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错误”为何频频绝杀“好节目”?
2017-04-07任陇婵
“低级错误”为何频频绝杀“好节目”?
不久前,有位经常在国内新闻界、广电界各种评奖评优活动中出任评委的朋友,与我一起聊天时说到一个现象: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各种“低级错误”越来越多,已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
所谓的“低级错误”,是指节目的文稿、字幕中出现的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名称使用不规范(全称、简称和口语称谓混用)、数字使用不规范(年月日或数据,时而中文,时而阿拉伯数字)以及文字稿中行文格式不规范等小错。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有时却足以对一档节目产生颠覆式影响。在评奖活动中,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从立意、主题、角度到视听表达形式都非常不错,原本有望获得一等奖,却因标点符号、错别字等“低级错误”而被降级,甚至被取消评奖资格。据这位朋友说,他去年参加中国新闻奖评奖活动,送评的874件作品中有214件作品因为“低级错误”而被撤销评奖资格,其中提交评委会评审不能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有160件。
还有另一位同行朋友与我打赌——打开电视随意观看一档品牌节目,如果10分钟之内字幕没有出错就算他输,我边开电视换频道边念叨着“不至于吧”,结果话音未落荧屏上的字幕就出现了错别字。朋友赢了,遂唏嘘慨叹,如今的电视节目咋就这么不讲究了?
也有一些业内人对这些“低级错误”不以为然,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好节目也会有瑕疵,那些“低级错误”属于一些细枝末节,并不影响作品的成色。然而这种观点恰好暴露了目前广电传媒业普遍存在的责任心缺失、氛围浮躁、从业者业务素养不高、管理粗放化等问题,这也正是各种“低级错误”频发、由原来的个别现象变成了常态化的普遍现象之根源所在,这说明了工作上缺乏耐心、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不踏实,学习上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深入,心态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作风上浮躁毛糙、得过且过,在业界已习以为常,甚至得到比较普遍的价值认同与行为认同。
在各种“大师”“导师”“专家”漫天飞的年代,广电“好节目”的评价标准整体上却在下降,特别是“下限”几乎在直线下移。台领导和总监们都惯于“抓大放小”,重导向、重重大主题宣传、重广告收入,对标点符号之类的“小事”顾不上或干脆忽视,有关制作、负责人也不把这些“小节”当回事,审片时要么是没看出来,要么是根本就没认真看。
如今各级广电媒体推崇的是能够拉来巨额资金和大量用户,能够大幅提升收视和广告份额、一呼百应的“蜂王”,而不是终日俯首于采编和制作的“工蜂”,并造就了一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直在“底线”边缘玩心跳的“高手”;那些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具有“匠人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越来越少见了,而惯于投机取巧、偷懒耍滑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粗鄙的现实主义者越来越多。
这些“低级错误”的“陈年老账”,在节目播出多时之后的评奖中才被几位已退居二三线的评委翻出来,说明了媒体内部节目制播一线的各道审核关口和行政监管关口根本没起作用,或者说这些关口已外移至了行业的边缘地带。一些所谓的“好节目”,从创意策划、制作到播出一路过关闯隘几乎如履平地,早已实现了其价值、完成了其使命而归档,居然又一路绿灯、畅行无阻地来到了各种国家级大奖评选的殿堂,只待加冕授衔、披红挂彩、领功受奖,最后却被几位退居二线喜欢较真儿的“老兵”挡住了,他们手里并没举着什么思想性、艺术性、专业性的“高大上”标尺,只是拿着一根“底限”的“绳子”,就将它们都绊倒了。
真正的“好节目”,其上限要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限要求则应该是不犯“低级错误”。真该感谢这几位“不合时宜”喜欢挑刺儿的“老兵”,是他们在行业的边缘地带,仍然顽强坚守着“好节目”的底线。
(任陇婵:山西省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