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路径选择
——以安徽省为例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残疾人安徽省农村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路径选择
——以安徽省为例

吴小婷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00)

贫困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尊严,更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多年来,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在减贫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而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000万以上的贫困残疾人,这群贫困与残疾互相交织的群体,是我国扶贫攻坚战略工程所需关注的重点。固化的“贫困内核”、动力不足的扶贫资金、落后的脱贫观念、不健全的服务体系、欠缺的考核机制等现实问题要求社会各界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难题;路径选择

一、安徽省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现状

贫困残疾人是残疾人中的弱势群体,在工作实际中,贫困残疾人也是扶贫开发对象的困中之困,应该给予更大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目标要求。以下简要从五个方面介绍安徽省农村贫困残疾人的脱贫现状。

(一)生活救助政策。安徽省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残疾人从2005年的5.9万人逐年上升到2013年39.67万人,享受生活补贴、护理补贴等社会福利的受助群体也在不断增加,且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超过70万人。2014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 加快实现小康步伐的意见》,强调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体现了应保尽保的原则。随后新增了包括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在内的6项民生工程,扩大了生活救助范围。

(二)开发项目和技术培训。受生理功能限制,多数残疾人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社会竞争力弱,就业形势举步维艰。安徽省建立了90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安置近两千名贫困残疾人就业,并扶持带动三千余名贫困残疾人。此后,安徽省在大数据时代下建立了“残疾人网络孵化中心”,推广互联网+盲人推拿,互联网+居家创业模式;建设阳光助残扶贫就业基地,培训有就业需求、具备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提升就业质量。

(三)危房改造。危房数量大、补助资金不足、无房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尚多等现状让农村残疾人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现被纳入安徽省危改总体规划,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农民进城落户、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给予优先安排,并且对各县区提出了年度任务额度中的残疾人家庭危改数量不低于20%的要求。

(四)教育扶贫。家庭劳动力成员中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贫困的概率越小。目前,在贫困残疾人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贫困文化不良影响等缺陷。加大农村特殊教育和贫困残疾人家庭教育救助力度,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难题

虽然我国对贫困残疾人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采取了扶贫措施,但依旧有相当多的残疾人处于贫困线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扶贫本就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面对农村贫困残疾群体,更有其特殊性,也暴露出扶贫开发过程中的缺陷。

(一)扶贫资金不足,项目缺乏针对性。地方扶贫项目的开展主要依靠上级政府拨付的扶贫资金,其数量直接影响扶贫精准扶贫的效果。对于享受低保或五保优惠政策的农村残疾人而言,现行的低保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意愿。物质补给方式为主的扶贫形式对受助者能力的提升没有直接作用。以家庭收入与低保标准之间的差额确定低保金数额的方式,使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缺失就业热情,造成低保长期以来只进不出的怪状。

(二)“等靠要”观念严重。面对贫困,不乏有农村残疾人士受教育等文化素质限制,以身体差聊以自慰,不思进取、缺乏斗志,也不积极配合政府除直接资金补助外的其他扶贫措施。一些地区存在个别贫困户坐等扶贫物资吃喝玩乐的现象,这种坐收渔翁之利的消极行为也让扶贫工作的公平正义受到质疑。“扶勤不扶懒”的呼声在当今主体意识增强的社会越来越响,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也是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课题。

(三)缺乏脱贫成效评估机制。目前多数政府颁布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实施细则主要包括自查自评、综合评价以及审定通报三项考察程序。虽考察程序及考核内容均较全面细致,但统计资料主要来自区县扶贫办或由区县提供会议纪要或文件,缺少第三方调查的数据与评估,结果缺乏公信力,也不利于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

三、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路径选择。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所占比例较大的特困群体,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人群。只有加大扶贫力度,才能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现象,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下提出几点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脱贫路径选择。

(一)加大财政支持,优化配置方式。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递增机制,特别注重对贫困残疾人的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将财政存量资金优先用于脱贫攻坚,强化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以往扶贫资金“垒大户”、多数贫困农户“打工”“干着急”的状况,让贫困残疾人参股成股东,通过入股增收分享扶贫产业发展收益。以合作社的形式建立起受助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实现扶贫资金的效用价值,进而建立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二)提高贫困群体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将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相结合,培养发展残疾人能力,向素质人才迈进。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士,实行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扶贫,为贫困户提供教育补贴,鼓励自主创业和劳务输出。重视教育对消除代际贫困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支持力度,用知识实现贫困残疾群体的可持续脱贫,降低返贫率,切实真正完成减贫发展目标。

(三)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建立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和脱贫成效开展第三方评估,增强公信力和可信度。通过临时组成核查小组、随机抽查等方式,年度开展一次以上脱贫人口核查工作,确保精准脱贫落到实处。同时要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重视人员的素质搭配,重视扶贫系统干部培训,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基层脱贫工作的督导力度。

制定与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措施,是真正实现残疾人脱贫的必由之路。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脱贫考核,构建多维扶贫体系,在教育扶贫的带动下实现可持续脱贫,各项政策相互支持、社会各界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推进包括残疾人扶贫在内的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1]周民良.“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兴边富民进程[J].甘肃社会科学.2016(01).

[2]范小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J].求是.2007(23):48-49.

[3]冀慧珍.社会救助的政策建构和实践完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4(03).

[4]魏淑艳.田华文.我国农村贫困形势与扶贫政策未来取向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社会保障2014(03).

[5]邓朴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经验与前瞻[J].中国残疾人.2004(05).

吴小婷(1993.3-),女,汉族,皖歙,研究生在读,安徽大学,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残疾人安徽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成长相册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