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场实施远程集中控制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

2017-04-06唐俊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集中控制风电场探讨

唐俊

摘要:随着风电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风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风电场管控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远程集中控制、现场少人运维、规范统一管理”是风电场科学有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风电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用新技术和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风电场;集中控制;人力资源;探讨

“远程集中控制、现场少人运维、规范统一管理”的集中管理的管控模式,是风电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用新技术和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风电场科学有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甘肃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风电场实际,致力于探讨基于风电场远程集中控制建设,合理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达到减员增效,降低人工成本,盘活人力资源的效果。

一、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已投运的两个风电场分别位于甘肃省内玉门地区和景泰地区,与公司机关距离较远,风电场工作人员长期驻守现场,其工作生活都很不方便,长期在现场工作的意愿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削弱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降低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更不利于吸引人才和队伍的稳定;另外风电场在技术人员的管理上各自为阵,不利于生产技术人员的统筹调配,致使经营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下。

(二)公司在生产管理机构上设安全生产部和各风电场等二级部门,安全生产部设有安全员、运行专工、检修专工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风电场管理人员亦设有安全员、运行专工、检修专工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运行、检修班组分设生产部门管理机构重复,管理层级增多、员工人数增加等问题。

(三)风力发电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从风力发电前期规划到建设期积累的经验相对欠缺,前期规划和工程建设部门人员大多是由火电、水电等转来的,缺少有风电生产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前期规划和工程建设期重点在降低造价和缩短工期方面,在选址、选设备等方面忽视了生产需求,往往造成投产以后不停地投入改造,造成资金浪费。

(四)随着“电改9号文”不断深入,甘肃省在已有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的基础上开展增量现货交易,该现货交易为日前交易,即每个工作日每15分钟由风电场运行人员参与交易。这就要求交易人员要时刻掌握风功率预测、电网容量、市场环境等重要信息,更要有较高的市场研判思维,故存在现场人员掌握的信息和机关决策人员的市场研判不能时时共享,在机关的市场营销人才不能充分利用。

二、远程集中控制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化

(一)有利于不同型号风机设备的统一大数据分析、提高技术人员利用率。风电场地理位置分散、交通不便利,不同风电场各种机型的操作界面及数据存储互不相同,生产信息反馈不及时,各风电场就地的监视与控制系统就难以满足公司管理人员对现场设备、电量、风功率等信息的掌握,依靠管理人员来回奔波进而降低人员利用效率,延长故障的时间,影响发电量,造成经济损失,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不仅能将这些风机厂家的数据和控制全部纳入监控系统中,并且能够将风机数据和升压站数据统一在一个数据平台内,实现数据共享,系统联动。

(二)有利于机构精简,减少劳动力重复配置。现有的管理规范受火电管理模式和整机厂家的影响,不同风电场所处地理环境和设备配置不同,无法实现不同类型各风电场的统一监管、不能为形成统一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提供条件,致使机关设有生产管理部门、每个风场还得设置生产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臃肿、人员编制需求多,集中控制中心可解决对分布分散、地处偏远的风电场实现无人值班、少人运维、统一调配、经济管理的运行模式,减少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三)有利于改善劳动环境、吸引优秀人才。风电场比较偏僻,地理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工作人员长期驻守现场,其工作、生活都很不方便,很难吸引人才和稳定人员,尤其运行管理人员少、运行管理工作量大,公司很难掌控各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效果及经济效益。因此,将集中监控中心建设在省会城市,可以将公司现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于集控中心,集中为公司的生产、电量实时交易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四)有利于减员增效。从集团公司目前的劳动定员标准来看,不具备每天通勤的就地控制的最小容量风电场也要管理和运行人员16人,两个风电场至少32人;另外检修、定检人员每个风电场约15人。通过集中监控后,风电场技术管理人员与机关技术管理人员合并分流,风机定检人员集中管理,现场只保留运维一体人员,运行人员至少减少一半以上,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人员效率。

(五)有利于优秀人才统筹调配,解决前期和建设期人员数量和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解决满足日常交易市场研判的问题。风电场技术管理人员与机关技术管理人员合并后,一部分人员作为现场技术指导轮流驻风电场,一部分人员充实在规划部、工程部等部门,把生产经验提前注入项目前期、工程建设期,一部分人员作为市场研究,重点进行电量交易工作。

三、稳步实施确保平稳过渡

(一)风电场人员职责明确。实施远程集中控制后,风电场只保留少量运维人员,主要负责风电场的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组成由现在的运行和检修人员中选拔;设一名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和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联系。定检、重大设备检修、疑难问题处置由专门队伍在各风电场轮流作业。

(二)加强风电场运维人员的培训。因风电场不再设置独立的运行、检修班组,只设置运维班组,在人员配置上进行了优化,在技术管理上进行了整合;要通过运行、检修人员交叉互补、集中专业授课、专项实操等培训方式使得风电场每名运维人员都成为具备既能运行又能维护的高素质人才,保障集中控制后风电场能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实地操作和维护工作。

(三)充分发挥集控中心技术人才的数据分析优势。通过集控中心利用自动检测系统对风电场采集、整理实时数据,建立统一的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实现过程数据的统一、长期存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生产过程信息远程实时监视控制、趋势分析、历史对比、实时报警等功能,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根据天气及人员情况,提前进行计划性检修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风电场运维人员劳动强度。

(四)逐步启动监控中心各项功能。初期集控中心侧只对各风电场进行运行监测和数据分析,指导风电场就地操作;其后集控中心侧进行一些计划内的试验性和演习性的简单操作;风电场运行人员将视集中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和集控中心人员监控水平的状况逐步减少;最后在集控中心侧运行人员完全掌控对各风电场的监控技术、风电场测运维人员掌握运行和维护技术并理顺生产管理秩序后,取消风电场的运行值班完全实施“远程集中控制、现场少人运维、规范统一管理”。

(五)对人员要妥善整合安置。风电场场长继续驻场,负责对外联系、协调和管理;安全生产部和风电场专工、技术员通过公平、公正、公开遴选,一部分重新组成安全生产部管理队伍,一部分充实到集控运行和现场运维队伍中,一部分充实到前期和工程建设部门;运行和检修人员,按照技术水平、年龄结构、家庭住址等,一部分组成集控中心运行班组,一部分组成风电场运维班组,剩余部分依法依规予以补偿辞退和解除劳动合同。

四、结束语

随着风电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风电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风电场管控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远程集中控制、现场少人运维、规范统一管理”是风电场科学有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从已经实施“远程集中控制、现场少人运维、规范统一管理”的风电场来看,实现了对各个风电场的集中运行管理、检修管理、后勤管理等,能够合理调配和运用人力资源、工具和备品备件、资金和技术等,达到了人里、物力、财力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优化利用,實现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集中控制风电场探讨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的培训模式分析
煤炭企业胶带机运输系统中的集中控制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