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小学生习作进行全程指导

2017-04-08许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作交流材料

许芳

习作教学不单单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文字来表达的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如下环节:习作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和习作意向准备)、习作指导(习作内容、表达方式、材料顺序的组织与安排、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等指导)、习作实践(书写)、习作总结交流与分享。

习作教学教学方法指导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综合性最强,它不单单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而是“生活实践与文字表达的综合”,是“孩子们的已有经验、知识、情感体验与文字表达的综合”,是“孩子们思想认识与文字表达的综合”。因此,习作教学不单单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文字来表达的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的过程。

一、习作准备阶段

1.材料准备主要指学生要进行学习和生活实践,从而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材料的准备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和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准备,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从事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

2.意向准备指的是要激发起学生的习作欲望。它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使学生通过学习与生活实践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触,从而自发地产生一种表达交流的欲望。要做到这一点,学习和生活实践、问题探究等活动本身要对学生具有新异性、吸引力,通过活动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获得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既定利益,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调动全身心来参与。第二个层面就是“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的一个构成部分”,“写作是活动的一种方式”。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活动环节。

一般来讲,如下活动方式能够调动起学生的表达欲望:研究报告交流展示、书信往来、办墙报展览、模仿记者发布新闻、网上交流评比、与特定的人沟通、文学编演等。这些内容如果成为了活动的一部分,并且在学习、生活实践活问题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始就让学生很清楚,并成为活动的目的之一,学生会自然地产生写作的欲望,并为了写作而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主动地获取和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等。

二、习作指导阶段

1.指导学生确定习作内容,主要是从前期的材料准备过程中来择取自己最想跟别人说的内容。习作初级阶段,一般是在前期集中力量准备好的某一项内容,一般不再有“选择”的余地,观察探究了什么、做了什么就写什么。到了高年级,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之后,需要两轮思考,第一轮是通过思考“最”,从若干材料中选择出其中的一项;第二轮,针对选择出的一项,通过思考“最”,来从这一项内容的各个部分材料中来做出取舍。

2.习作内容确定下来以后,需要指导学生确定表达方式。《课程标准》提出,根据“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采用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习作内容和交流的需要来确定。因此,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主题实践活动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自己选择的习作内容适合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如果所需要的表达方式学生以前并不熟悉,指导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特定的格式要求。这个格式要求,需要提供特定的范例,学习范例的格式。在具体的表述上,除了书信体需要做人称变化,一般不作具体要求。

3.材料顺序安排主要是要求学生把自己选择确定下来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下来,使文章读起来显得连贯、明白。无论是想象作文、记实作文或者说明性的文章、应用性的文章,都存在一个材料顺序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材料顺序安排的指导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一般采用让学生按照这样的顺序说下来、写下来,看其他人是否听得明白,是否觉得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互相评议、指点修正即可完成。对于“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则需要进行“列提纲”的练习,即:把要写的材料先罗列下来,然后,先给这些材料排列表达顺序,想清楚这样排列顺序的理由。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这样的顺序思路是否合理,教师针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指导。

4.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合适语言来表达,一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第一,把表达的话写明白、通顺,相关的内容说得清楚。第二,要把重点部分说的具体、细致。第三,某一次习作内容具有特性的基本要求。比如,介绍易出景物,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介绍一件事情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出事情的特殊性,等等。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的指导,一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随着学生的表达实践进行,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实践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对什么问题进行指导,或集中或个别。再一种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的专项练习指导。

关于做前指导,指导的流程一般为“明确交流表达要道到的目的——研讨如何表达——口头尝试,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再次表达尝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研究如何表达”又可以采用“提供、推荐范例——研究范例归纳策略”“学生自己小组研讨,提出策略”等不同的方式。“做中指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小组指导,或者针对学生存在的典型、普遍的问题进行集中在指导。

三、学生习作实践的指导

第一,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一气呵成。小学生的习作一般不会很长,因此,要要求學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完成,避免思路中断。特别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完以后马上就写,不要拖到以后的时间。因此,建议在指导课后的课堂时间完成。

第二,写完以后,自己大声朗读。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是是学生自己验证自己习作是否达到了表达交流目的的过程,对于发现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很有帮助。发现了问题以后进行修改,然后再读。

第三,给自己要好的、信任的人来看,让别人帮助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来修改。

第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初稿进行批阅,给学生指出需要求修改的问题,学生进行修改。

四、习作过程的总结、习作的分享与交流的指导

学生习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别人分享、交流。如果没有了分享和交流,习作便没有发生意义,不能够与现实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服务学习和生活的目的。因此,习作完成以后,要安排与他人分享、交流的活动。在引导学生进行开展分享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达到了什么目的?

分享交流是习作讲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的讲评课是与活动结合在一起来完成的。习作总结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习作意义、习作方法,提升对习作一般规律的认识。活动内容除了分享交流习作内容,还包括“对习作进行欣赏、评价”。习作完成后的教学活动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到习作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产生表达交流后的满足体验,强化对作文一般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对学习习作产生兴趣,实现作文学习内驱力从外部到内部的转化。这种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认识,而不是教师给学生盖棺定论,特别不适需要教师用学生并不能读懂的“空泛、套话”式的评语来定论。

习作指导,应该是综合性的指导而不单单是书面表达的指导;习作指导不仅仅是一节课两节课的指导,而应该是全过程的指导;习作指导不仅仅是告诉学生如何写,而应该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来进行“如何写作”方面的探究过程;习作指导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习作服务学习生活”,体验到习作的乐趣,从而对习作活动能够、对写作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猜你喜欢

习作交流材料
如此交流,太暖!
可爱的小瓢虫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