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管理能动性的几点思考

2017-04-06李争一

现代交际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人员理想信念

李争一

摘要: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建设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监督和保障作用。本文试从人的两大基本素质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出发点,来探究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具体从理想信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塑造、业务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教务管理能力的增强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如何激发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能动性,提升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教务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32-02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整体素质影响着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如何针对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能动性,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务管理队伍,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力求从理想信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塑造、业务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教务管理能力的增强等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寻求一条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导向,激发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

“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理想信念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性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2],在思维的考察中,探寻真理,把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去追逐,并能为之实现而不懈努力。教务管理人员通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有效激发自我工作的高度自觉性。在理想信念培养中,要加深和强化对我党的正确指导思想的理论认知,并身体力行。例如通晓我党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进程,使教务管理人员从我党的发展进程中,达到对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理性知觉。与此同时,立场的动摇和徘徊,甚至修正,都将造成发展中巨大的阻碍。而这是现代很多人,包括教务管理人员难以体会到的,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教务管理人员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纵向角度,从当下现实生活的横向维度,以及自我思想成长的成熟度全方位对比思考,从感性上升到知性和理性的高度内化的理想信念,从而激发自我探寻和践行正确理想信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高度热情。

二、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为底线,端正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自觉性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和品格的统一。”[3]作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高尚的道德人格既体现其为人的内在要求,又是其胜任工作的根本保障。正如毛泽东曾经说过,选拔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也是现代化人才培育的客观要求。教务管理人员道德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长期以来,我们不断强调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增强人格魅力。但是,仍有部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自由散漫,约束力弱化,主流意识淡化。造成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漏洞百出。如工作中显现出对师生漠视的消极工作模式及对工作责任感缺失等,如此,难以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更严重的后果是造成教学和管理的两极化,撕裂状态。究其原因,重要的层面在于道德人格的塑造有待加强,更多地被现实生活的物欲所掌控驱使,导致人性的丧失。正如道德能够实现智慧的补缺,然而智慧却难以填补道德的缺憾一样。虽然,身在高校,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智慧的外显,但实际工作的过程遮掩不了道德人格的光线。所以,必须积极引导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通过不断充实自我,反思自我的方式来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

三、夯实强硬的业务文化为基础,锻造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创新性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坚持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的同时,还需不懈夯实自我的强硬的业务文化基础,锻造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创新性。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教务管理知识,拓宽理论视野,真正实现邓小平要求我们达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的目标。网络信息化发展的迅猛,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原有知识,搭建新的理论平台。善于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和解决。唯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业务文化的锻炼,方能“胸有成竹”,表现出“腹有文章气自华”。也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只有充分地实现了业务文化知识体系完善,才能得到师生的认可,获得自我存在感和成就感。

四、提升教务管理能力为依托,增强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实效性

提升教务管理能力亦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务管理在整个高校管理的重要作用决定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教务管理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水平。目前,很多教务管理人员业已体悟到教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自觉轉变传统管理工作中的消极工作态度,加强业务文化知识的汲补,通过努力获取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自我教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忽视教务管理能力水平的价值,墨守成规,缺少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的现象。工作消极怠慢,应付了事。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的原因由诸多因素构成:首先,教务管理人员自身科学文化和相关业务知识基础较弱;其次,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任务繁多而庞杂,限制其理论基础的夯实和拓展;再次,有些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难以提升教务管理能力;最后,有些教务管理人员虽然增强管理能力,但未能在正确理想信念引导下实现为师生服务的道德意识,而是具有很强的功利目的。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由于地域限制,难以更多地接触到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手段。加之部分人的官本位思想,造成教学和行政的两层皮现象。学校师生对行政管理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消解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进取心。

鉴于此,国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以教学改革为生命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行政管理,尤其是教务管理的重要性。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认清自我角色,发掘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高校也要不断创设条件,鼓励教务管理人员,到其他学校去进修,调研,参加各类相关领域的会议和报告会等,拓宽知识,开放视野,改变知识结构,提高教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开放的信息化时代,及时掌握国家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能自我封闭,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务管理人员,初入教务管理工作岗位,无论在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是在实践的操作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需要有前辈的积极引导和带领。在教学过程中设立导师制,同样可以在教务管理中得以实施。学校可以先为青年教务管理人员选定一名资深导师对其实施指导工作。但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仅是条件,而内因才是基础。青年教务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具有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方能将导师的辛勤指导加以发挥。最终实现自我教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和促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2](德)黑格尔著.小逻辑[M]. 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

[3]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人员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关于教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高职院校教务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探究
写在最后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