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中村空间在未来合理存在的可能性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景观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浅析城中村空间在未来合理存在的可能性

张智程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的产物,它终究在城市体系中要被其他空间所代替,但城中村这个空间是可以为城市所用。城市的扩张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它需要在扩张的同时补给扩张中消失的绿化与农田,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利用城中村这个空间把城市景观与农业结合,运用生态建筑的模式建立生态圈,建筑不再是不可回收的,而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模块化形式。将城市中城中村空间联系起来建立系统,保障景观的贯穿性,保障建筑的可交流行,保障农副产品运输销售的可行性。在农业与景观的结合加上生态建筑的理念,进而提出农业景观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并从城中村作为设计思路的原点,从城市农业发展趋势、城市建筑发展形态、农业景观三方面,结合空间构成、变现形态、生产模式等来进行分析城中村在未来合理存在的可能性。

城中村;农业景观;生态建筑;模块化

前言

城市化加快的当今社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在提供给人们物质的同时,也给环境与人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不仅如此人口迅速的增加也给农业带来了压力,食物的供给不足,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当心最热议的话题。包括城中村的何去何从,也给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个问题。植被开始逐渐被水泥、沥青所替代,森林被高楼大厦所替代,城市的绿化率虽然在重视,但始终不能抵消掉被替代的植被与森林。城市化的迅速却带来了想象不到的诸多问题。

通过对城中村空间的设计与利用,转而寻求一种形式与农业结合与景观结合,建立一种新的系统去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生态、农业等问题。利用城中村这个空间把城市景观与农业结合,运用生态建筑的模式建立生态圈,建筑不再是不可回收的,而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模块化形式。将城市中城中村空间联系起来建立系统,保障景观的贯穿性,保障建筑的可交流性,保障农副产品运输销售的可行性。农业在今后城市发展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系统的建立农业景观,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与城市局部生态,而且是给城市提供了优质的食物,减少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对城中村空间的一个发展趋势的预测。

农业是必然要存在于城市中,城市也必然在未来依赖农业,城市需要更多的景观,三者的结合减少城市用地,效益最大化,必然是以后的趋势。

一、目前城中村现状

(一)苏州城中村的概况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人类文明的结晶,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管理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增加、规模不断膨胀,城市水平不断提高,许多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因此推进城市化给政府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1]。新的管理模式尚未成型来代替旧的管理模式之前就会有一个过渡期,所以城市就会出现没有秩序,环境脏、乱、差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地区——城中村。如何健康的发展城市,将城市增加有利的竞争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一个思考题。

苏州大约有37个片区,5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存在,他们有的是待拆,有的是难拆,这中间涉及到的问题方方面面,并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改造就能解决的。城中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城市发展的过渡产物,城中村表面看上去破乱不堪,但是城中村中有一点是远比城市要好的就是他们有自身的网络来维系邻里之间的聚合。总体是中下阶级流动人口满足本地社区消费者的中低端服务为主。而城中村的房屋受到很多外来人口的追捧,一般情况下房东对租房客的入住要求不严格,只要有身份证就基本可以入住,不需要出示其他证件。这样一来对城中村片区的治安带来了很大一个挑战,没有完善的治安机制,弱势群体无法得到保护,特别是女性,一方面女性外出务工期间,已经面临着被剥削于压榨,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难免会受到其他的问题,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交友、成家、生活,包括养老来说,她们更加需要被鼓励和理解,需要有倾诉和释放压力的场所,在城中村是往往被忽视的[2]。

城中村以流动人口为主,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几乎除了生活以外都是在家里度过,在城中村中他们自建交流网络,不管是生活还是管理,他们自发的会建立理发店、诊所、学校、菜场、网吧等基础服务机构。他们自给自足,在自己的网络里自成体系,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却形成了自有的集体社区行动,主动的自上而下地加入到城市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去。虽然能够自成体系,但始终不能解决很多基础设施问题,在这体系中最难解决的莫过于消防问题。本地居民依然保持着自己原本的生活方式,沿袭着传统的模式,而流动人口既想要在城市中立足又想收入有盈余,他们住的一般是群租房,房间一般即卧室、厨房一体,有些将煤气罐直接放在房间内,这样整个社区处于一个很危险的状态,随时都可能成为重灾区。

由于城中村原住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对管理与规范上是达不到基本水平的,这给城中村生态带来更多的问题。城中村作为过渡空间,以后是必然会去改造或者由经济体来代替它的,尽管如此也不能放任自由,在政策上应当给予扶持,政府加以管制,为以后城中村的转型做好准备。

(二)城中村与城市的矛盾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约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在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走了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中国城市化起步晚,80年代才有了大幅度的发展。90年代城市化进程才有了显著加快。根据2013年新华网报道与城市化综合指标分析,城市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然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在建设方面确实有所成就,但是人们对城市的城市的整洁、绿化、美化、卫生等方面,明显滞后。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生态矛盾很尖锐: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而城市发展迅速。2.城市发展和城市的环境的权衡。3.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存在与城市管理的矛盾:“城中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一个矛盾。我国城中村大多都不富裕,但由于居民的衣着、文化习惯等问题而被市民看不起。目前城中村居民主要是外来人口,当然也包括了的流动性的人群(当地居住的老人)[2]。

中国城市化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国家相关法律存在问题,城乡待遇也不一样。政府在规划之初没有很好的做好城市化发展过于快速的准备,城中村虽然位于城区,但是却不享受到很多城市福利,因此在很多条件的制约下,城中村形成脏乱差的局面,恰巧成了政府改造他们的理由。城市化中,农民早已没有了自己的农地,这些农民将来也是城市的主人,而不是被赶出城市,他们有权利在城市中生活,他们在城市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农民这个职业以后应当被正视。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城市社区是我们共同的社区?怎么去改造他们使得这个地方具有独特性?在城市化中,如何权衡农村与城市的关系?

二、城市中的农业模式

(一)城市与农业的结合

在城市化发展中,农村首先消失的一部分应该是农田,作为从古至今以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为主体的农村到现在也已经历经很多改革。农田作为农民主要口粮来源,并且是世代都依靠它来生存。但随着人口迅速的增长,农业逐渐开始现代化,机械化代替人力劳动并且具备田园化、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等一些特征。尽管如此,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就不得不去买口粮,虽然有补贴不过也不是能够完全支撑他们生活的,小农经济体制下他们还是有一部分收入的。农田的消失看似是对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反思一下,难道城市化一定需要以失去农村,失去农田为代价吗?我们应该去寻求一种方式让农村与城市相结合,农业与城市结合。“城市”与“农业”好像很难有联系,但是在国外有很多国家都有屋顶园艺、阳台种植、后院养家禽、路边种植等等,也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mith提出的“立体农业”这么一个概念,但是这一概念很难直接引入城市中,因此适应于城市的农业体系职能依赖于城市景观与农业的结合[3]。

城市农业景观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蚕食大量耕地的现状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稀缺的人均耕地面积当今显得十分珍贵,而然人们又对物质有着迫切得追求,纷纷涌入城镇加快了城市化,城市可以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物质需求、工作机会、社会服务,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在城市中那些贫困居住者为了生计要四处奔波,他们的最低保障就是食物的供给。他们生活的环境很不理想,常常是在致病微生物长期存在的地方,他们的饮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而且本身低收入的他们无法承受高额的农副产品,所以他们的食品安全、公共营养等都成了问题。目前城市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加经济机会和雇佣他们,研究表明: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尤其是贫困人群和女性,几乎依靠城市农业来维持生计,这样首先能解决他们自身无法支付高额农副产品的问题,其次是能保证他们自己的粮食安全与营养问题。在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的追求同样十分重要。城市农业景观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部分的生态平衡,构建健康的人文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无污染的食品、清新的空气、自然的风光、舒适的空间,这必然需要我们去建设一个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城市。通过城市内部居民参与城市农业景观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政府对绿化程度建设的人力物力的小部分投入,还能改善部分地区的气候,较少城市土地过度使用的现状。同时具有生态、艺术、文化、经济、的等方面城市农业景观才是有价值的,才是与时俱进的。

(二)城市“家庭种植”理念提出

在很多安置小去里,我们会常常看到原先属于校区绿化的地方几乎被当地居民除去,作为自己的种地,大多种植时令蔬菜。站在他们的角度看,生活保障远远大于精神层次的享受。因此在做安置区或者一些改造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安置对象与被改造对象的特殊性和他们的需求。因此城市城市农业景观应当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公共空间的城市农业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去推广的。如今的城市是高楼大厦、水泥冰墙,给人总是冷冰冰的,而且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孩就几乎不会见到农村,除非老家还在农村的可以有机会去感受。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才是才能去认识这些农作物,而且还不是它们原本的模样。所以将农业植入城市以后就能在城市中演绎耕种文化,既可以对城市有利而且目前青少年教育有很大影响。在私密空间的农业景观我称之为“家庭种植”。一般情况家庭种植的场所为阳台,阳台具有很好的采光,通风性也很好,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家庭种植可以给阳台进行美化。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比较大的问题,因此养生、健康的理念逐渐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绿色食品也逐渐热衷了。于是家庭种植这一理念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更多人觉得自己种的东西更放心,老家有农田的也开始自己去种植一些蔬菜等,城市居民也开始去农村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等等,这证明城市化蚕食耕地之后人们最渴望的还是田园生活。不管是贫困居民还是城市中富有的人,他们都会在自己居住区附近需找一块地,作为自己种植区域,是给自己一个精神寄托,也是给自己的健康生活制订了一个标准。家庭种植将会慢慢进入每个家庭,可能以后的家庭种植不再局限于阳台或者户外,它可能会以更小的形态,更方便的种植方式存在于家庭中,能让青少年都会去种植,去人士各种各样的农作物[4]。

城市农业景观的建设与发展会给城市很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老年人的热情,不经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乐趣,还能乐趣中感受劳动,而且能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只要在种子这个点上做到绿色安全那么家庭种植就可以种出绿色农副产品。城市做好农业景观可以让居民找到精神寄托,促进他们省心健康,把农业植入城市,耕地、水道等可以改变城市的空间格局,同时可以改善周围局部气候环境,正真的发挥它的很多功能。

三、探索未来农业与城市的关系

(一)城市化对生态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恶劣的城市生态环境,将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扯的越来越远了。

1.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变化作用以及人类生活废气、颗粒物排放,对自然生态的伤害集中在城市反映出来。随着人口向城市大量的涌入,原本的田园风光、农村风貌、自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有植被覆盖的田地,肥沃的耕地被砖瓦、钢筋混凝土等结实不透风、导热能力强的建筑材料所替代,大地上原本低矮的农舍被林立的高楼大厦多替代,河流与水渠被纵横交错的街道所替代,这些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地质结构与自然状态.尽管城市努力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但是增长率却在下降。

城市生产生活中会高强度排除一些废气与颗粒物,造成大气质量的下降,甚至是污染。城市不断的有经济活动,排放出的有害气体与粉尘质量过高使得城郊气候有偏差,城市高温区是普遍存在的,从而形成“城市热岛”。城市路面坚硬密闭,不如土壤有松动有呼吸空间,渗水性极差,排水全靠下水道,而且,城市的绿地面积远小于农村,在温度高的同时,市内空气湿度相对小于郊区,但夜间一定时刻,它的湿度又远远高于四周。这样城市的降水量是十分不平衡的。对城市区域气候影响最为典型特征就是热岛效应,随着城市迅速的扩张,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人的健康等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热岛效应的产生会使得对如今资源匮乏的城市发展很不利,夏天开空调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会带来很多高能耗的问题,对于缓解能源紧缺的压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对城市以后发展与长期规划是不利的。而且夏季开空调缓解室内时排放出来的热量更会加剧热岛效应,并且在密闭的建筑内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的表现。

2.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

水是支持人类各种活动的基础之一,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城市经济活动、人类生活污水排量增加,扰乱了正常的城市的水循环,还导致水质问题。城市化过程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农田、林地、植被不断被钢筋混凝土取代。城市排水系统扩大,较少了地面的渗透能力,增加了地表的流量,所以经常会看到城市排水有时候会有滞后现象。城市化不断加快,城市绿地迅速减少,降水对地下水补给不足,使得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较少。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地下水支出量远远超过收入,城市化进程中彻底改变了原本的地貌、地形、破坏了正常的水循环。人们在生产、生活、交通等方面排放的污染物对水质影响很严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水质污染都是存在的,不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一样,他们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一样,下水完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他们的处理污染能力也大有不同,发达国家控水能力远比发展中国家能力强得多,而发展中国国家迫于经济压力,他们的水质日益恶化。城市化迅速,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改变原本生态结构。城市中高楼密布、街道交错、高楼林立,森林、植被都被人造物代替,从卫星地图上看,城市就是水泥地,没有神态,没有情感,没有生物。

(二)生态建筑的建立

生态建筑,就是运用到自然环境,生态学与建筑可以技术加现代科学手段来合理安排建筑的组织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是的建筑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体。生态建筑复杂的结构、功能的多样性、庞大开放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城市生态系统运动起来的动力是人口的流动,城市人口的多少应该考虑人口、经济、资源、土地等因素,必须把它们控制在一个承载力之内。城市是人工改造大自然的产物,森林被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代替,绿野农田被交错纵横的街道代替,天然水系被输水排水系统代替,植被与土地被钢筋水泥代替,城市内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单一。

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那生态建筑可能是比较符合以后城市化过程中最好的点,它能与城市化中被拆掉的农村相结合,更好的去发展农业。这样设想下的生态建筑能够节能、改善城市局部气候、减少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脏家建筑本身的寿命,在交际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权衡,生态建筑把人与自然找到一个平衡点去作为发展的点,更好的让人界定好自己在世界里的位置。生态建筑的建立是一个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它的成立条件就是要与周围环境相容,并且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文化、经济、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来作为城市发展的构架,探求城市发展的可能性。个人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或者说城市化进程中都需要大众参与的,生态建筑更是要这样让周围的人去参与设计它,不能仅仅靠几个设计师、几个政府人去决定的,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是设计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是政府规划的方向,是人们生活之本。生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为了处理好人与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关系的。既要提供给人一个舒适的空间,又要解决自然环境。结合目前来说,一个城市城市化中农田的减少、村落的减少,我们是不是有思考过它们是必然要消失的吗?是必然要为城市化而消失的吗?是不是可以找到它们与城市之间平衡关系呢,农田、村落都能以一个合理的形态与生态建筑相结合共存于城市中,因为农田与村落是基于自然,依靠自然而产生的,它们最终归于自然,所以势必有自然的地方就可以有它们的存在[5]。

(三)模块化农业在城市中的运用

根据2009你那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底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年减少了28万亩。这也是第12年持续下降。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半公顷,然而农村人口都往城市流入,耕种的人也锐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不是耕地少了导致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是种田的人少了,农民务农的收益远远不如去城市中打工来得多,所以务农人员少了。因此我们更加要将农业融入生态建筑中,让土地发挥到极致,减少土地的浪费。也是对城市中的人对农业有一定的认识,鼓励他们自己也去体验种植乐趣。

农业与建筑的结合、农业与景观结合,并不是一件看上去不可能的,它可能是以后城市与农村更好结合的点。城市人口的扩张必然会引起食物需求,但是城市自身的供给就不足,大多食物都是依靠城市外运输到城市内部,如果食物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就更需要大量食物的补寄,城市扩张导致农田被用作城市建设,农业生产基地不得不越来越离市中心远了,在更远的地方运输成本就很高,路程远的还需要冷链,农副产品的附加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早在西方园林中,就有高度生产实用的园林了。可以追溯摩尔式园林,在设计中主要包括了水渠、中央水池、果林、木林等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元素。对未来城市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是以后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农业可以联系城市景观,并且两者可以巧妙结合创造出不一样的城市模块。在空间上,城市中有很多开阔的空间和废弃的空间,这些空间对于城市来说可能利用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将其赋予农业生产功能的话应该是值得考量的[6]。在结合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使用性和未来的报废情况以及建筑的贯穿性,将空间做到空间的利用率高,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在建筑完成后要能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

做生态建筑的同时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将它们最大化的使用,减少土地的使用,资源要能够考虑可回收与循环使用的问题,最好能够使用到可再生资源来让整个建筑有价值。同时,城市的污染已经很多的,要考虑到减排和减少声、光污染,对环境与建筑的寿命都有利。希望这样的建筑可以从建成开始一直被使用到它寿命结束。城中村作为设计原点,应当在这样一个空间中做到充分利用不浪费,而且城中村在城市中不是一个是很多个,全国231个,如果城市规划好,链接到各个城中村空间,建立起城市自己的农业与景观体系,那么以后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战略的[7]。

在建造中,借鉴商业中品牌方入驻商场的模式,将建筑零件与结构进行模块化,建筑不需要在建筑工程中造成建筑污染,只需要有地基之后进行组装,而且拆卸的时候也很方便,利用集装箱就可以直接运走,不会产生废弃楼还能节约空间。不仅建筑要模块化空间和农业分层也要模块化。农业与生态建筑结合与景观结合,模块化有利于农副产品的收集,也有利于运输,减少农副产品的附加成本。现代强调实用性、功能性,本身生态建筑与农业景观就有艺术形态,所以应该赋予建筑更多的社会功能,加强城市内与社区的联系,让居民对健康生活与科学生活有一个希望。

四、结语

尽管目前来说城市化过于快速,甚至中国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当年几十年的,但是还是在城市规划上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城中村尽管是目前一个问题之一,但在大的发展下城中村还是会慢慢消失,样一个不稳定因素是不会一直存在的,在未来城市化的规划上我们应该考虑更多民生与城市基础建设方面的点,而且模块化的生态农业与景观需要去大规模的推广,这样的模式可以解决建筑施工、农业生产、生产能耗、城市局部生态等复杂问题。城市农业的发展虽然不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但是至少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给城市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也是给城中村这个空间作为一个以后发展的方向。农村与城市的结合目前的方式可能是将农业融入城市景观中,但是它不是一沉不变的,在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后会考虑到更多因素,不断去创新结合更好的模式去达到农村与城市的平衡。不断实现城市价值与农村价值,达到共同生存。

[1]温立洲.,城市管理视角下的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中国勘察设计》.2010.

[2]张建明.,广州城中村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1:13

[3]张盾,广田城市——城市农业景观初探;[学位论文],北京服装学院,2005.

[4]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生产性景观访谈[J].景观设计学.2010,(1):70.

[5]布哈特,适应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的景观和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学,2010(62).

[6]芭芭拉·阿罗森.希冀,成见,美[J].景观设计学.2010,(5)

[7]徐筱婷,王金瑾.生产性景观的演化动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认科学版),2010,36(2):142

张智程(1992-),男,汉族,本科,苏州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城中村城市化景观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景观别墅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