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如何设计应用“半成品作业”
2017-04-07祁建杰
祁建杰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留给学生自主研究和练习的时间极其有限。设计并运用“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回避学生个人进度差异问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同时,“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策略一样,有其优势但也存在弊端,如运用不恰当,反会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对此,教师应进行积极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半成品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0.10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中学教材非零起点,学生水平差异大;因学生的基础不同、自身素质的差异性带给教师一定的教学难度;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技术演示占据很多时间,剩余时间极其有限,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研究和练习的时间等问题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亟待解决的。因此设计并运用“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回避学生个人进度差异问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很好地提高教师讲解的效率。學生在课堂中的练习也更有具有针对性,也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一、什么是“半成品作业”
“半成品”一词是山东青州一中的王爱胜老师从工业半成品加工借用的词汇,该教学法核心为师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学生在“半成品作业”的基础上练习,最终完成“成品”,达到学习目标。利用好“半成品作业”,可以很好地保证新知识与上一堂课知识点的衔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当堂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会因为自己作业进度的滞后影响新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高效的教学课堂。
二、“半成品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层次性
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程度是不同的,针对这一差异,教师在设计“半成品作业”时,应体现层次性。例如,设计基础类和提高类作业,技术“留白”各有侧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任务完成。
(二)示范性
“半成品作业”由教师提供。它不仅是学生进行练习、再加工的素材,更是一种范例作品。它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匠心、教师的审美,需要教师在课前依据学生基础和教学内容特点精心准备。学生要能够通过“半成品作业”快速掌握操作要点,更能在耳濡目染中体会作品中传达的美感。
(三)趣味性
为了能更好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半成品作业”中的素材、内容也需认真选择。如选择与学生生活、兴趣爱好相关的。例如,在学习电子表格数据计算时,教师有意将准备好的“半成品作业”,一张成绩表中学生的名字换成学生喜欢的歌手、演员的名字。学生会觉得很有趣,马上投入到给明星计算学习成绩、排名次的活动当中。
三、“半成品作业”的优势与弊端
在实际运用中,我也体验到“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策略一样,有其优势但也存在弊端,如果运用不恰当,反会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下面提出几点看法:
(一)优势
首先,“半成品作业”有利于帮助教师解决学生基础差异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练习更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达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因为是“半成品”,学生甚至可以不用掌握之前的知识技能就可以完成当堂课的任务,特别是对基础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容易体会到成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弊端
首先,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讲授Word、PPT制作电子报刊相关内容时,课题组成员尝试将制作好的“半成品作业”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其余部分的制作,当堂课的教学效果不错,但从整体作品的设计制作来看,限制作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半成品作业”已将很多元素排列放到位,学生限在定势思维里很少再将“半成品作业”里的元素进行改动,只是完成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其次,不利于提高学生整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很容易对“半成品作业”形成依赖,没有半成品,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会因为没有“半成品作业”而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四、“半成品作业”的有效运用
总体来讲,“半成品作业”适用于学生基础较弱与初学者。可以让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成就感,让他们迅速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对能力较强、基础好的学生还是提倡自己独立完成创新性作品。
我在实践教学中针对“半成品加工”的有效策略也进行了尝试。例如,教学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一目了然的统计图表”(甘肃教育出版社)一课,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如何选择数据区域创建不同种类的图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于第一个上课的班级,我直接布置任务:按照课本例子创建表格,再创建图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因学生能力差异,一部分同学整节课都在创建数据表格,对于创建图表的学习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完成。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我吸取前一节课的教训,提前制作好数据表格,在练习时将“半成品作业”发送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建立图表的一般步骤完成图表创建。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了拓展部分的学习。创建表格虽是之前的学习内容,学生本该掌握,但因个体差异、课后实践条件的限制,掌握参差不齐。因此将之前的学习内容事先以“半成品作业”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受技术限制,体验实践知识要点,通过自己的加工创造在实践中获得了创作的成就感,也不会因之前知识的掌握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
由于能力所限,我对“半成品作业”的理解、运用仍不够深入和全面,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但不能否认的是“半成品作业”的确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对教师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课程去组织实施,要勤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半成品作业”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瑾.信息技术教学中“半成品加工”策略的运用技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6):40-41.
[2] 刘佳佳.半成品加工策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3(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