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成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2017-04-07鲍祉璇
摘要:当前,所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它不仅直接影响百姓民生和社会发展,而且容易造成社会严重腐败。通过对“为官不为”进一步剖析其产生原因,提出“为官不为”现象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8-0144-01
作者简介:鲍祉璇(1985-),女,满族,辽宁鞍山人,研究生,中共鞍山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对于当下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全面改革进入关键期的中国而言,对于我国面临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而言,对于迫切需要发挥领导干部在引领新常态中的积极作用而言。因此,深入探讨政府官员“为官不为”分析原因并找出治理对策,这对于我们未来进一步调动官员积极性,促使广大干部认真做好履职尽责工作。
一、“为官不为”的成因分析
目前之所以出现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为官不为”现象,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为官不作为有其深厚的内在根源。
(一)从干部自身的角度加以诠释
部分干部“为官不为”是由于主观上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理想信念动摇,责任意识下降”;“自我能力欠缺,远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本领恐慌”;“当官动机不纯,为自己为而非为国家为”;有利益则奋不顾身,无利益则干脆不为,尤其是自从中央八项规定、数十条禁令、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的实施,部分领导干部习惯了的吃吃喝喝、拿点收点等一些以前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都不能做了,一时觉得不适应,找不到昔日为官的感觉了,进而失去了干事的动力。特别是上班网上炒股、斗地主等行为被频频曝光,使得一些散漫惯了的人更觉得不习惯了,有的甚至认为现在管的这么严,干事越多出错几率就越大,因此,凡是犯不着去冒风险,乃至做事情以不出事为前提,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做事。
(二)从从严治党的背景加以探析
当前,从严治党逐步成为新常态,原来的松懈状况突然被一下子严格起来,一些干部感觉到了明显的不适应:老的思维方式过时淘汰,新办法又不会用,能力捉襟见肘。与此同时,伴随着依法治国与加大问责的全面推进,“为官不易”的恐惧之心在一些干部中蔓延,对落实责任从严的恐惧,对强化问责从严的担忧,对纪律约束从严的疑惑,对惩治腐败从严的忧虑,对“红线”“底线”从严的迷茫,许多干部错误地认为干事就会存在违规的风险,不干事就不能被问责,更不能被日后责任倒查,面对从严治党给自己带来的潜在威胁,部分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恐惧、不安、担忧等负面情绪,出现“为官不易”现象,并通過上下级权威服从、干部间关系认同不断扩散,许多人把精力整天用在琢磨如何能安全着陆,甚至有的干部为规避目前当官的风险,自动要求提前退休。
二、“为官不为”的治理展望
要想根除“为官不为”的毒瘤,当务之急就是通过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划定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行为红线,充分发挥晋升、考核、问责、激励、约束、惩治功能,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上去,让混日子不干事的领导下去,让居心叵测干坏事的人进去。
(一)完善政绩考核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率先提出要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为官必为民”的用人导向,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公正办事、依法办事、效率办事等都纳入绩效考核之中,让管理对象监督管理者,变上级考为下级评,变年终考为平时评,对实绩突出者要大力褒奖,对不作为的人和事要充分曝光,真正发挥考核在履职尽责方面的功效,彻底克服干好干坏、优劣不分的现实问题,真正让为官有为者受重用,让为官不为者没市场。同时,随着中央新的干部考核体系的出台,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导向和指标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这对于规避以往因不作为等隐形现象问而无责、考而无据而造成的失职界定不清、重视不够、监管不严局面,对于取替庸官能混、懒官能撑、好官被挤的不正常现象,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深化制度建设
“为官不为”者之所以敢不为,恰恰是由于以往对于“不为”缺乏严格的惩治制度,使那些游手好闲者无所畏惧。因此,要转变这一被动局面,就必须建立健全“在位有为,必须作为”的制度体系,健全和落实准确反映干部作风、政绩和为群众办事能力的科学考核机制,从思想层面解决不愿为、不想为的问题,从制度层面保障必须为的推进,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强化动态管理和日常监督,形成让“为官尽责者得升迁,为官不为者难过关”的长效机制。针对目前职能缺位、越位、空位的现实问题,强化干部“想为、会为、能为”本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良好用人环境,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此外,在干部的晋升提拔上要逐步完善职级并轨制度,进一步调动、激励基层和边远地区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构建“为官不为”的预警体系上,通过约谈、通报、问责、整改、降级、停职等举措强化监管,真正保障广大群众和媒体对“为官不为”治理的实质性参与;完善法规体系,切实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行,魏鹏.“为官不为”现象的特征、原因及其治理[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