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英语微课为平台解决学生知识沟现象的研究

2017-04-07王俐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王俐俐

摘要: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调研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将传播学的“知识沟”理论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探究利用微信平台,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突破“时”“空”的界限,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缩小学生的知识沟差距。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知识沟 英语微课

一、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知识沟”理论是传播学中一个很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来自于蒂奇纳等学者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即“知识沟假说”。他们通过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收入和文化程度等情况不同的人群,他们获得的信息量也会存在不同的情况,由此可见知识沟的差距。

“知识沟”理论不仅仅运用于社会当中存在的“知识沟”问题,也同样适用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之间因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父母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与什么样的人群接触以及入学前教育环境的差异等原因而产生了“知识沟”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知识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表现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距较大、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课堂上对同一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不同。学生间“知识沟”的存在导致教师难以把握授课进度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若进度快、知识点难,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令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若进度慢、知识点简单,对原本就懂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长此以往,会让基础好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兴趣。

目前,在传统高职英语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根本无法做到“一对一”教学,而传统的课程资源——教材将难度统一定位在高职英语水平,没有考虑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同时,“90后”已经成为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构成,他们的主要特点是随时随地都离不开互联网,喜欢“指尖上的交流”,喜欢多媒体、新媒体等等,他们普遍会用指尖交流,但是离开互联网又不擅长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智能手机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课堂上,学生们也很难抵制手机的诱惑。因此,仅依靠传统课堂和传统教材并不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知识沟”差距。

鉴于此,在当前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教与学已经从狭义上的教学与学习逐渐演变为教学内容的具体化、语言功能的碎片化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为应对这一变化,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应该找到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有效提高教学和缩小学生之间的“知识沟”。

课题尝试利用互联网和英语课程进行深度结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尝试自建微信英语学习平台作为传统高职英语课堂的补充,将开发的英语微课从知识点的易到难分类发布到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在课后随时随地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以期缩小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知识沟”差距。

二、问题的研究

笔者从“知识沟”现象入手,试图用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探讨微课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通过“互联网+英语”的模式从文本资源、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三方面进行英语微课的内容开发,利用自建的微信平台,将开发的语言素材和必要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突破“时”“空”界限,寻求缩小高职学生知识沟区间的途径,达到英语教学的语言培养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①从理论上研究在“互联网+”的时代用开发英语微课程资源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知识沟的现象是否可行?

②从哪几个方面开发出一套系统的、可持续的英语微课程资源,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进行辅助?

③如何建立一个实用、够用的高职英语微信平台,将微课资源有效地融入该平台,便于传播以供随时随地学习?

④通过行动研究,两个实验班的对比分析检验英语微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否有效地缩小了高职学生的知识沟现象?

三、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

内容:检索有关本课题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确定研究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与课题研究方案,从查阅文件入手,通过理论的分析探讨利用微课资源的开发,让学生接受线上教育的模式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逐渐填补、缩小知识沟的可行性,从而得出缩小知识沟的可能性条件。

第二阶段:

(1)确立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2)根据研究方案,运用例证研究法开展研究,组织和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微信平台的建立,并将开发的内容上传到微信平台,进行试用、调整、修改等实践活动。

(3)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把本课题引向深入。提高对“英语微课”建设研究的基本认识、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

(1)确定微课在微信平台的稳定运行。

(2)确定两个教学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将开发的微课资源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课堂实践,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同时,进行实验的比较,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发表论文,实现理论的提升。尝试证明在某一特定人群、某一特定领域,知识沟缩小的可能性在特定的条件下是成立的。

四、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本课题从前期的调研确定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势,将传播学理论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拟开发一整套英语微课资源,创建了微信平台,全院16级新生共有1060人对此进行了关注,利用该平台进行学习。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后,我们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测评与访谈,主要从三个方面了解他们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感受和意见。微课教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利用微课平台进行知识的补充,是否有效地缩小了同学间的知识沟差距;这种教学方式可否还存在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通过测评与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利用微课平台给学生提供开放性学习环境,让学生突破“时”“空”界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跨文化能力,从卷面的成绩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考试的及格率达到了90%以上,从应用能力测评成绩看有效的缩小了学生的知识沟差距,同学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得到了改善。很多学生渴望将此教学方式一直沿用下来,作为目前高职英语课堂的有益的补充。

对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教师我们也进行了约谈,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题能将“知识沟”这一传播学领域的理论首次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的理念中来,提出了利用“互联网+英语”的微课资源开发方式,缩小高职学生的“知识沟”现象,可以说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丰富了高职英语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梁伟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缩小城乡学生知识沟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2,(11):22.

[2]宋楚平,李少芹,張红芳.MOOC背景下行业英语微课资源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01):22.

[3]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7):18.

[4]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8):12.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
基于构式语块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分析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汽车行业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微课的使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