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居易私园的造园背景

2017-04-06李颖异

四川建筑 2017年4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士大夫造园

李颖异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浅析白居易私园的造园背景

李颖异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国有着悠久的园林营造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营造经验和智慧。私家园林发展的主力军是士大夫阶层,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审美角度。白居易是唐代士大夫阶层中的代表性人物,文章通过研究白居易的宅园营造,提炼白居易的园林营造思想,对今天的城市风景的营建有借鉴意义。

白居易; 私家园林; 园林营造; “中隐”思想

中国在造园史上有悠久的园林营造历史,聚集了大量丰富的营造历史经验和传统营造智慧。在唐代私家园林的发展中,士大夫阶层是中坚力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具备专业的审美角度。他们凭借对大自然的独特见解进行园林营造活动,为中国园林营造和人居环境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唐代,以文人士大夫营造的园林有更深一步的发展,在园林这个领域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刻的园林营造理念。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中的鼎盛期,政治高度集权,经济繁荣昌盛,思想较为开放,文化交流频繁,展现了独有的大唐文明。在文化的繁荣上,体现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及园林营造水平上,并在园林文化上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内涵。唐代的私家园林的营造,是我国园林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为宋代的文人园林兴盛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1 研究的提出

唐代时期文化艺术盛大发展,文人都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审美,为园林营造的高水准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文人士大夫所营造的园林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园林营造与当时的文化及艺术是相互联系、相得益彰的,这使其成为文化及艺术最具灵动的载体。白居易作为我国著名的诗人,不但在文学方面的成绩斐然,而且在园林营造方面也有相当高的造诣。他展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园林营造的精神寄托和审美角度。白居易在当时是第一个文人造园家,通过对白居易营造私家园林背景研究和分析,探寻白居易园林营造的思想来源,以期对今天的城市风景的营造有借鉴意义。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目的

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最具代表性人物是白居易,研究其所处时期园林营造中形成的造园实践体会和对自然美的领悟,对于研究白居易的造园思想和审美理想有重要的作用。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研究唐代园林,以及士大夫阶层园林营造基础上,研究白居易的宅园营造背景,提炼白居易的园林营造思想。通过反复论证以对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园林营造思想进行探索和研究,对白居易宅园的营造进行探索和研究。

2.2 意义

我国古典园林营造的成就对于现今园林的发展有不可磨灭指导意义。唐代园林的发展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1]。尤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营造的私家园林,其园林营造渗透着他们的审美理想、时代精神和对环境的尊重。研究探索唐代的园林对于丰富和完整中国园林史就有深刻意义。白居易在园林营上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见解,其中渭上南园、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和洛阳履道坊故里园最为显著[2]。研究探索白居易营造的园林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园林营造的看法,帮助我们重拾中国园林的精神意境,继承其文化精髓,为今天的城市园林营造提供启示和借鉴。

3 时代背景

白居易生于公元722年,即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这时唐朝己历任九代帝王,处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政治局面。盛世的局面促使唐朝私家园林的发展扩大,文人士大夫也逐渐地置业经济,规划自己的宅园。

3.1 安定的社会环境

白居易生存的唐代时期,经历空前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两大盛世,社会环境安定和物质资源充足的支配下,唐代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也逐步提升,对治园营宅的要求也不同往日。唐代私家园林的发展远胜于以往各个朝代,出现这样的局面,与唐代的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等的繁荣等是不可分割的。

3.2 便捷的交通环境

唐朝推行了最早的交通制度《仪制令》,它成为唐朝的交通法则,需要人人去遵守。同时也颁布治理汉隋朝的运河渠道的政策,也在西北设置了68个驿站,这时的唐朝己经遍及全国的陆路、水路交通网发达,使各个地区的物资信息交流便捷,能及时提供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品,便捷的交通环境为唐代私家园林营造提供了基础条件,促进了唐代私家园林的发展。

3.3 文士隐逸之风的盛行

隐逸从上古时出现,隐士在春秋时形成,大多数“仕”人是弃官后归隐自然的官员。他们通过隐逸的方式,自然加人工去营造山水之中的场所,为求得自己心灵的释放和寄托。唐代时期大多数隐士抱着这样的人生观念隐居在深林之下,小隐隐山林,大隐隐朝市,不如作中隐,像白居易就是这样。

4 白居易成长历程及人居追求分析

4.1 白居易成长历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白居易一生跌宕,仕途命运坎坷,经历了少年时的流亡生活,青年时三登科第,中年时因谤贬谪,晚年时归隐洛阳。纵观白居易一生,他的文学作品和营园手法和思想与其经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白居易被北贬至江州任司马,对于政治上积极进取的他是致命的打击,也成为其后来一改兼济天下的志向而产生“中隐”之思的转折点。

4.2 白居易人居环境追求

白居易阅园无数,不仅长期居住在自己营造的宅园中,而且游历了全国各地的私家园林,在他的诗文中为我们了解唐代私家园林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3]。

4.2.1 白居易人生经历与宅园营造

白居易在仕途坦荡之时遭贬谪,这段经历最终改变了白居易的积极有为的政治倾向,转而把人生的目标放之于游赏风景与园林中。其被贬忠州时,在江西庐山为自己建造草堂,草堂的景观营建和室内的陈设自然而朴实,这是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内心渴望归于平静的一种体现。经历了跌宕曲折的人生之后,白居易其在心理和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促使“中隐”之思的逐渐形成,这一切让白居易更加珍惜平静稳定、恬淡自适的生活,因此在其营造园林是也极尽其营园的巧思,力图为自己构建一个宁静自然的园林。其选择洛阳履道里为宅园,并对宅园进行系列的改造营建时,这种理想便开始付诸于现实。据此或可说,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的营造是对其一生沉浮之后,其心态和人生理想的现实反映。

4.2.2 白居易文学成就与宅园营造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与其宅园的营造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两者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白居易文学方面的卓著成就,凸显出其极高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内涵,影响着其宅园营造和园林审美。同时,白居易的三千多首诗文中,大部分闲适诗就是在其宅园中所创作,说明其宁静自然具有极高艺术境界的宅园也是其文学创作的启发地。白居易的闲适诗大多在其思想转变后所写,而且有很多是在洛阳所作,其诗文中常见其园林的观点,且他的诗文也记录了当时许多著名私家宅园中的园林景象,说明白居易在园林欣赏方面同样很出色,是不折不扣的园林鉴赏大家,这也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学积淀和修养。所以说文学是园林的根源,而园林是文人聚集之地,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场所。

4.2.3 白居易“中隐”思想

隐逸思想的产生,随之发展为隐逸文化。文人士大夫为了保存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价值,选择了一条与出仕不同的道路,就是隐逸。而白居易却处于出仕与隐逸之间,亦官亦隐,出与处、仕与隐的矛盾。

正是有这种矛盾的存在,白居易仕途并不像盛唐文人士大夫那样顺利,为了生活的问题,他却不能全身而退。心中既放不下朝廷之权,做一番大作为,又因于权贵意愿背向而驰,不能贪恋荣禄,处于出仕与隐居之中。在夹缝中得到心灵解脱,求得生存的寄托,他打破了全身而退隐居的壁垒,只能做中隐,隐逸之思从中而发,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却因祸得福,亲近自然,为他造园得此机会。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其对唐代隐逸思想的吸收并兼具“儒道释”三家思想的集合演化。晚年的白居易其思想上明显受到了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其诗文中也有许多记录其学佛的生活场景,或游寺庙中,或与僧人来往,或闲暇之余读《庄子》。因此说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其对唐代隐逸思想的吸收并兼具“儒道释”三家思想的集合演化。白居易宅园的营造深受“中隐”思想的影响,宅园营造的方式和宅园艺术效果都不同程度的反映着其思想。

5 小结

通过对白居易生存时代背景、人生成长经历及对人居环境追求进行介绍和梳理,从唐朝安定的社会环境、便捷的交通环境、隐逸之风的盛行反引出白居易生存的时代环境。从白居易三个人生阶段分析白居易人生态度由“达则兼济天下”转向“穷则独善其身”转变的原因[4]。晚年他退居郊野,归隐自然的观念随之产生,并对朝政灰心意冷,选择一条“中隐”道路,亦官亦隐。总结了白居易“中隐”思想的产生,影响了营造园林的人居追求[5]。而“中隐”思想标志着文人士大夫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徐维波, 韦峰.唐宋私家园林环境模式变迁研究[J]. 建筑师, 2009(4): 77-84.

[2] 吴美霞.廖嵘.从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的建造看白居易的造园理念[J].广东园林,2008(3):12-14.

[3] 岳毅平.白居易的园林艺术法则初论[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40-144.

[4] 王宏娟.论白居易思想中儒家思想的根本性[J].剑南文学,2013(2):273-274.

[5] 王美琳.隋唐大运河对唐代私家园林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16):121.

李颖异(1993~),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

TU986.1

A

[定稿日期]2017-04-14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士大夫造园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壹 造园·纳瑞集祥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