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的空间正义问题研究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河北城镇河北省

(1.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河北 保定 071051;2.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河北 保定 071051;3.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 河北 保定 071051;4.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的空间正义问题研究

顾佳明1霍晓桐2刘昆玲3杨思萌4

(1.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河北保定071051;2.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河北保定071051;3.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河北保定071051;4.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从2003年至今,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优异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困境与挑战,且由此引发了以贫困社区聚集为代表的空间非正义现象。面对河北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可从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产业支撑能力、进行体制创新、推进数字化和法制化建设等方面出发优化河北省城镇化建设。

河北省;城镇化;城镇体系;空间正义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河北省早日实现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河北省自2003年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不断深化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镇聚集人口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从2003至2015年期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从2268万人增加到3811.2万人,城镇化率从33.51%提升到51.33%,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年均1.3的增长幅度。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34%,15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城镇规模结构不断优化,300万以上人口城市发展到2个,100万——300万人口城市发展到4个,50万——100万人口城市发展到4个,一批独具特色小城镇初具规模。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在十余年间并无突破式改变,但仍有显著调整,河北省三大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15.4:49.4:35.2调整为2015年的11.5:48.3:40.2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例不断上升。虽然产业比例没有突破性改变,第二产业依然是三大产业中所占比例最大产业,但产业内部得到了大幅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42.7%和55.4%,全部财政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60.2%。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6%,分别比2003年提高3.4和21.5个百分点。

(三)城乡面貌大幅改观

自2003年至今,河北省全省城乡面貌有大幅改观。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文体场馆等大型服务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精品建筑、亮点工程和特色景观大量涌现,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人均道路面积、公绿地面积分别达到19.61平方米和12.8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率达到20%。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民居改造、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惠民利民工程有效实施。整体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2元,是2003年的3.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51元,是2003年的3.9倍。全省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4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0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基本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期间,累计有50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解决266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03年的2.54:1缩小为2015年的2.37:1。

二、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不足

(一)城镇化进程较慢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显然滞后于工业化,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下降为11.5,但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比重仍高达1/3,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全国低4.8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近15个百分点,约有1100万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另有近1000万人就业在非农,居住在农村,户籍在农村,处在“半城镇化”状态。

(二)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

河北省全省没有形成与京津相匹配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次级中心城市,城镇体系整体规模层级较低,大城市规模小,中等城市数量少,小城镇特色不突出,县(市)城区规模小,近60%的县城人口不足10万人。城镇单体建设分散发展的态势较为明显,城市群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协同效应亟待提升。

(三)城市现代化水平低

河北省全省城市经济质量不强,全省11个市,城区经济总量占全省GDP比重仅为36%,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且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城市功能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城市管理总体比较粗放,集聚各类先进要素的能力差,棚户区、“逢雨必涝”“马路拉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日益凸显。

(四)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河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7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永标准”。平原环境整体超载,且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每年秋冬季节雾霾天气频发引发全国关注。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城乡结合部、部分农村人居环境较差。

(五)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河北省内除迁安、三河等个别经济强县外,绝大多数县域经济低端化特征明显,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水平、农民收入等与城镇存在明显差距,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10万,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仍不健全,统筹任务十分艰巨。

三、由城镇化中的不足导致的空间非正义现象

(一)社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

社区差异越大,城市贫困在特定区域,的空间集中程度就越大;反之,在同质性强的社区,城市贫困的分布就相对分散,城市的贫困社区集中的地区就逐渐形成城市“衰退区”,在这些社区内,低保人员对贫困产生了一种宿命感,加之周边邻里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实际上已经初步形成了社区“贫困亚文化”。一旦这种文化形成聚集,容易导致贫困社区的居民集中放弃改变贫困现状的努力,认定自身家庭将一代又一代的处于贫困之中。

对于城市贫困社区来说,社区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贫困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水电暖、邮局、卫生所、银行等服务网点,以及一些公共广场、绿地等。但是,经常被认为有碍城市市容的串街小商贩和定点农贸市场,却是城市贫困人口必须的,切实与其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共政策在财政支出方面的特征,即主要指向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并不能为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资源和支持。在这个意义上,社区建设在不断改良社区空间的同时,城市贫困者的生活空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二)阶层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加剧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条线索是客观的,社会结构的贫富分化以及中间阶层的出现;另一条线索是主观上的,是阶层意识的产生和分化。近十五年来,我们能觉察到,一个结构化的社会经济差异等级体系正在人们头脑中建构,几个基本社会经济群体(或者称之为阶层或阶级)之间的区分界线在人们的意识中日益明晰化。如果说社会结构的分化为阶层间社会空间的分异提供了物质的和客观的基础,那么“阶层意识”的产生,则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精神性的和主观的基础。体现在城市层面更宏观的空间范围,社会结构分化所带来的是空间的贫富分化,在物质性和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体现为社会上层和社会中上层,包括所谓的“白领阶层”居住和工作在城市地价和租金最昂贵和发展潜力最好的区域,而城市中低收入者被“遗弃”或者逐渐边缘化到地价和租金最低的老城区、和“城中村”;体现在精神性和符号层面,就出现了“富人区”和“贫民窟”的价值评价与社会标签。

(三)空间的分异与隔离

从居住空间的隔离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来说,社会上层和中上层往往选择居住在三类区域:第一,首选本市环境最好、户型最佳的复式住宅,或者城郊别墅区。第二,选择居住在城市发展最好的地段。第三,选择城市交通和购物最便利、物业管理最好的住宅小区,最好还要邻近公园或广场。结合城市贫困在城区集中的情况,阶层分化在空间上的分异就相当清晰了:尽管在城市中心有交叉重叠,但总的来看,高档住宅与贫困社区朝相反方向产生聚集在差异较大的社区内,高档住宅小区往往自成一体,通过严格规范的物业管理与周边单元楼和老城区隔离开来。不同社区的“物业管理”,尤其是安保设施的设立扮演者重要角色。在绝大多数贫富差距较大、社区住宅类型多样的社区里,有没有规范的物业管理,尤其是保安的设置,成为判断住宅小区档次的一个标志。而没有规范物业的住宅区,则被认为是“贫困的”。“隔离”基本上是相互的,即高档小区和新的住宅小区以物业管理为界限,由于彼此的生活轨迹基本上互不交叉,所以少有交往。

从生活空间的分异来分析,除了住所的空间隔离,阶层分化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空间的分化上。在空间的符号象征意义上,也存在着区分和隔离,尤其体现在消费空间上。伴随着“阶层意识”的形成,空间的分异在群体认知上己经出现了差异。在交往空间层面,存在城市贫困交往空间的“内缩”和“封闭”,但实际上,这一过程也不是单方面的,城市贫困处境固然会影响到交往中的自信,但阶层分化肯定是导致城市贫困空间变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四、河北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镇空间格局

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要依据河北省情,走“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通过实施“扩区并市”战略,优化整合特大城市,重点发展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进一步增强两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壮大张家口、秦皇岛、廊坊、邢台、承德、沧州等大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在继续完善和壮大现有中等城市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的小城市重点发展,使其进入中等城市的行列;重点建设县城一级的小城镇,有选择地支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城按照高标准小城市规划建设,从而实现城镇体系的全面升级。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城市网络体系,将河北省的城市空间布局纳入京津冀城市群统筹考虑,从而形成与京津有效衔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二)科学规划与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对城镇发展科学规划,首先要对各城市进行合理定位。根据河北省各城市的区位特征及城市主要职能,河北省城市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直接受京津辐射影响的“京津外围城镇”,如廊坊市、涿州、三河、香河县、大厂、玉田县等;二是“沿海城镇”,如秦皇岛市、昌黎、乐亭、滦南、黄骅和海兴县等;三是“陆域旅游度假城镇”,如承德市涞源县、涞水县、遵化市、蔚县等;四是“北部生态经济型城镇”如张家口市及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各县;五是“农菜副食基地城镇”如保定市、沧州市及为京津提供鲜、活、绿色食品的各县。其次,科学的城市规划要突出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具备目标前瞻、功能统筹、利用集约、风格大气舒展的特征。再次,城市规划要以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的经济生态文化城为目标。城镇建设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支撑,以良好的生态系统为环境支撑,以现代城市文化为精神支撑,发挥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后发优势,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第一要统筹城乡规划,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第二要统筹城乡政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切实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第三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产业梯次发展,要把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发展县域经济,培植小城镇。第四要统筹城乡就业。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相同就业机会与待遇。第五,统筹推进城乡供水、燃气和公交等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

(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支撑能力。

现代产业体系是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首先,河北省要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发展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有选择性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程。其次,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兴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再次,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一方面,大中城市要把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现代产业做强做大,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为发展小城镇提供产业支撑。从而形成以产业现代化带动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优化,城镇化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互促进的局面。

(五)进行体制创新,优化城镇建设软环境

加快城镇化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机制体制创新。一方面要从河北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加大大城市撤县改区的力度,推动扩权县和扩权镇的工作,优化渤海新城与原有行政区划的关系,探索实践“城中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体制改革。可在统筹城乡做得好的地区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特殊优惠政策引导这些地区对城乡户籍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城镇房地产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教育、卫生、就业制度等改革措施先行先试,然后将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唐山市提出的“城乡等值化”的发展理念就很有新意,可争取在唐山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体制改革,从而优化城镇化建设的软环境。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3]钱玉英,钱振民.走向空间正义:中国城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02).

2016年度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居环境的空间正义研究》

顾佳明(1995-),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2014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霍晓桐(1995-),女,河北邢台人,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2014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刘昆玲(1995-),女,河北沧州人,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系2014级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杨思萌(1996-),女,山西晋中人,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5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河北城镇河北省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0.河北卷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河北省
文化边城镇远
孙婷婷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