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激发思维潜能
——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课堂教学为例
2017-04-07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成彩霞
●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 成彩霞
创设情境 激发思维潜能
——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课堂教学为例
●甘肃省张掖市实验中学 成彩霞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学好这一知识对于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面是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探究
从经典故事《和尚吃水》提出探究:“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吃呢?”同学们一下子来了精神,开始讨论起来。接下来就是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大胆地畅所欲言。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接着对故事进行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归纳:“其原因在于虽然人数增加了,但没有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拆台,结果出现了‘1+1﹤2’的效应。”
通过这一分析总结出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可以结合将要学习的学科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也讲一个相似的例子,不过要有“1+1>2”的效应,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升主动探究的愿望和能力,唤醒自我成长的力量。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说“田忌赛马”;还有同学说到中国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实现对“系统的基本特征”这个重难点的突破。
二、发挥主体,激发思维潜能
知识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课堂生活实践中自我构建生成的。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不全面的,同伴之间的探究往往会发生分歧,这就要老师参与其中或倾听,或点评或引导,提高小组探究效率。
三、将问题与情境结合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是它的根本目的与归宿。将问题与情境结合,让学生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浅表性思维。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运用,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在本节课中,笔者将所学习的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和统筹经济发展”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整合知识,形成知识的前后贯通,把知识活化。这也符合高考目标中的“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有意为之、用心为之。
课堂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是“以教师中心”还是“以学生中心”,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熟悉的经历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拥有智慧、激发潜能、发现美好、独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