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探索
2017-04-06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
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探索
武文斌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仅是区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而且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决定着革命成败与国家前途。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不久,就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进行了探索。
中国革命;无产阶级领导权;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到l927年,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掌握领导权这一思想进行了探索,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毛泽东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正确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
1922年9月,蔡和森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只有彻底民主革命”,由工人阶级来实现“革命的统一”。1922年10月,高君宇在《向导》第四期上发表了一篇代陈独秀答读者质疑的文章,指出“无产阶级较资产阶级为强壮”,“在国民革命当中无产阶级是要站个主要的地位,资产阶级是被召集而参加”。到1923年,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1月18日,蔡和森指出:“从旧的历史来看,领导中流阶级向国民运动走的有中国国民党,从新的历史来看,领导工农阶级向国民运动联合战线上走的有中国共产党”。他认为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瞿秋白指出:“中国的真正革命乃独有劳动阶级方能担负起此伟大使命”,因此,“无产阶级在社会关系之中,自然处于革命领袖的地位”。李大钊也是党内最早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人物。1997年北京大学的学者们发现了他的几篇重要佚文,其中一篇是他在中国共产党“三大”发表的意见,时间是1923年6月,全文共三句话,其中第一句是讲领导权问题的:“过去和将来国民运动的领导因素都是无产阶级,而不是其他阶级。”随着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更加明晰。12月,邓中夏指出:“中国欲图国民革命之成功,在目前固应联合各阶级一致起来做国民革命,然最主要的主力军,不论现在或将来,总当推工人群众居首位”。1924年11月,邓中夏在《我们的力量》一文中,再次强调了民主革命应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有伟大集中的种众,有革命到底的精神,只有他配作国民革命的领袖”。
二、正确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获得广泛的基础和无尽的动力。当时,对农民问题的正确认识存在着困难:一是党成立时期,集中精力搞工人运动而忽视农民,农民运动只是在个别地区兴起。二是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过多扩大了农民的弱点,没有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这两种情况妨碍了农民运动的开展。
我们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加深的。党内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是沈玄庐、澎湃都认为,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起来革命。1923年,蔡和森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瞿秋白也指出:“无产阶级应引导最大多数的农民小商,行民主革命到底”;“无产阶级应引导大多数的半无产阶级的分子,成就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年底,邓中夏发表论述农民和农民运动的文章,肯定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现实可能性和在革命中的伟大力量。澎湃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农会,行使了农村行政的大部分权力。他在广宁领导农民运动时,建立了农民自卫军,同地主阶级进行了激烈的武装斗争。这说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在农村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的必要性。
三、正确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特性
1922年,高君宇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思想,认为中国革命需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但无产阶级“无论何时,不能因连锁而放松了他对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斗争”。1923年1月,瞿秋白把中国资本主义分为“买办式商业资本主义”“官僚式财政资本主义”和“真正的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前者产生了“官僚资产阶级”,后者产生了“商人阶级。”蔡和森主张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又必须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他有力揭露了资产阶级“右”派集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要求民族资产阶级与一切反革命决裂。1924年1月正式建立的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就尖锐地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对资产阶级实行正确的策略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分析中国的资产阶级。1924年11月邓中夏发表《我们的力量》,他将中国资产阶级分成两部分,并分析了“工业资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认为目前国民革命的领袖是无产阶级。
在上述基础上,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确立了对国民党左中右三派的不同策略,实质上是提出了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方针。1925年的五卅运动检验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战斗力量,推动了党对中国各阶级的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趋尖锐,使我们党对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党的一些文件和刊物上,不同程度地对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瞿秋白在国民党二大上战胜西山会议派后写的《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一文中指出,五卅运动由于国民党内老右派与买办资产阶级的强迫恐吓欺诈等种种手段,终于使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未取得应有的成果,“这种现象,显然是中国资产阶级想在国民革命中争得指导权以停止革命的解放运动,而用妥协策略取得自己的阶级利益。”在《五卅运动中之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一文中,他又指出:不但国民革命的民族解放运动本身,是中国被压迫剥削的阶级反抗帝国主义的阶级斗争,而且民族解放运动的内部,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斗争亦是必不可少,是事实上必不可免的。这种斗争如果无产阶级胜利,便能使民族解放运动得以充分发展;如果资产阶级胜利,那就中国民族的要求、民权的要求,都要被他们的妥协政策和私利手段所牺牲。因此争夺领导权的胜负决定着革命的胜负。邓中夏也多次撰文,1925年5月他在《劳动运动复兴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参加国民革命,不是附属什么阶级而参加,乃是以自己阶级的目的而参加的。”领导权不是从天外飞到我们工人手中的,而是从一点一滴乃至全部的阶级斗争中取得的。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贡献最为突出。从1925年冬到1926年初,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等重要文章,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官僚、军阀、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1921年至1927年,杰出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实践中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理论。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我们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蔡和森.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J].向导,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