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伯虎的仕女画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仕女图仕女画仕女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浅析唐伯虎的仕女画

任璐萍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0)

纵观我国绘画史,仕女画从发展到形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唐伯虎的仕女画继承与发展了前代的绘画,并形成了与之不同的仕女形象。他的仕女画配以题画诗,其笔下幽怨惆怅的仕女形象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的感叹。迎合了市民的审美趣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取得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对后世仕女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明代;唐伯虎;仕女画

一、 唐伯虎仕女画的风格形成

1. 社会时代背景。明代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迅速发展,以商人为代表的市民阶层在城市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的发展促使利益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社会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对绘画的需求有所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审美标准的变化。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娼妓业空前繁盛,画家们与各色人物交往密切,这样的环境导致画家沾染市井生活习性,且笔下的人物带有世俗色彩。唐伯虎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2. 自身成长经历。唐伯虎(1470-1523)生于苏州,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是明中期卓越的诗人、书画家。唐伯虎生于商人家庭,生活无忧,自幼聪慧,后家道衰败。唐伯虎二十九岁参加乡试,中第一名解元。对唐伯虎的人生造成重要转折的是第二年的科考舞弊案,唐伯虎受牵连入狱。出狱后还乡,此后绝意仕途,全心书画。

二、 唐伯虎仕女画的审美风格

唐伯虎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工,仕女图当属他的绘画极品。他技法精工、用笔遒劲、能工善写,情趣盎然。但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他笔下的仕女画表现了出了他的失意,哀怨,和怅然之情,画中随处可见讽刺针砭。唐伯虎仕女画众多,传世作品有《吹箫仕女图》、《秋风执扇图》、《孟蜀宫妓图》、《嫦娥执桂图》等,通过仕女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1.柔婉娇弱、文静安适的人物相貌。唐伯虎早期的仕女画承袭了唐代的仕女画传统:面部三白法、高古游丝描、施以重彩。但他创造出了完全不同于唐代的仕女形象。不是唐代宫中贵妇、丰腴华贵、浓妆艳抹,取而代之的是身材瘦弱纤细、娇弱温婉、面容素雅、弱不禁风的形象,而且题材多是现实中的青楼女子、宫姬等。

2.针砭暗讽、怅然幽怨的人生感叹。唐伯虎借笔下的仕女形象传达出自己对坎坷人生的不满,也表达了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抑郁之情。

《班姬团扇图》一画中描绘了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好。她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集美貌与智慧于身,入宫后深受皇帝喜爱。但后来皇帝迷恋赵飞燕,班婕好失宠,此后孤独一生。此画中描绘了一个容貌艳丽的女子执扇站于树下,眉目怅然,萧瑟的环境更把她的处境衬托的几分凄惨。画用笔简约,但精妙的描绘出了班婕好曾备受宠爱,如今却落寞寡欢的凄凉。画中唐伯虎借班婕好的哀怨来类比自己的落寞幽怨,既表达了对班婕好的同情,也表达自己人生一样的不幸的遭遇,不得志的愤懑,表现出了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秋风执扇图》描绘了女子手执扇,徘徊于院中,秋风瑟瑟,神情落寞而无助。题画诗更是凸显主题“秋风执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上文《班姬团扇图》所提到的班婕好曾作《怨歌行》,借秋扇来表达遭遗弃的惆怅,此后,秋扇都代指遭遗弃的女性。而这幅《秋风执扇图》意借此表达仕女望秋扇而联想自己迷茫与惶恐,恐青春难驻,恐世情可畏。唐伯虎的这幅作品,诗画结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后路迷茫的凄凉心态。

3. 赞美女性、肯定自由的高洁精神。唐伯虎的仕女图中,不管是上文提到的《班姬团扇图》、《秋风执扇图》,还是他的《吹箫仕女图》《孟蜀宫妓图》等,都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及对其容貌的赞美,女子清秀端庄,婀娜多姿,完全符合当下市民对女性的要求与审美。但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必须依靠男人而活,面对红颜老去,失宠充满了无奈与无助。

尽管生活对女性诸多限制,但唐伯虎对于那些敢于反抗,追求幸福的女子予以肯定,充分展现了她们的人格魅力。如他的《李端端图》,根据一代名妓李端端所创作的仕女画。描绘了李端端不满于崔涯诗中对自己的嘲笑讽刺,跪请其改诗的故事。画中李端端身材娇小,面貌秀丽,傲然立于室内,神情大方从容,又有几分胆怯与期待,手执牡丹,据里力辩。图画反映了李端端有意追求平等,反抗压迫,不满于女性低下的地位。唐伯虎高度赞颂其反抗精神和勇敢追求,也表达了画家对其怜惜和爱慕。

4. 能工善写、传神意趣的笔墨技巧。唐伯虎的仕女画延续唐代传统,线条劲细,设色妍丽,造型准确,画中人物容貌秀丽,体态纤细,有幽怨柔弱之美。唐伯虎能工善写,笔简意赅,趣味横生。

《孟蜀宫妓图》画中线条流畅劲细,从头上的花髻到脸部再到其着衣,俱流转自如,精妙细劲。画中仕女衣着纹饰用铁线描刻画精细,线条富有质感。

画中仕女衣饰包含红、黄、青、绿四种颜色,设色妍丽。正面两位仕女的脸部都运用了传统的“三白法”,此时为了争宠,无不在妆容上下功夫。

《班姬执扇图》 中工笔与意笔结合,班婕好在风中摆动的衣裙,线条遒劲顿挫,极富韵律与表现力。画中以水墨描绘,墨色浓淡富有变化,行笔洒脱,疏简得当。画中笔墨生情,意境无穷,画家内心的落寞跃然纸上。

三、 唐伯虎仕女画的审美价值

1. 唐伯虎仕女画的艺术成就。仕女画是唐伯虎绘画中的极品。这与其放荡不羁,沉迷于烟柳之地有关。他的诸多仕女画堪称画作精品,其艺术成就娿卓然于世。

第一,他的仕女画形象一改前代,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迅速,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仕女画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唐伯虎很好的利用了这次的变化,他的仕女画形象迎合了市民的需求,也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如《班姬执扇图》、《吹箫仕女图》、《孟蜀宫妓图》等仕女形象都是容貌秀丽,身材纤弱,小眼柳眉、弱不禁风

第二、唐伯虎的仕女画针砭暗讽,借画抒情,意境深远。他的仕女画取材于宫姬、名妓或普通女子,借以多种女性形象来表达当朝的昏庸、自己的抑郁不得志、及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第三、唐伯虎的仕女画能工善写、造型准确、设色妍丽、线条遒劲、仕女形象散发着浓浓的柔弱之美,如《孟蜀宫妓图》。其次,唐伯虎的仕女画笔简意赅、意趣传神、精当疏简、情景交融。所以,仅从唐伯虎仕女画的成就来看,他就当得“明四家”之一的称号。

2. 唐伯虎仕女画对后世的影响。正如上文所提到唐伯虎远离仕途,淡泊名利,推崇传统的文人画。而他的这种将传统仕女画文人化的倾向,不论在创作思想还是笔墨意趣都对其后世的画家在仕女画的创作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清代文人画家笔下的仕女形象也延续了唐伯虎的仕女形象。近代“海上三任”的仕女画也同样展示了唐伯虎笔下细眉、柳腰、削肩的仕女形象。在仕女画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唐伯虎把仕女画文人化成为了我国卓然的文化遗产,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1]《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陈伉,曹蕙民编注.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2

[2]《中国绘画断代史-明代绘画》/单国强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任璐萍(1993-),女,汉,河南濮阳,研究生,美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仕女图仕女画仕女
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当代陶瓷仕女画之比较研究*
《 仕女图》粉彩瓷瓶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从《宫乐图》看唐代仕女
簪花仕女图
仕女
近卅年来唐代仕女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