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2017-04-07姚军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信息技术课程

姚军

摘 要: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方式,就是指为学生搭建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让两者融会贯通,以达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学以致用,从而改进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106

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新时代各类人才的一项基础技能。因此,为了顺应信息技术的潮流发展,新教育改革机制中也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重点强化和改革科目。所谓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方式,就是指为学生搭建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让两者融会贯通,以达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学以致用,从而改进教学质量。本文中,我将结合我的日常教学实际,浅谈几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习

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初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立足于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夯实基础,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则在于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正是由于高中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适时注重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应用。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即便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仍然循环在老派的教学模式里,并没有做到生活化教育在教学中的突显,教师的这种“不经意”的忽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非常不利。我在实践中发现,运用生活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明显。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大脑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学习起来也会动力十足。例如,在教学“数据管理技术”的时候,教师首先给学生某校某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然后让学生通过纸笔进行数据统计和图标统计。在学生表示数据量太大,统计困难后,教师便开始引出本节课主角“Excel表格”,教师根据Excel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深入浅出的为学生介绍Excel的使用方法,并且将之前给出的考试成绩导入到Excel表格中,这时,无论学生需要“考试均分”、“单科及格率/优秀率”、“单科/总成绩排名”等一系列数据中的哪一个,教师都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结果,从而让学生看到Excel的实用性和快捷性,从而对该节课教学的内容充满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性

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高考中所比重的增长,教师和学生都纷纷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此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都渴望找到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度,但是长期实践证明很多教师仍旧采用应试课程教学法,教学活动以考试为基础,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产生排斥心理,课堂效果也大幅下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用生活化的课堂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从而不断激发兴趣和巩固知识系统。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依托的理论操作课程,很多学生都反映过该科目中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化,不易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深化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课堂教学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多媒体的信息的加工和表达”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拿语文课件做范例为学生讲解多媒体信息是如何加工和表达的。一般制作课件用到的软件是PowerPoint,这款软件可以将图像、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并用特定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拿某篇语文科目作为实际案例,然后演示课件制作的过程。先后根据教材编入基础知识教学,然后插入一些视频或是图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设置文本框和插入素材。在内容选定之后,就要让学生注意页面设置和版面设计,体会一张幻灯片的美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在这个案例讲解完之后,学生对该章节的理论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善于利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家庭和公共场所都有互联网系统,因此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信息技术问题,但是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也很难解答出这些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讲解网络链接故障、互联网安全、电脑病毒这些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提高他们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信息安全与防范措施”该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病毒”这一互联网安全概念。很多学生都知道电脑病毒这个事物,但是由于这是一个抽象概念,很多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电脑病毒的防范措施更是一无所知。因此教师需要从病毒的理论入手进行讲解,“电脑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病毒出现可能是因为电脑“漏洞”或是操作者操作不善造成的,在防范措施方面可以引入“杀毒软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网络陷阱和常用的防护软件以及使用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遇到“病毒”的时候就有了应对策略,并能通过实际动手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教育考试培训的层面。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高考前的计算机学业水平测试。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转变老派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眼光,转而以实用化、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看到信息技术的意义,进而激发出他们主动学习的激情。优化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方式有许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让学生看到信息技术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王华栋.浅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未来英才,2015(24).

[2] 刘力川.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5(19).

猜你喜欢

生活化信息技术课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