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2017-04-07杨慧娟

黑河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杨慧娟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即“会学”。“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关键字]历史;学生:主体: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定义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在导学模式中,学生比较轻松地做到自主学习,明确本节课即将学什么,怎样学,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导学案的最现实的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学得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学生做学案,教师使用学案辅助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核心环节。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导学包括课前导学、课上导学和课后导学,它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导学案是重要的载体,在导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学案导学”的作用

1.教师依托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

设计和使用学案,是教师按新课程理念思想来关注学生的基本体现。它可以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創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促使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指导技能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实施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种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使教师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景。

2.通过学案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持久性活动过程,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逐步获得的。学生使用的学案是教师经过集体备课、理解课标、精通教材、掌握学案的编排意图和内容,依据本班实际,达成的教学初案,更是进行学习指导的方案。学法指导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学案可以整合教辅资源,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指导。

在导学模式中,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设计预习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划出书中的重难点内容,标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品质

(1)做好预习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学生做好预习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新知识。做好预习有利于学生听课时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听课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趣,思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好。

(2)提倡质疑

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与思结合的媒介,是思维的触发点,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疑”是人们在认识上的矛盾之处,没有认识上的矛盾,就不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也就不会去解决问题而获得真知。实施导学模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通过学案指导学生确立质疑意识,促使学生善于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去思考。为了引发思考,教师在学案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作答,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

(3)有效复习

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学完一节课、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相应设计巩固提高学案,促进学生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因此,教师应努力设计完善合理的导学案,充分发挥习题价值,挖掘习题潜力,以教材习题为教学学习的主要材料,提高教材习题的使用效果、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有效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案导学”在我校的实施状况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一方面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以教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教师要不断探寻有效教学的方式,同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兴趣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找切入点。近几年来,导学模式作为培育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已被许多学校和教师接受并付诸实践,收效良好。我校在2010年春开始尝试“学案导学”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2011年春在我校全面铺开这种模式。最初在运行中确有一些不适应及被动,学校及时进行调整,引导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课例观摩研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学生了解学案导学的过程和作用,适应学案的使用。经过不懈努力,导学模式基本成为教学的常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实现学案导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彦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2012,(09).

[2]刘敬.“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乡愁导学案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