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的反思
2017-04-06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 安徽 芜湖 241000)
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的反思
方宇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安徽芜湖241000)
随着教育对学困生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针对学困生转化的措施被提出、使用,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机制虽然取得了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比如;忽视优秀生的遴选,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匹配不当,缺少机制的维持与保障,教师角色的缺席,帮扶效果评价的片面等。
学困生;一对一帮扶;问题;反思
学困生,从字面理解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直观表现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暂时落后。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如今成为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者们也想出了各种办法去帮助学困生,比如建立起学优生和学困生一对一的帮扶组织。
一、 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概述
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简单来讲,就是教师在班上选出一些优秀的学生,将他们和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匹配,建立起直接的一对一的学习上的帮扶关系,以此来促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进步。这一机制的源起可以追朔到十九世纪初的导生制,它是由英国的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就是由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过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另外,我国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小先生制,倡导“即知即传”,人人将自己学到的东西随时随地教给别人,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显然受到其影响。在当代,洋思中学等几所著名的教学改革较为成功的中学,在他们的教学中,都已含有学优生,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的形式,比如洋思中学的“兵帮兵”,就是把学优生,学困生分成一个小组,会的教不会的,从而让不会的学会,会的则理解的更深,这样就实现了共同进步。可见让学生在学习上结成帮扶对子,已经得到了应用,并有不错的效果。由于导生制,小先生制的深远影响,以及“兵帮兵”模式在诸如洋思中学等学校的成功经验,不少学校,班级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过程中,自发地、探索性地组织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笔者观察过两个班级的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措施,也阅读了一些其他教师的相关笔记,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综合对他们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笔者认为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部分。
二、 对帮扶机制的几点反思
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因为它在设计上的不够完整、完善,一些环节的缺失,以及实践中践行力度的不够,造成最终效果的不佳。
(一)优秀生的遴选问题。这是教师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往往直接按考试排名来指定辅导学困生的优秀生,这里就缺少了对优秀生的选拔。优秀生的选拔至少应该考虑三点:1,学习成绩。这一点当然重要,作为帮助者,自身肯定要有优异的成绩,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指标。2,一定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对学困生进行帮扶,是要与学困生建立一对一的对话关系,所以表达能力是必要的,能否将自己会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是关键。这就要求学优生对学习内容真正弄懂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3,热情。对帮助者的选定,要考虑他们是否乐于去帮扶学困生。教师在选定优秀生的时候,先要听听他们的声音,选择他们当中积极性高的。这一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是可以通过聊天、观察看出来的。至少以上三点,应该作为优秀生选拔的三个指标。很多实践之所以效果不佳,很大原因就是在优秀生的选拔上太过随意。
(二)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匹配问题。所谓“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匹配问题”,其实是涉及到分组问题,也就是具体哪两个人结成帮扶对子。在实践过程中,这一点也被简化地处理了,往往是很随机地把学生搭配在一起。很可能帮扶对子之间两个人产生不了化学反应,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诸如性格、学习方式以及思维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去了解每个学生特点,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对优秀生和学困生进行匹配。比如针对思维差异来说,可能某个优秀生思维很敏捷,思考问题往往很快,而且喜欢省略一些步骤。那学困生就很难跟上这个优秀生的思维,这时候就应该安排一个比较适合他的认知风格的优秀生,这个优秀生和他一样倾向于一步步的分析问题。又比如,每个优秀生都可能有他最为擅长的科目,每个学困生也可能有他最困难的科目,这个时候就应该根据他们具体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匹配。
(三)机制的维持与保障问题。如何让这一机制持续运行下去,就需要有东西来维持并提供必要的保障,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要维持住优秀生的热情。在实践中,教师往往没有去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没有对优秀生进行必要的刺激。其实我们可以把一对一帮扶设置成一项指标,小组两人表现好的就在这一指标上得分多,然后在各种评选当中,比如“三好学生”,“班级之星”等等,将其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进行考虑。或者设立专门的“一对一帮扶之星”等荣誉称号,对优秀生进行鼓励。当然对学困生也应该鼓励其勤学多问,可以设立“进步之星”等荣誉。人有内驱力固然好,就像优秀生本身就有帮扶学困生的热情,这是最佳的。但外驱力也很重要,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无不受着外驱力的推动,尤其是精神上的,如荣誉等。总之,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去鼓舞优秀生的热情,从而维持和保障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的运行。
(四)教师的角色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机制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其中比较引起关注的是教师因此而从学困生的学习中缺席。教师不能因推行了学困生一对一帮扶的措施,就减轻了自身的任务,减少了对学困生的关注。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把学困生完全托付给了帮扶小组,似乎帮扶小组可以解决学困生的一切问题。有些问题,学困生并不能从优秀生那里得到完全的理解,甚至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教师默认为学困生经过优秀生的帮助已经理解了,而不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那就等于是忽视掉了学困生。在这里,就出现了学困生被优秀生遮蔽了、掩盖了的问题,这是这一措施可能出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只是一个更加促进学困生进步的方式,而不能代替教师本人对学困生的帮助。教师要坚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不能从学困生的学习中缺席。
(五)帮扶效果的评价问题。每一个措施的实施,但最后都要对它的效果进行评价。一对一帮扶机制不仅仅对学困生能有作用,对优秀生也能起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在辅导他人的同时,自己往往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习内容。那么有的学校和班级在实施这一措施之后,成绩更优秀了,是不是就一定说明它们的学困生得到了转化呢?未必。有的学校或班级,实施了这一措施,公布他们很多学生考出了高分。这只能说明优秀生变得更优秀了,并没有拿出证明它们的学困生得到了转化的数据。只有拿出他们后面的学生也普遍得到提升的数据才能证明这一措施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化,而这一措施在前面提到有可能会带来两极分化的严重,所以考出了很多高分学生的背后是不是掩盖了学困生仍然还是学困生的事实,也未必没有可能。因此,对帮扶机制效果的评价,也要进行周全的考虑,不能被片面、表面的数据诱导。
以上,提出了对学困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的五点反思。这五个问题,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这一措施得到更多的完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1]鲍士水.浅谈学困生“一对一”学习帮扶机制[J].文教资料,2014,(10):174-175.
[2]唐昌盛,赵芸芳等.高校后进生教育方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7):56-57.
[3]武宁.从认知风格角度反思“一对一”辅导现象[J].海外英语,2013,2.
方宇(1993-),男,汉族,安徽省安庆市人,在读硕士,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