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创新思维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7-04-06毛小利
毛小利
摘 要:英语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科学、历史、文学、地理等,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文通过一系列课堂设计和课后活动,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思维;教学研究
一、引言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英语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以实用为主线设计一系列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运用中学会语言的各个技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每个单元生活化的独立主题,有效设计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培养研究与实践
首先,教师要完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适度引导和监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增加个人展示机会,唤醒自我意识。其次,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内容量身定制,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突出学生能动性,鼓励学生多角度表达和展现自我。课文内容解析部分结束后,围绕单元主题演讲、主题班会随堂讨论、单元主题和时下热点问题相结合的小型辩论赛等都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1.关键问题
(1)根据每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学生活动内容,确保实现培养学生英语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双目标。(2)针对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确定各教学环节难度,使各层次学生参与其中并且能有所收获。教学活动的难度很大一部分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决定了教学的效果。(3)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参与意识。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紧跟课程步伐,以身作则,并且在任务开始初期,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跟踪和思考。教师要摈弃传统的上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挥思维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4)将学生课外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效果的反馈、跟踪、记录作为学期考核的依据。实现改变后,教学单元的单词、语法、翻译、写作只是占到了教学时间的一部分。单元主题外延得以无限地放大,和主题相关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值得应用和鼓励。(5)改革英语考核方法,侧重过程性考核,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重心转移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环节上,相应地,课程考核评价进一步向过程考核倾斜,考核过程注重创新及实践。
2.成立英语训练营
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学生需要在课后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去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为了突破班级的限制,以专业或学员为基础建立英语学习训练营是很好的选择。
多位英语组的骨干教师现场指导和监督学员的每一次活动。训练营举办一系列活动,如英美文学鉴赏会、影视欣赏交流会、诗歌朗诵会等。
3.创新思维实践
以《新航标职业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为例。围绕单元主题Automation,在第一小节,要求学生就身边熟悉的自动化产品做简单介绍,包括产品信息、功能、社会影响等。然后要求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各小组讨论并设计自己小组独有的产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同时,教师将各组成员的任务分派和完成情况留意并记录在任务过程中。在第二小节,完成小组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主要阐述,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使表达环节完整。在第三小节,学习课文Bill GatesBig House,各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勾勒出这所大房子的大概特征,并评价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第四小节,各小组设计梦想中属于自己的“大房子”,同时就房间内的各个设计阐述主要设计思路和功能实现效果。在演示环节,其他小组成员就正在演示的作品进行提问,被提问的小组成员对自己成果的合理性、实用性、创新性和现实性进行辩论。教师结合产品特征和小组演示环节辩论中的语言表达打出分数,作为平时课堂考核分数。
以《新航标职业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Low-Carbon Life为例。整个教学环节从以下几点做出突破:一,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影响绿色生活的事件,提出自己看法并提出改进措施。二,结合reducing Carbon Footprints这篇课文中描写的两个方面,让学生完成两个问题:第一,If you are a driver,how do you keep your carbon footprints?第二,If you are a hotel owner,how do you do to reduce your carbon footprints?在整個环节中,鼓励学生创新、动手实践。
三、总结
英语是人文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相比别的学科,更容易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活动;同时,又是公共基础学科,拥有最广泛的学生群体基础。把培养创新意识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会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更加生动,教师教学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蒋秉章.新航标职业英语[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