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2017-04-06杨振申恩威
杨振+申恩威
摘要: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不振的局面,中央提出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来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的持久发展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外贸“稳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加工贸易面临着供需结构不匹配、区域结构不平衡、产品结构层次低、出口市场结构集中等结构性问题,迫切需要从供给侧进行针对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提供有效供给,培育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动能。因此,加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综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供给侧管理。不同于需求侧管理对经济采取“刺激政策”,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通过自主调节,微观主体的活力得到释放,创造的产出水平接近理想的产出水平。在这种状态下,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高水平,
进而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实现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针对全要素生产率所包含的生产要素进行改革,各种要素充分释放活力。实施采取减少政府管制、金融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手段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际和国内经济复杂形势下的必然要求。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进入中长期调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主动谋求结构优化和调整。中国也面临着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量。从中国国内来看,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存在大量过剩产能和无效供给,严重影响经济复苏。中国尝试从需求侧刺激来拉动经济,但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刺激消费,但国内消费者仍然偏好国外产品,国内产品依然滞销,国内供给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目前中国经济依靠需求侧刺激已经没有政策空间,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供给侧如果得不到明显改善,企业效率下滑将是持续性的,经济下行也将难以避免。而结构性矛盾指产能过剩严重,存在大量无效供给,这些无效供给占用着大量有效供给的资源,进而导致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中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从产业形态来看,新兴产业是短板;从产品质量来看,高品质产品是短板;从资本形态来看,人力资本是短板。目前经济结构中,资本比例结构不协调,不科学:过多的资本投入到地产开发,而投入到新兴经济的资本不足,导致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迟缓;企业家将更多投入物资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投入,导致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有效供给在供给结构中的比例,使有效供给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降低企业的交易性成本和制度成本,使企业负担减轻,短板得到改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生产需要使用劳动、土地、资本、创新等生产要素。要素配置不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也不同。由于目前这些要素配置不合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不高。通过合理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企业活力,来解决经济中结构性的问题。应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个方面来推进结构性改革。
外贸作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侧结构问题,外贸增速乏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足。目前制约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供给侧,供给侧的产品结构和品质档次都难以满足快速多变的国际市场需求。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优势仍未完成从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的转换。应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品品质提高、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和加快培育新型贸易业态。传统要素成本优势的丧失,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是造成我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原因。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加快外贸税费改革、降低要素成本,推动技术升级,调整供给结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创造新供给。
目前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大多是宏观的,针对加工贸易供给侧結构性改革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文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目前加工贸易的发展困境和问题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出口额占货物贸易出口额近一半比重。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外贸“稳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项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技术更新缓慢、积累大量过剩产能等因素,目前加工贸易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加工贸易的结构性问题突出的表现为供需结构不匹配,有效供给不足;区域结构不平衡,成本优势丧失;产品结构层次低,加工增值率不高;出口市场结构集中,市场风险大等几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造成了目前加工贸易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的态势。
1. 供需结构不匹配,有效供给不足。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加工贸易产品种类繁多。但目前加工贸易多个行业存在产品滞销,产能过剩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加工贸易经过多年发展和前期大规模刺激,产能急剧扩张,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供给和国外需求不匹配,不能满足国外市场需求,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大量产能沦为无效供给。由于国内加工贸易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低成本,厂商将生产重心放在控制成本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精细化程度低、产品缺乏差异性。而国外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差异性、个性化、定制化和精细化。因此,目前国内较低层次的供给难以满足国外市场较高层次的需求,导致了供需结构不匹配,一方面是中国加工贸易产品销量阻塞,另一方面是国外市场被精细和差异化生产的第三国产品所占领。国内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了供需结构不匹配。
2. 区域结构不平衡,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加工贸易存在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地区集中了超90%的加工贸易份额,区域结构严重不平衡也导致了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据统计,2014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分别为98%,1.2%,0.8%。加工贸易超九成集中在东部,随着东部各项成本的持续提高,使中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丧失成本优势的巨大风险,竞争力在加剧下降。《新劳动法》使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连年升高,东部的土地价格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也大幅提升,其他要素成本也快速增加,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使东部加工贸易的综合成本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却在逐渐丧失。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待岗、土地闲置的现象。区域结构不平衡导致加工贸易成本优势的丧失和大量订单的流失。
3. 产品结构层次低,加工贸易增值率低。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较快,但加工贸易增值率却始终不高。据统计,2008年~2015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始终维持在1.7~1.8之间。从总体趋势上看,加工贸易增值率没有增长的趋势,甚至在某些年份还低于1.7。一方面加工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长期低位运行,造成了中国加工产品越多,流失的利润也就越多。加工贸易增值率长期维持在低位的原因在于低层次产品居多,产品附加值不高。经过多年发展,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从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过渡到机电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但中国企业从事的仍是对零部件进行简单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条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仍难以介入,从而导致产品在中国经过加工增值的含量是非常有限,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4. 出口市场结构集中,潜在市场风险加大。加工贸易出口市场结构过于集中,使中国的潜在市场风险逐渐加大。我国加工贸易市场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据统计,2014年中国对美国、香港、欧盟、日本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8%,出口市场非常集中。目前日本、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大,需求端萎缩加剧,造成了供给端的正常供给被动的变成过剩产能,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下行,需求不足导致国际贸易增长乏力。为了维持本国利益,多个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世界范围内贸易摩擦频发。
过分集中的出口市场,使我国加工贸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概率大大提升,欧美国家对于加工贸易的原产地规则的认定非常随意,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经受到多次贸易制裁。
三、 供给侧改革下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目前,加工贸易在供给侧存在多重结构性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加工贸易和货物出口的健康发展,也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供给方式,优化区域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向世界市场提供满足需求的有效供给,对于经济新常态下稳定外贸增长和保障经济平稳增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根据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结构调整供给结构。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强分析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特征和结构,针对需求特征对产品的生产、研发和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使产品能够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要求,使供给能够切实满足主要市场的需求,真正转化为有效供给。通过细分目标市场,从过去面向整体市场的单一“大订单”的供给模式,转变为面向个性化和分散化为特征的“小訂单”的供给模式;从过去的“以量制胜”和“以价制胜”逐渐转变为“以质取胜”和“以品牌制胜”的供给模式。在巩固西方中低端市场的同时,逐渐去开发西方市场高端需求,开发新的更大的市场。同时,加工企业应当和欧美知名的营销公司密切合作,通过针对性强和体验为主相结合的营销,来打开欧美高端市场。
2.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增加供给渠道。拓宽和增加供给渠道,加快开发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凭借“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巨大市场效应,加快开发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东、北非、拉美、中亚等地区的市场,利用中国加工贸易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积极打开这些国家市场。加工企业应深入分析沿线国家的消费结构和需求特征,使加工贸易产品符合当地市场消费习惯,合理布局高端供给与低端供给的层次结构,加快抢占这些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同时,企业在当地展开多种营销手段,对中国产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推广,来打开当地市场。
3. 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协调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统筹安排,优化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协调持续发展。对于东部地区已丧失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应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应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接东部相关产业的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资源优势承接东部相关产业,使综合成本有效降低,维持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保持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同时,中西部也可承接东部的资本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以及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使中西部的低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应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摆脱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低端制造,利用自身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将经营重心放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积极掌握核心技术,进入关键零部件生产,加快推进东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4. 加快技术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国内企业应多渠道提升产业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通过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来带动加工贸易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不断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更多的企业研发中心,通过高质量的研发活动,将科技转化为先进产能,成为有效供给。同时,加强对于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加工贸易企业要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从目前的“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链中低端向“产品研发——自主品牌研发、生产”的产业链中高端不断迈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最终使加工贸易向“自主品牌生产”的产业链中高端攀升。
5.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创造新供给。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销售模式,发展迅猛,潜力巨大,可作为传统出口贸易的补充,进行充分开发,丰富加工贸易的供给渠道。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众多,绝大多数是工业制成品,非常适合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应利用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营销,以迅捷、低成本的向世界市场提供有效供给,大力开发新兴市场。企业应加快实现全程在线交易,不断扩大交易商品的范围,尽可能使跨境电商覆盖绝大部分加工贸易产品。同时,加工贸易企业也可自建平台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品牌培育,拓展营销渠道。支持国内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加强合作,使线上交易和线下营销紧密结合,建立体验店和配送网店等新兴模式,融入境外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境外市场。充分利用跨境电商这一新兴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国际营销渠道和网络,提供多途径、全方位的供给方式。
6. 加快培养与引进人才,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关键因素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目前,加工贸易并不缺廉价的劳动力,缺乏高级技工和高水平研发人员。首先应加快培育技工、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目前我国高级技师、技工在技术人员中的比例仅为20%,发达国家该比例达到50%,高级技工的缺乏使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难以突破。一方面利用这些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传帮带,使年轻技师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强和全国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的合作,加快培养动手能力强、肯钻研的学生,使他们充实到生产一线得到充分锻炼,全面提升技术水平,为加工贸易提供充足的技师。对于高水平的研发人员,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向全球范围内吸收和引进高技术人才,利用高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和钻研精神进行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切实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同时,鼓励国内研发人员多去国际研发中心学习、多参与国际展会和研讨会,通过高水平的交流,不斷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充分利用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人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体系,不断提高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6,(6).
[2] 沈坤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J].南京社会科学,2016,(2).
[3] 高长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厘清的四个认识问题[J].红旗文稿,2016,(4).
[4] 陈莹莹.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6,(12).
[5] 杨伟民.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6,(1).
[6] 戴翔,张二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外贸转型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6,(7).
[7] 李凯杰.供给侧改革与新常态下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J].经济学家,2016,(4).
作者简介:申恩威(1957-),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杨振(1983-),男,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