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背景、方法与目的

2017-04-06张筠李静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目的背景

张筠+李静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探索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其产生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重视;二是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推广;三是高职学校的现实问题及解决策略。其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经验总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其目的是推动高职语文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成长等。

关键词:高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背景;目的;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进行有机融合,这已成为众多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从国家层面到地区层面,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一、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背景

1.从国家层面来分析

新世纪初期,《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2002〕2号)中提出,增强国民的信息素养,最根本途径是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在高职院校中进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合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基础教育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当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还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分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即教师应当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以信息化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变革。学生应当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重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化普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在该年度的要点工作中,重中之重是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推动中华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第十八条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信息化水平。2013年,教育部提出一方面要借助教育信息化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方面要着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倡以赛促教。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重点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信息化教学不仅给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也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重大危机。

2.从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来分析

根据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相关部署,为提高广西地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应用水平,推动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技能,推进教学信息资源的分享及高职院校教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十三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服务。区教育厅连续举办了六届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该比赛也是自治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广西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桂教科研〔2015〕3号)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为加快发展我区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高职语文课程是高职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重任,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高职语文课程发挥应有的教书育人效果,完善人才培养短板,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从高职院校来分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不断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硬件水平和软件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辐射专业广,涵盖内容多,语文课以工具性的特点成为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语文课程既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中的语文课程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面临“学科边缘”危机;其次,面临“学生素质”危机;再次,面临“实践应用”危机;最后,面临“教学模式”危机。所以,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既非常必要又十分紧迫。

高校信息化教學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各个高校对于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个学校以及不同专业的信息化水平不一致;其次,由于地域不一样,各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再次,各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年龄、专业等存在差异,对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同;最后,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也各有差异。信息化教学不仅给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也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结合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分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收集、整理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论文和重要的参考资料。

笔者参阅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及期刊论文,通过查阅了解2000-2016年间各种有关信息化教学改革及与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资料,对《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信息化教育》《慕课(MOOC)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初探》《基于LAMS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以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为例》等书籍、论文中查找有关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分析和理解,从中找到适合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设置的有效信息,为我国建立比较完善的高职院校语文信息化课程提供参考。

2.访谈法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人事领导进行访谈,了解目前我国用人市场对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需求,以及对高职院校毕业生信息化技能、知识结构、语文素养的要求。访谈还包括对教师及学生的双方访谈,以期了解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操作情况和存在问题。

3.经验总结研究法

经验总结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这个方法是通过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经验而设计的语文信息化课程设置方案及实施方法。

4.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教师的语文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操作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实施本课题提供基础资料。

5.行动研究法

通过笔者的实际研究,促使高校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检测。将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边归纳边总结有效的方法,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

三、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目的

高職语文课程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一是通过研究及实践,借助信息化教学理念,用信息化推动高职语文教学体系改革,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二是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模式,通过信息化促进高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打破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的授课模式,借助信息化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革新课堂。三是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立足于语文课程,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学习,查阅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它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四是借助信息化创建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使课程在评价中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能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教学反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地方教育部门的推广等背景下产生的。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经验总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推动高职语文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1]唐俊龙.语文信息化教学理论综述与教学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2]赵慧.信息技术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整合性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GY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目的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浅析高中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方法
浅析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角色与功能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