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远离“被遗忘的角落”
2017-04-08何新云
何新云
【摘 要】在践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注重培养思维敏捷、解题熟练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以自身幽默的语语言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以全新的命题理念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以促膝谈心的沟通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观成因,并阐述了行之有效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原因;兴趣;习惯;目标;转化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靓点,正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速度学习数学。”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初中数学改革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诸如“学困生”队伍日益扩大,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究其学生的主观原因主要包括:
其一,基本概念模糊,定理理解肤浅: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但不少学生轻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往往靠自己的“环圈秀腿”解答问题,一旦参加考试就“露陷”了。
其二,学习方法陈旧,探究意识薄弱:许多学生依赖性强,缺少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往往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得过且过,从而导致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都不尽人意。
其三,求知粗枝大叶,知识链条断裂:有些学生没有严谨的求知精神,他们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往往像程咬金一样只靠“三板斧”解决问题,诸如对几何与函数的知识链掌握不够充分,从而对后续学习影响比较大。
其四,缺乏学习兴趣,作业应付了事:由于数学比较抽象、繁琐,导致部分学生任务主义严重,课堂上马马虎虎听讲,完成作业时不肯动脑筋,甚至靠抄作业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长期以往就成为数学“学困生”。
造成这些“学困生”的主要原因虽然不能杜绝,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的解题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我国教育先驱孔子倡导的教学理念,他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科学性,假如学生不全身心投入其中,那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学科。为了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适当提出一些简单化的启迪性问题,才能让“学困生”也有展示自己風采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爱护,更多的关心,更需要肯定和鼓励。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即使他们回答的问题全部是错误的,也要耐心的引导,不能动辄呵斥或者采取惩罚性措施,尽量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困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因材施教,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思维发展和行为规范,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润滑剂,是力量的源泉,不断促进身心发展。在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帮助他们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转化数学“学困生”,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具体可以牢牢把握三个“注重”:
(一)注重培养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奏曲,学生在预习时不仅要大致阅读相应的文本知识,而且要动手整理出知识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结构,一旦发现难以理解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共同交流、解决。
(二)注重培养探究习惯:学生在课前的预习的基础上, 在课堂上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讲,不仅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质疑,系统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当然,针对课堂上没有理解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做好笔记,以利课后继续向老师请教,从而有效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逐步养成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培养复习习惯: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反复巩 固的过程,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学到的部分知识会逐步遗忘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复习的习惯,把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并解决课堂上遗留的问题,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要求学生严格督促自己,发现偏离实际的行为迅速作出合理化调整,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三、适当降低目标,提高学习信心
从某种角度而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的差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对象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尤其要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一般采取分层教学的办法,不仅提出的问题要分中高低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而且布置的作业要有梯度,坚持由简到难的原则,每一次作业按照基础题、思维训练题和创新扩展题题等类型分类设置,针对“学困生”多布置一些基础题,当这些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甚至鼓励他们向扩展题、思维题冲刺,从而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践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注重培养思维敏捷、解题熟练的高素质人才,而且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以自身幽默的语语言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以全新的命题理念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以促膝谈心的沟通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但愿大家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让“学困生”顺利走出学习“围城”,逐步远离“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