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问题探究

2017-04-07陈雪峰田夏彪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中小学改进措施

陈雪峰 田夏彪

摘要 当前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形式单一与创新性不足、课程资源零散与整合欠佳、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与灵活性缺失,不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应试教育观念深重,办学实践重智轻德;德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单一;环境条件保障薄弱,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导致德育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差。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的德育课程实践教学,促进品德课实践教学更好地实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形成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确保德育教学高效实施;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德育课程育人价值,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关键词 中小学 思想品德课程 实践性教学 问题及成因分析 改进措施

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然而,当前中小学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方面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导致学生知行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结构过程,包括教学活动形式、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的综合运用,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一体的整合关系,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但从当前品德课程教学运行效果来看,往往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与创新不足、课程资源零散与整合化欠佳、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与灵活性缺失等问题。

1.教学活动形式单一与创新性不足

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倡导在思想品德课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所倡导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但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单一,主要采用的是分小组讨论,整体来看课堂气氛活跃,但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疲乏、厌倦。单一的分组讨论教学组织形式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失去实际意义。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的是,思想品德课外实践的活动几乎没有,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保留自由的活动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在这里他强调了实践性教学中活动教学的重要性。为此,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形式不应仅局限于实践性教学课堂当中的教学形式,而应该延伸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如公益类活动、爱心帮扶活动、校园实践活动、外出参观活动等。然而,当前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在不少学校只表现在德育课程上,形式往往局限于课堂中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缺少实践性体验,无法将在课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亲身体验,导致学生知行脱节。

2.课程资源零散与整合化欠佳

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的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实现其目的,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限于单一的课程资源,应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然而,在现实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很少能走进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仍以教材为主,忽略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因此,教师必须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整合与学生学情相符的教材外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利用除了教材以外的其他课程资源,诸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网络资源、校外文化及人文景观、博物馆等。比如:通过让学生亲近自然环境,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初步让他们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参观博物馆,豐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等。

3.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与灵活性缺失

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基于现实生活,与之有密切的联系,给学生提供的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其教学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参与性的特点,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所以在其教学方法上应该追求灵活多样。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绝大多数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比较认真,但是,其教学成效不高,这是由于大多数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多地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接受的程度和内化效果。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这些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非常枯燥乏味,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仅局限在课本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之,为了更好地达到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增长、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行为习惯方面有所改善,教育者更需注重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去。

二、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问题的成因

1.应试教育观念深重。办学实践重智轻德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受社会形式、升学率、学生家长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仍把应试教育放在了首要地位,重“智”轻“德”现象十分严重。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一味地重视智育,将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等课程课时缩减,一些副课被主课所取代,将德育课程用来教授语数外科目,导致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实施受阻。学生无法通过思想品德课实践性教学获取全面系统的知识,缺少丰富的实践体验,对实践性教学模糊。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实施,导致的可能是中小学生的知行脱节、道德堪忧,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性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中小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为此,中小学应及时转变当前应试教育的观念并将思想品德课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性教学中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2.德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单一

思想品德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系统综合培养学生与考核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其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德育师资力量作为基础,有了专业的教师才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师资严重缺乏:一是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二是德育学科教师培训机会少。这两个方面导致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较好地呈现给学生德育知识和实践体验。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师缺乏继续教育及培训,相当一部分德育课程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知识更新不能与时俱进,加之,部分学教师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欠缺,导致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不足。在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教学不能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教学务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师资专业化建设。

3.环境条件保障薄弱,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各种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利用对于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很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开展实践教学离不开环境条件的保障和课程资源的支撑。就目前课程资源的利用来看,还存在着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一是教育设施的配备欠缺,部分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缺乏,如,计算机、多媒体及其他数字影响设备等;二是课程资源开发投入的经费投不足,致使活动课程难以开展。由于品德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相应的费用做保障。对于德育课程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多,除教材以外,师生的情感体验、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校外的自然景观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很少去利用它们。特别是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几乎是空白的。由于缺乏开展品德课程实践教学的载体,致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很大影响。

三、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改进措施

当前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接受的教育片面化,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行脱节。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形成实践性教学管理机制,确保德育教学高效实施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首先,学校应该突出实践育人的理念,要充分重视品德课实践性教学工作,加强对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领导和管理,制定统一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标准,颁布统一的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办法,提高对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和重视。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形式内容丰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爱心捐助和城乡“手拉手”活动、参观纪念馆和博物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活动让学生形成从自己周围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为了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身份,教师必须不断地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首先,学校可以安排教师校外培训。在寒暑假可以安排学科教师到教学基地参观访问,交流学习,弥补不足。其次,应充分发挥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老教师给新教师传授经验。最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自身要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系统的理论知识,将其内化到自我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中要时时尊重、关心、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灵感触,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亲社会的态度。

3.重视德育课程育人价值。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因素,实现应有的育人价值。德育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如何发挥德育课程育人的价值,不仅仅要依靠文本知识,还需要借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德育课程的实施中,由于缺少对实践教学资源的运用,致使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欠佳。为此,我们要重视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利用好校内的图书室、网络教室等校内资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学校需要挖掘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好博物馆、青少年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如创造条件倡导学生到校外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基地涉及敬老院、公园、社区等,通过志愿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服务他人后得到的赞誉和快乐。最后,德育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不少学校因为缺少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物资而中断,对此国家和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践教学的财力、物力投入。概言之,中小学品德课实践教学要得以有效推进实施,且突显其课程的育人价值,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保障,學校应设法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中小学改进措施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