住或工作的人们组成的。而对于那些上网的人来说,全球性的互联网就改变了这一切。不管人们在现实世界相隔多么遥远,那些情投意合的人都可组成自己的社区。”[10]虚拟社区的成员由“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如特殊兴趣、思想倾向或文化身份的网民”[11]组成,他们受一定的话题或内容所吸引,并相互之间进行不断的联系、交流与反馈。在虚拟社区中,形形色色网友的参与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群体心理对于群体的情绪与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研究群体行为,就必须要深入研究群体心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对群体心理做了细致独到的研究。勒庞认为群体并不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聚集到一起而组成的,“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12]。在这个群体中,个体的固有的思想感情容易受他人左右,个性消失,群体总是受无意识的支配,智力开始下降,易受暗示和轻信他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感情发生了彻底变化,变得冲动、易变和急躁,情绪变得夸张和单纯,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爱走极端,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变得既勇敢无畏也易于犯罪。如他所言:“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成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在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13]

正如现实社会的群体心理会发生变化一样,虚拟社区的群体也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虚拟社区中,群体极有可能会容易变得像勒庞所描绘的“乌合之众”那样,失去了单独个体所具有的理智和思考能力,失去了自我判断的能力。加上网络虚拟世界开放、宽松的环境,更使得群体心理的弱点不断地放大。新兴媒介中泛娱乐化倾向正是这种群体心理从中作梗的结果。由众多网友的参与构成的虚拟社区群体,他们缺乏对复杂问题的辨析力,盲目从众,随声附和,情绪激动和偏执,易受群体情绪的带动,受“法不责众”想法的驱使,使得约束他们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消失。个人变得更加放肆,不顾法律后果和社会不良影响,群体行为随着自己心中欲望和激情的不断膨胀,难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过错。可以说,虚拟社区群体理性缺失是新兴媒介泛娱乐化倾向的另一重要诱因。

4. 公众依法参与网络的自觉意识不够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世界互联网,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信息网络时代。二十多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制造业的飞速进步,网络已经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截至 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网络普及率为 54.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7.24 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在个人互联网基础应用类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 6.92 亿,占网民总体的92.1%;手机即时通信用户 6.68 亿,占手机网民的 92.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 6.09 亿,使用率为 81.1%;手机搜索用户数达 5.93 亿,使用率为 81.9%。”“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 6.25亿,使用比例为 83.1%;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 5.96 亿,占手机网民的 82.4%。”“微信朋友圈、 QQ 空间用户使用率分别为 84.3% 和65.8%,微博使用率达 38.7%,豆瓣用户使用率为 8.6%。”[14]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网络新兴媒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网络繁荣的背后也会存在着潜在的问题与危机。与新兴媒介蓬勃发展同步的还有其中表现出来的日益严峻的泛娱乐化倾向。我国网民人数众多,加上网络传播的分散性、隐藏性,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难题。由于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新兴社交媒体之上如同一片法外之地,到处充斥着各种谣言、恶搞,歪曲历史,丑化英雄的现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甚嚣尘上,甚至不少社交媒介受利益驱使出现了许多庸俗、媚俗、低俗的现象,违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使得政府管理部门措手不及,一时难以有效应对。另一方面,由于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为29.7%,且网民以中等学历为主,大多为学生群体,网民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自觉和自律能力较差,部分人往往会对法律理解有失偏颇,他们只注重权力而不注重义务,打着维护自身言论自由权力的幌子,在互联网上随意发表不当言论,不尽遵守法律的义务,不顾社会不良影响,恣意妄为。因此,相关网络媒介行业法律规范不健全,公民依法参与网络自觉意识不到位,成为新兴媒介泛娱乐化倾向的重要诱因之一。

二、新兴媒介泛娱乐化倾向的危害

具有虚拟性的网络世界虽不同于现实世界,但网络世界中人们的思维和意识与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思维和意识一样,都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生活和实践,并由现实世界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由此可以说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补充和延伸,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网络世界出现的不良现象必定会对现实社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

1. 误导青少年,有碍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塑造。“青年群体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匮乏,理论知识相对不足,比较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迷惑,导致价值观念扭曲,身心健康受损。”[15]比如,在新兴媒介中,广泛传播的“炫富”和“消费主义文化”,种类繁多的“选秀”节目,极易引发青年盲目的跟风攀比,生发出强烈的名利欲望;无节制的“恶搞”政治明星、文化名人,民族英雄,道德模范,不断挑战现存社会规范和道德秩序,虚无一切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极易让青年群体产生怀疑社会、怀疑从小接受的正统教育和价值判断;新兴媒介泛娱乐化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思潮,过分渲染个人主义、个人享乐和个人权力,进而不顾国家法律和社会道义,恶意攻击他人,传播暴力、色情图像和小说,极易引发青年群体模仿,严重影响青年群体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养成,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坏的社会影响。

2.撕裂共识,有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践行。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道德败落在任何时候都是可悲的。我指的是使社会之为社会的那些道德共识,它们构成了一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同样,一个新的社会要想站得住,也必须找到自己的道德基础。”[16]社会共识反映了一个社会人们心态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社会稳定和谐的指示器,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一种接近或相似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个共同的努力奋斗目标。反观现实社会,新兴媒介中的泛娱乐化倾向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和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扭曲与社会共识的撕裂。比如,社交媒介上通行的社会反叛心理,质疑和挑逗各个领域的权威;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冷嘲热讽,恶意攻击;对新闻报道的社会事件片面强调情感认同,罔顾事实,随意评论,任意指责,嬉笑怒骂,等等,这种不良社会心态,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凝聚人心及社会力量的整合,其危害可想而知。

3.抹黑历史,颠倒事实,有碍执政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在新兴媒介中,时常会见到一些颠倒历史事实的事件。如以一种不严肃的态度去“质疑”为保家卫国而捐躯的革命烈士邱少云被火活活烧死的真实性,用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来“质疑”道德模范雷锋是否符合我们脑海中的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榜样形象,还有一些对执政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时期出现的失误进行嘲讽和恶意指责,不断揭开历史的伤疤。种种不良行径是对革命历史的虚无,对党和领袖的抹黑,对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这种行为如若任其肆意进行下去,将会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严重削减。

4.轻侮传统,有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接与发扬。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家园。然而,如今网络新兴媒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恶搞”的现象真是屡见不鲜。如“杜甫很忙”,网友们借助现代拼图软件为唐代诗人“配备”西服等现代服饰,拼图杜甫时而驾驶自行车,时而驾驶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恶意丑化古代文化名家,娱乐别人,取悦自己;还有一些无聊至极的网友,编制各种低俗段子,对古典诗歌和词话进行庸俗诠释,随意篡改,甚至赋予其色情内涵,让人心寒。此种行径,是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侮辱和亵渎,也是自毁民族精神家园的可恶举动,极不利于青少年和子孙后代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应对新兴媒介泛娱乐化倾向的基本路径

新兴媒介泛娱乐化倾向的社会危害是多样的、多样的,其影响也是重大的。由此,研究和分析新兴媒介泛娱乐化形成原因,提出并制定应对该问题的基本路径和措施的显得愈发重要。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应考虑从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和社会建设三个渠道入手。

1.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新型网络媒介的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

2.思想建设:培养正面网络意见领袖,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思想建设是网络空间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17]网络要想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更好的结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一是要“延拓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媒体平台”[18],积极推动主流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建设,主流媒体应当及时抢占网络平台制高点,敢于争夺网络话语权,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账号、贴吧、网页、应用软件、新闻客户端、博客等新兴媒介,广泛采用音频、视频、图片、理论文章等多样形式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话语,营造良好氛围。另外,主流媒体在新兴媒介中也应主动报道热点问题,及时回应民众呼声,“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19]二是要积极培育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网络舆论宜疏不易堵,在新兴媒介中,应该广泛培养和团结具有正能量的网络“大V”和网络名家,由此来设置网络议题,引导网络舆论,缩减错误思潮、观念的传播空间和影响范围,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增进社会心理认同。

3.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各个环节的联系,形成共同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0]思想领域的问题只有通过现实社会的实践才能够得以清晰认识和有效解决。同样,网络空间的种种乱象,也是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原因的,因此,也要必须通过找到思想意识背后的物质动因,通过现实的实践和行动去加以解决。应对网络空间的泛娱乐化倾向,必须通过经济的途径和社会的手段共同解决。经济方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顺改革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获得关系,适当照顾被改革而边缘化人群的利益,在努力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分好蛋糕,让普通群众能够更有获得感,真正享受得到改革的红利。在社会方面,强化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在应对新兴媒介的泛娱乐化倾向中,发挥政府、学校、家庭、企业和个人这五个方面的作用。政府要发挥舆论引导的主导作用,改进宣传与传播策略和途径,摒弃单调、空洞、乏味的无效宣传,想方设法使宣传效用真正落到民间,深入人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要强化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性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引导青少年从小了解、认识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群体坚定而又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也要同样承担教育孩子的作用,父母要引导并身体力行的倡导主流价值观念,教育孩子要多阅读,多思考,尽量减少网络空间造成的碎片化、娱乐化的影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社会法律规范,积极配合网络监管部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最后,个人要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理性参与网络互动,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负起责任。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5):122.

[2][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25.

[3][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28.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大地震带来的损失十分巨大,而次生灾害的发生则更是雪上加霜,带来的损失有时比地震还大。对于灾区来说,能及时、正确地诊断震区水工建筑物如大坝等的地震损坏程度是防止次生灾害的一个重要保证。人工神经网络(简称ANN)的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它是涉及生物、电子、计算机、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已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许多方面,如图像压缩、字符识别等,我们也可利用其进行结构损坏诊断。

[4]李恒瑞.世纪难题的破解:社会改革开放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8.

[5]李恒瑞.世纪难题的破解:社会改革开放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8.

[6]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3):110.

[7]陈伟军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形塑[J].浙江学刊,2013(01):191.

[8]陈伟军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形塑[J].浙江学刊,2013(01):187.

[9]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05):49.

[10][英]戴维·冈特利特主编.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M].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22.

[11]陈伟军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形塑[J].浙江学刊,2013(01):184.

[12][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

[13][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8.

[14]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2017.

[15]安娜等.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传播的特征及其引领[J].社会主义研究,2016(06):121.

[16]汪丁丁.走向边缘经济学家的人文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0.165.

[17]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1).

[18]安娜等.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思潮传播的特征及其引领[J].社会主义研究,2016(06):121.

[1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1).

[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8.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娱乐媒介
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虚拟社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