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征地移民工作浅析
2017-04-07季厚民
季厚民
(济阳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阳 251400)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任务重点是堤防加固、险工改建、控导新建及防浪林工程,这就需要占用工程建设用地,需要对地面附着物清理予以补偿,对占用农村土地进行补偿,包括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及房屋拆迁等。由于涉及沿黄村镇较广,呈带状分布,相关征地移民工作矛盾突出。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对征地移民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做以下探讨。
1 征地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补偿标准问题
在征地补偿与移民安置实际工作中,个别群众认为标准低,不予配合,成为工作推进的“钉子户”。对此,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开展工作,通过耐心解释,让群众理解征迁政策。
1.2 部分地面附着物权属不清
由于村集体土地分配时间较久远,村民在土地上种植的作物存在权属不清的现象,增加了征地移民的工作难度。另外,部分村民在地面附着物丈量、统计过程中,突击种植树木以获得更多的补偿费。
1.3 占用集体土地费用分配问题
部分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占用,但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款需要打到村集体账户上,如何分配,成了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一道难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影响征地移民工作的一道障碍。
1.4 征地移民补偿款截留问题
大型工程占地多,涉及经费也多,再加上监督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对待群众的诉求,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村委会人员截留补偿款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廉洁保障机制,使相关工作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2 解决征地移民问题的重要性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征地移民涉及民生,政策性强,影响范围广,工作任务重大,既要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又要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由于征地移民群众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他们得到的与失去的不成比例,以及对政策的不理解,很容易爆发不满。为了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活力的状态之中,必须帮助征地移民群众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的巨大压力,把社会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 运用法治解决征地移民相关问题
3.1 加强法治宣传与引导
沿黄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加大对征用土地和移民拆迁安置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认识到黄河防洪工程是防治水旱灾害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一项保证沿岸群众长治久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利民工程,引导被迁移群众自觉服从大局,按计划和进度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3.2 运用法治确保程序规范、公正
在征地移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对信息占有处于非对称状态,从而导致群众处于弱势地位。应进一步规范完善征地程序,增加工作过程中的透明度,让群众平等地参与到征地移民的全过程,保证他们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个别漫天要价、严重阻碍工作开展的人,要依法依规采取措施,必要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3 建立健全利益表达及法律援助机制
自工作开展以来,群众拨打12345热线反映问题的不在少数,可见当前对于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社会公正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而倾听征地群众的声音,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就是建构征地移民社会参与主体性的内在需要。利益表达机制就是形成对利益表达带有原动力性的有机系统,农民要实现其自身利益及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关键在于利益表达。同时针对征地移民工作,应当建立一定的法律援助机制,帮助他们实现正当的法律诉求。
3.4 加强移民工作相关人员的教育及培训
通过征地移民工作,提高当地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民为了自身利益学习政策、法律等知识。推动移民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加强移民工作相关人员的温都法治教育,干部首先能依法、守法,群众就会依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