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古长城探考
2017-04-08王焕文
王焕文
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它横亘山东,几乎把山东省分为南、北两半,蜿蜒于1518座山峰,途经19个县市区,全长1237.8里,史称“千里齐长城”。齐长城规模壮观,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现了齐国作为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雄厚国力,反映了东方泱泱大国的气势雄风。
齐长城修筑的原因
齐长城是齐国特殊地缘政治的产物,是齐国对外军事斗争的重要防御工程。历史学家张维华先生认为:“春秋间,列国诸侯,竞相争伐,或因河为堤防,或沿山置障守,其所谋以自立之求,愈之且密。至于战国,车战之制渐息,徒骑之用渐广,战争范围,益为扩大,于是有长城之兴筑矣。齐国因设齐长城,当与此相关。”中国古代长城研究专家罗勋章先生也指出:“在长期频繁的战争实践中,齐人或从防敌御敌的功能中得到启示,借鉴城池防御的手段,萌发了建筑不是周圈封闭式的城墙联想,在平地筑起与障水毫不相干的高大夯筑土墙。其动机已不是为了障水,而是为了御敌。长城于是产生。”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期间,发生大小战争480余次。而各国间的不断争夺兼并,又迫切要求加强防御工事,修筑长城就是各国通用的一种重要办法。地处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鄰燕赵。春秋时期,齐国相邻的鲁、晋等国是当时强国,对齐国虎视眈眈,令齐国统治者时时不安。加强西南边防,势在必行。况且,齐鲁交界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齐国首先修建了西段长城。
从地理形势看,齐国受封地在泰沂山脉以北,背靠山,面对海。东面的海洋不需要防范,西面和北面有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可谓易守难攻,只有南面有出入泰山的陆地大道,直通鲁、晋、楚等国。虽然泰沂山脉是天然的边界线,但因地势开阔,必须设防。春秋至战国初期,各国主要是用战车作战。战车适合在平原地带作战,齐国西南的边境平原自然成为各诸侯国争夺的主战场。因此,齐国当时的设防重点是在西南边境。正是出于防御的目的,在齐桓公时期,齐国开始修筑西段长城,用来阻挡战车。只是到了战国时期,步兵作战取代了车战,步兵以其机动灵活、可以翻山越岭等优势,军事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就迫使齐国在修建关隘的同时,还要建好山岭上的长城,以防止步兵入侵。
齐长城的修筑年代
推断齐长城的修筑年代,不仅要分析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形势,而且要充分考虑当时的作战方式和地形条件。春秋至战国中期以前的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步兵配合,战争主要在平原地区展开。从战国中后期开始,步兵和骑兵作用凸显。步兵和骑兵机动性较大,丘陵地带容易突破。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齐长城是在二三百年间分期逐段完成的。大致说来,齐长城是由西向东逐段完成的,西段长城的建筑时间早于东段。其所防御国家,春秋时期为鲁国及晋、吴等盟国,菖国及晋、越等盟国。到了战国时期,则主要用以抵御三晋各国和楚国了。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认为:“齐长城从春秋时期开始修筑西段,在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早已完成;战国齐又向东展修一段,齐宣王时复向东修至海滨,全部完工,使一千多里长城衔接起来,作为齐国南部边境的重要国防线。”
1.最初的城墙是用于防水的堤坝,最早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到春秋中期,齐国完成了西段长城修筑。《水经注》卷八曰:“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张维华先生认为:“齐长城西南之一段始因于防(防水堤坝),其后因军事上之需要,故首先筑为长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西部边境平阴邑地势低洼,河流纵横,时有水灾,经常造成“齐西水潦而民饥”。该区域水害主要来自古济水。因此,春秋时期齐国就在济水东岸、平阴邑西面和南面修筑了防水堤坝,称之为“防”。由于济水常闹水患,该流域内的诸侯国各自筑坝挡水,引起河道变动,危害他国而引起纠纷。为此,公元前651年,齐、鲁、宋、卫、郑、许、曹等诸国会盟于宋地葵丘,齐桓公在会上宣布周襄王禁令中就有各国之间不要阻塞河道的命令。而平阴邑又是齐国西南边陲重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争中,齐国统治者发现堤防不仅可障水,而且可用来阻挡敌人入侵,于是便将原有堤防加固加高、增修延长,称之为“巨防”“钜防”。为了便于车马人员出行,在堤防上设一便于通行的豁口,称为“防门”。防门外掘壕沟引济水入内,以增强防御功能。这就是齐国最早修筑的用于防止敌人入侵的长城。《竹书纪年》称“齐筑防以为长城”,《战国策·秦策一》称“长城钜防”,《史记·楚世家》称“还盖长城以为防”,都说明“长城”由“防”发展而来,初时“防”即后来“城”。《左传·襄公十八年》记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溴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晋国等十二国联军压境,齐灵公亲自在平阴指挥抵御,拒晋军于防门之外,使晋军久攻不下。此时的防门绝不会是孤立的“门”,应该是两侧有坚固的“钜防”(长城)。这说明齐国当时已有长城守卫。齐灵公在位于公元前581年至公元前554年。这段史实证明,西端齐长城防线,春秋中期齐灵公时就已建成,并在公元前555年就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缘于水利工程的防,所以齐长城本来的名字叫“巨防”,即便到了战国时期,“长城”的名字叫响之后,“巨防”依然是齐长城的别称。此后,齐人由此还修建了泰山西侧其他几段巨防,以作为防敌御敌之用。
至于齐长城西段最初的修筑时间,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目前史学界也多有争论,我认为,齐长城最早修建的上限在齐桓公元年即公元前685年。国光红教授在《齐长城肇建原因再探》中也认为:“西段齐长城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止于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至战国齐宣王时(公元前城业已竣工。”蒋至静教授在对齐长城实际考察和对有关史料研究后认为:“我国古代修筑长城……只能起源于春秋中叶的齐国。”春秋中叶,大致就是齐桓公在位时间(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另据《管子·轻重丁篇》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地方五百里……阴雍长城之地,乃齐国之一,非谷类植物难生。”齐地方五百里,正是春秋中叶齐国的疆域。因为到了春秋晚期,齐灭莱、菖、纪等国后,齐地方2000里了,此时齐国的四界是“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这说明,春秋中叶时,齐国已有长城存在。另外,在洛阳城东约35里的太仓古墓中曾出土编钟一套共13个,其中有5个上面铸有铭文“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的记载。铭文中的长城即齐长城,此段铭文作于周灵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或周灵公二十三年。据此推断,齐长城建筑于公元前549年之前。
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从而使齐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此外,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阳后,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称霸的局面。为争霸诸侯,各国均采取对内发展经济、筑城卫国,对外发动战争、兼并土地的策略,以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主地位。此时齐为东方大国,又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在春秋时为了争霸诸侯,必然南征北战,而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又必须巩固后方,增强国防能力。因此,齐国便将军事要冲地带的障水堤堰设施进行加固连接,以用于御敌卫国,从此开始修筑长城钜防。
综合分析,我认为:西段齐长城修筑上限最早是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下限最晚至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之前完成。
2.东段齐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到齐宣王时最终完成。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军队主体由骑兵代替战车,步骑兵作战逐渐取代了车战。新的战争方式的出现,使战争规模及时空也随之扩大,争夺战场开始由西面平原地区转移到齐国南面的丘陵地带。此时,齐国南面的吴、越等国随着势力不断壮大,开始向北扩张,占领了齐国东南部大片领土。战国初期,位于南方的楚国在先后灭掉了蔡、杞、菖、滕、郯等小国后,也致力于北图东扩,逐鹿中原,成为齐国南面最大的威脅。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从齐威王初年开始将原来的长城从西向东延修,到齐宣王时完成。《史记·苏秦列传》正义引《纪年》云:“梁惠王二十年(公元前349年),齐闵(威)王筑防以为长城。”
有关齐宣王修筑长城的史实,《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条云:“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是以宣王筑长城,沿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琊台入海。”又考杞梁妻条亦云:“……长城筑于宣王之时,去庄公百有余年,而齐之长城又非秦所筑之长城也。”
战国时期,齐为强国,雄踞东方,特别是威、宣之时,是齐国的鼎盛时期,齐为七雄之一,国力雄厚,有修筑长城的能力。当时楚国已灭鲁以及鲁南诸国,占据山东东南部地区,对齐国形成直接威胁。对此,齐威王接原有西段长城,继续向东修筑。之后齐宣王继续修建,并修至滨海,作为对楚国的防线,齐长城全部修完。
3.齐长城东段和西段的分界处应在博山西部地区。从齐长城的建筑规模及当时战争形势分析,春秋中叶以前齐长城仅完成了西段修筑,即当时齐、鲁两国交界地段。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又修建了东段长城。至于东、西两段长城的分界处,应该在今博山的西部山区一带。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今济南市),东抵海,犹有遗址。”又据《水经注》卷一“大岘山”条载:“县北偏东百五里,上有穆陵关;关之南北为沂朐分界处,齐宣王筑长城于此。”沂朐分界处大致在今天的沂源县境内。王献唐先生据《章丘县志》“相传齐所筑长城以御楚”和实地考证,认为“章丘、莱芜交界处是否是东段长城从这里开始,尚不能定,但值得注意”。另外,从齐鲁两国都城南北相处的地理位置,以及齐国由博山出青石关向南是通往鲁国曲阜交通要道和齐鲁两国交界地域范围来分析,齐长城的东西段分界处应在博山西部山区一带。因为今沂源以东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所续修的东段长城。
综合分析,齐长城最早于春秋齐桓公元年开始修筑西段,至迟在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业已完成,前后共修建了一百余年。战国初期齐威王又接博山段长城向东续修,齐宣王时修至海滨。齐长城经过近260余年的艰苦努力,使一千余里的长城东西衔接,终于完成了齐国南境国防线的长城建设。
齐长城的修筑和结构规模
关于齐长城的建设形式,《管子·度地篇》曰:“春三月,天地干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令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上,小其下,随水而行。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从齐长城的修筑建设特点看,一是“因地势,用险制塞”。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充分利用山险代替长城发挥作用,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综观千里齐长城,基本上是建筑在泰沂山区以及胶南高地的南北分水岭之上,这样既节省财力,又增强了御敌的效果。因此,齐长城随山势修筑的地段多,在平原低谷的地段少;依石砌筑的多,依土修筑的少。虽然齐长城大都是建筑在山岭之上,但大多城墙都不在山脊之上,而是选择在山脊阳坡的陡坡上开挖少量土方,垒成1~2米的单面石墙,墙阴填土石,形成阳面高六七米、阴面高仅1~2米的居高临下态势,做到易守难攻。这是非常科学的。因为将齐长城建于分水岭一侧,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避免了墙体被山洪冲垮的危险,也充分体现了《孙子兵法》中“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的军事原则。并且岭脊区的地势一般比较平坦,中部略凸隆起。将齐长城建筑于岭脊区的外缘一线,则长城与岭脊线之间的平阔之地正好可以置哨所、备边事,或者安营扎寨、驻屯军队,有利于防范敌人的偷袭和进攻。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今天我们见到的齐长城不是规范整齐、统一设计,而是多借山势岭势和河堤渠防而筑。随山势而筑地段的城墙多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的长城又多由泥土夯筑而成。就建筑材料而言,多就近取材,山岭地段所建城墙,因取石之便,即用石砌;平坦地带,因无石可取,即用土筑。长清县境地势平坦,境内无山岭可据,故该县境内现有的四处城墙全部是土坯夯筑而成,夯层清晰,层厚在8~11厘米。圆形夯窝直径在4~6厘米左右。而博山凤凰岭地段城墙,由于当地石头较多,城墙由土石混合修筑而成。
从军事防御功能考虑,齐长城有城墙、防门、关塞、燧、亭、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此处除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处,还多配设关卡和防门。今五莲县长城岭村东、西两山顶处各有一座烽火台,高约5米,直径达20米。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此关隘筑两道城墙,格外坚固。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方各国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故在此设置重点关隘。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设计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齐长城的历史作用
齐长城是中国早期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关于齐长城的功能作用,张维华先生指出:“原夫长城之设,即可以为界,亦可以为防,对于当时各国疆域分合的形势,甚有关系。”从齐长城的整体设计和分段施工情况分析,齐国之所以修建长城,主要是从军事防御需要考虑和组织实施的。齐长城既是齐国的南部疆域边界线,又是齐国南界的扩张线。虽然齐国在此设置了长城,但齐国的疆域又不限此界,仅以此为守界。即战时防守于此,形势有利时又可以此界攻占他国,即所谓能攻易守。这从齐国曾多次越过长城攻侵他国的实例得以证之。杜宇、孙敬明先生依据齊地出土兵器地点考证,战国时期齐国南部疆域已达江苏北部,鲁南的汶、泗流域及枣庄一带是齐长期比较稳定的地区也可证之。从齐长城的建筑结构上多设烽火台、防门、关塞、关卡等设施上分析,也主要从军事用途上考虑,此设计战时能及时发出信号,也能出入便利,易守难攻,使齐国南部千余里的国防线连为一体。这不能不说是2500年前我国军事防卫设施上的一大奇迹,充分说明当时齐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人民的聪慧才能,这也与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曾出现管仲、孙武、田穰苴、孙膑等一批著名的军事家有关。齐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防鲁备楚及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使齐国在500余年的动荡战乱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胁鲁楚,伐燕赵,攻卫宋,争首霸,取七雄,成为泱泱大国。
从战争实践和作用看,齐长城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御敌卫国的作用。《战国策·齐策》苏秦说齐宣王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前已论及,春秋时期齐国的主要防御对象在南界,从地理条件而论此有泰沂山脉已是齐国南界的天然屏障,又修筑了长城,更格外坚固。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既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工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钜防。钜防西端设防门,筑两道城墙,为重要门户,中间设关卡,战时可以关闭。《史记·苏秦列传》“虽有长城钜防,恶足以为塞”,即指此。南部因有长城钜防,在春秋战国500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灭国之灾,证明长城作为南界军事防御工事,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齐长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它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的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存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齐长城作为春秋战国史上的工事、东夷文化的发源地、齐鲁文化交流的纽带、齐鲁大地的分水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老的人文景观。无论是沿齐长城走向考察参观长城遗址、目睹2000年前的军事防御工程,还是游览长城沿线的名胜古迹,都会让人感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奇妙结合,同时为中华文明而备感自豪。2001年,齐长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齐长城文化带”保护开发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山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齐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齐长城沿线要加强对齐长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2500多年前的齐长城又在今天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