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常见病及其防治
2017-04-05张丽朱向博卫泽珍孙乐天杨引亮李裕
张丽,朱向博*,卫泽珍,孙乐天,杨引亮,李裕
(1.太原动物园,太原 030009;2.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太原 030051)
孔雀的常见病及其防治
张丽1,朱向博1*,卫泽珍1,孙乐天1,杨引亮1,李裕2
(1.太原动物园,太原 030009;2.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太原 030051)
文章介绍了孔雀养殖中常见的应激性疾病、营养性疾病以及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病原性疾病,并对这些临床常见病的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孔雀;常见病;疾病防治
孔雀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又名越鸟、南客,俗称凤凰,分为绿孔雀、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龙鸟,绿孔雀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和西藏地区,是野生雉科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属于濒危级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主要产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种群数量大,为不受威胁的动物,白孔雀和黑孔雀为其变异种。孔雀是集观赏、美食、保健于一体的珍稀特禽,其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8%,脂肪0.8%,富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珍品特禽[1]。随着这种经济禽类养殖数量的增多,关于其疫病报道也较常见。孔雀的常发病主要有营养性疾病和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引起的病原性疾病。本文就养殖孔雀的常见病及其防治作以阐述,以期为孔雀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1 孔雀的普通性疾病
孔雀的普通性疾病主要包括应激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1.1 应激性疾病
孔雀养殖中主要应激性因素有噪音、惊吓、驱赶、围捕、接种疫苗等,应激因素的干扰常使孔雀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发出异常叫声并伴随着排稀便,易造成消化道疾病。应激因素会导致繁殖期的雄性孔雀出现不交配或交配不积极的现象,雌性孔雀会出现产蛋异常,造成产蛋停止、产软壳蛋,还会导致种蛋受精率低。严重的应激会使动物体重急剧下降,继而贮备耗竭,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疾病抵抗力降低,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适应性破坏,严重的可导致动物死亡[2]。因此在孔雀的饲养管理中要重视减少应激因素,同时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纠正、缓解机体因应激造成的酸中毒,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
1.2 营养性疾病
孔雀营养性疾病又分为营养过剩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营养过剩性疾病是孔雀营养过剩造成的疾病,主要有禽痛风。禽痛风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衰竭和腹泻等,粪尿中有大量的白色尿酸盐。剖检病死孔雀,在心包膜、肠浆膜层、肝脏及肾脏表面有白色颗粒状尿酸盐沉积,输尿管内常有大量白色石灰样物,关节囊内可见尿酸盐沉淀。孔雀痛风主要由动物性蛋白饲料摄入量过多造成。治疗上采取停止使用动物蛋白性饲料,并增加青绿饲料的用量,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增加禽群的运动量也可降低痛风发病率[3]。
营养缺乏性疾病指孔雀营养缺乏性疾病,其报道少见,但这样的疾病临床中并不少见,主要见于饲料配比不合理,钙磷比例不当,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蛋白质含量不足等,使孔雀得不到生长需要的营养;孔雀生长旺盛期和生殖高峰期,蛋白质和钙的需求量跟不上,导致相应的营养缺乏病;应激条件下如发病、驱赶、接种疫苗、气温反常等,动物食欲下降、采食不足、长此以往造成营养缺乏病。
2 孔雀的细菌性疾病
2.1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主要引起雏禽急性或慢性疾病,雏孔雀感染沙门氏菌发病时排白色稀便,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白色稀便糊住,又称禽白痢。剖检病死孔雀可见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有大量的白色点状坏死灶,且有卵黄吸收不良现象,卵黄呈黄绿色。采集病变肝脏组织,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和显微镜镜检,可以确诊[4]。治疗沙门氏菌病,临床可用药物有氧氟沙星、头孢噻呋、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强力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洛美沙星等,但在用药前需进行各种抗菌素的药敏试验,检测临床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高敏感性的药物,才能有效治疗及防治。禽白痢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的特点,预防该病是关键。沙门氏菌对一般消毒剂比较敏感,日常饲养中,注意饲养场的卫生消毒就能有效预防该病。
2.2 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感染所引起禽的大肠杆菌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脐带炎、眼球炎、心包炎、肠炎、脑炎、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等多种病症,不同血清型感染发病症状不尽相同[5]。剖检病死禽一般可见典型的病理性特征: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浑浊,有纤维素渗出;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的纤维素渗出;气囊壁增厚、混浊,气囊表面有脓性或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确诊该病需要无菌采集病死孔雀心血或肝脏组织,用接种环在病料内或剖面上钓取病菌,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培养基,37℃培养24 h。当麦康凯琼脂上出现红色的小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长出紫黑色、金属光泽的小菌落时,即可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染色镜检,取两种琼脂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当见到两端钝圆的红色短杆菌即可确诊。
治疗大肠杆菌病,先要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常用抗菌素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药进行治疗。当养殖场发生该病时,需隔离发病及疑似发病孔雀,对病死禽只进行焚烧、深埋等处理,粪便用堆积生物热发酵处理,并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笼舍进行全面消毒。预防大群孔雀大肠杆菌病,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分离饲养场中致使禽只发病的大肠杆菌菌株,然后扩大培养,收集培养菌灭活处理后做成大肠杆菌自家疫苗免疫禽群。自家疫苗的好处在于针对性强,预防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控制疫情,阻止疫情的蔓延扩散。
2.3 巴氏杆菌病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症状,慢性型常表现为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发病孔雀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角流出大量黏液,眼结膜潮红,冠和肉髯发绀,排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稀粪,有的关节肿大,跛行,最后衰竭死亡。剖检病死孔雀,可见全身充血,肠道大面积出血,尤以十二指肠黏膜出血严重,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肝脏肿大,呈棕色或黄棕色,表面有许多灰白色点状坏死灶。心包积液,肌胃出血,腺胃乳头出血、水肿[6]。
无菌采集病死孔雀的肝、肾等脏器或血液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即可确诊。孔雀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带菌孔雀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对发病孔雀需隔离饲养,病死孔雀要无害化处理,对可能受污染的器具、场地用漂白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为了控制疾病扩散,对未发病的孔雀用禽霍乱灭活菌苗紧急免疫接种。巴氏杆菌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在饲料改变、饲养密度大、受到冷热应激等不良条件下,机体抵抗力下降,会诱发本病的发生。因此,平时要注意动物保健和饲养管理,不要随便更换饲料,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
2.4 巴尔通体病
巴尔通体病是由一种细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巴尔通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孔雀感染巴尔通体后会造成红细胞破坏,骨髓变性,造血功能损伤,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孔雀出现严重贫血,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免疫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外部体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加,冠、肉髯、颜面皮肤苍白、贫血,严重的引起器官衰竭死亡。剖检发病濒死孔雀,病理性特征为肌肉苍白、血液凝固不良、稀薄如水、肝肾肿大质脆黄染。镜检血液压片和血液抹片可确诊,血液压片在显微镜40×10倍暗视野下镜检,发现红细胞上吸附有点状、球状、杆状的小体,血浆中也有分布,小体呈游动、滚动等运动形式。有的小体使红细胞膜突出呈齿轮状、不规则状;血液抹片,经瑞氏染色后,在油镜下检查,红细胞淡染,红细胞上吸附的巴尔通体被染成紫红色和蓝紫色,呈点状、球状。
巴尔通体在体外对氯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敏感,但研究表明,氨基糖苷类对巴尔通体有杀灭作用,治疗本病主要施以退热、补液、提高抵抗力等对症治疗。白蛉和老鼠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驱除蚊虫、灭鼠显得尤为重要。预防该病,需要对禽舍环境每天进行百毒杀消毒,用溴氰菊酯以祛除环境周围的蚊虫,并把灭鼠工作做到位[7]。
3 孔雀的病毒性疾病
3.1 禽痘
禽痘是禽类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蚊子、虱子也可传播该病,雏禽易感且容易造成死亡,成禽病死率不高。发病孔雀典型性表现为在喙角和眼角的皮肤上有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上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痘疹逐渐形成疣状结节,结节起初表现湿润,后变为干燥,外观由圆形发展成不规则状,皮肤变得粗糙,呈暗棕色。切开结节,切面内充满血,结节结痂后易脱落,表现为瘢痕[4]。诊断该病,根据典型性病理特征即可确诊。该病尚无特效药,可采取对症疗法以缓解症状,并从提高病禽的抵抗力方面着手。对免疫雀群偶有发生的皮肤型痘疹,隔离发病个体,并用2%的高锰酸钾或硼酸溶液消毒患外,润湿痂皮,用清洁镊子将痂皮小心剥离,伤口施以碘酊或紫药水、碘甘油等。预防该病要做好环境消毒,消灭蚊、虱等,需要在育雏期做好禽痘疫苗的预防性接种。
3.2 新城疫
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NDV)感染引起,发病孔雀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体温升高、嗉囊内充满积液,倒提时从口角流出大量酸臭液体。剖检濒死孔雀,可见喉头、气管黏膜有出血点或环状出血,腺胃乳头有明显的点状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可见出血点。确诊需要进行病毒的分离及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取病死孔雀的肝脏、脾脏组织约5g,无菌充分研磨,加入灭菌生理盐水5 mL稀释,离心取上清,分别加入1 000 U·mL-1青霉素、500 U·mL-1链霉素0.5 mL,接种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0.3 mL·胚-1,经37℃恒温培养,于48 h无菌收集鸡胚尿囊液,用鸡红细胞悬液做血凝试验,进一步用新城疫标准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若血凝及血凝抑制结果阳性,即可判断为NDV感染[8]。对NDV的感染也可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快速检测,检测结果<3 h,具体操作可参考马龙等方法进行[9]。
孔雀新城疫的治疗:用NDV卵黄抗体2 mL·羽-1注射发病孔雀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全群投喂抗病毒中药禽得康(成分为黄连提取物、紫雏菊提取物、灵芝多糖、植物血凝素等),并配合使用禽用信必妥(转移因子),同时施以对症治疗[3]。在孔雀养殖数量很多的情况下,为了使其他禽只免于NDV等感染,可用自家养殖场分离出来的NDV毒株,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灭活处理后制作成自家疫苗来免疫禽只。NDV感染禽只,严重的不仅会造成自身死亡,还会传染给健康禽只,会造成群体免疫力下降,引发细菌、寄生虫以及其他病毒的严重继发感染,加重发病,引发大量死亡。预防孔雀新城疫,免疫预防是关键,应根据饲养场的具体发病情况,选择不同毒株疫苗免疫,同时定期监测禽群NDV抗体效价,保持免疫群体有高的抗体效价水平来抵御病毒的入侵。
4 孔雀的寄生虫病
4.1 球虫病
禽球虫病是球虫寄生于禽类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原虫性寄生虫病,主要侵害<2月龄的幼雏,发病孔雀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加、闭目呆立、两翅下垂、下痢、排淡黄色稀粪、偶见血便、消瘦、贫血。该病是雏禽的一种常见病,几乎所有的养禽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10-11]。剖检病死禽可见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内充满红色或红褐色内容物,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单侧或双侧盲肠肿大,盲肠内充满凝固暗红色血液;盲肠壁发生纤维素性变厚或者脱落。病死孔雀盲肠黏膜刮取物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做成玻片,镜检可发现球虫卵囊;盲肠黏膜刮取物经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发现裂殖子。根据剖检的病理性特征和显微镜镜检即可确诊该病。
治疗孔雀球虫,一般可用盐酸氨丙啉和磺胺喹沙啉联合用药,或磺胺氯吡嗪钠,拌料投喂,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一般7 d就可控制病情。由于球虫容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故应结合本场发病情况和用药史,适时有计划地选择用药或联合用药;在用抗球虫药治疗时,还需应用抗菌药,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饲料中也适当添加维生素K、维生素A、维生素D、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等药物,来提高患病孔雀的抗病力[11-12]。控制球虫病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粪便,粪便需堆积发酵处理;关键还在于进行预防性驱虫,每年春秋两次驱虫,驱虫后显微镜镜检分析粪便中球虫卵的数量变化,根据驱虫效果选抗虫药,并且不同种类抗球虫药物交替使用。
4.2 盲肠肝炎
孔雀盲肠肝炎,又叫孔雀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其病原是变形鞭毛虫科的火鸡组织滴虫,是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地面饲养的禽类,孔雀易感性较高,且2~4月龄的幼禽最易感染。发病孔雀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排黄绿色粪便,且粪便中有少量血液。病死孔雀尸体消瘦,头部略呈黑色,剖检可见两侧盲肠肿大,外观似腊肠样,盲肠底端浆膜有明显出血;肝脏肿大,出现黄色“纽扣样”、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溃疡灶。取盲肠内容物涂片或肝病灶触片镜检,可见有不规整圆形原虫呈钟摆式运动,即可确诊[13]。
异刺线虫(盲肠线虫)、蚯蚓是孔雀组织滴虫的宿主之一,在组织滴虫病的禽盲肠内一般可以检出异刺线虫虫卵或虫体,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一般表现为共感染。因此,治疗时一方面用甲硝唑(灭滴灵)及痢特灵拌料投喂,杀灭体内的组织滴虫,另一方面用左旋咪唑驱除异刺线虫,物理方法驱除场内蚯蚓,切断传播途径[14]。甲硝唑对肝、肾、神经系统等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治疗时同时辅以多种维生素、蛋氨酸等强肝护肾的药物[15]。预防盲肠肝炎,要做好孔雀舍环境卫生,每天清理场内的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砂浴用砂更换前要经阳光暴晒处理,且更换要及时,对舍内、运动场、场内用具等用2%~3%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16]。
4.3 孔雀蛔虫病
胡艳等研究怀化市某动物园一只绿孔雀患蛔虫病,患病孔雀表现为精神沉郁、食量减少、呆立不动、翅膀下垂、消瘦、下痢与便秘交替。痢特灵口服治疗无效,改用左旋咪唑进行治疗性诊断,次日发病孔雀的粪便中有5条大型线虫,经鉴定为鸡蛔虫,诊断为孔雀蛔虫病。防治孔雀蛔虫病,需要标本兼治,采取给药驱虫、对症治疗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驱虫时对全群孔雀按25 mg·kg-1剂量口服左旋咪唑,每天1次,驱虫2 d。同时使用庆大霉素饮水,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平时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电解多维。另外,还需对饲喂的周遭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以清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蛔虫卵和蛔虫的中间宿主[17]。
5 小结
孔雀作为一种集观赏、美食为一体的珍品特禽,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在孔雀的饲养过程中,要提高经济效益,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疾病以及预防疾病。要提高饲养水平,减少非病原性疾病的发生;要确保卫生条件,房舍和饲养场需要勤打扫,及时清理粪便和饲料残渣,勤消毒,减少死亡发病;要根据饲养实践中孔雀的常发病,制定符合本场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及用药规程,疫苗要定时免疫,同时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并根据群体的抗体水平进行免疫程序调整,对已经染病孔雀应及时治疗,无害化处理病死孔雀,控制疾病蔓延。
[1]林风.如何养孔雀[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7):125-126.
[2]张强,赵鹏鹏,金学林,等.圈养珍稀野生动物应激性疾病及防治[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2):129-133.
[3]刘海林,荆汝顶.孔雀新城疫伴发痛风的病例报告[J].中国动物保健,2014,16(3):52.
[4]徐晓东,吕艳艳,刘新江.雏孔雀禽痘与沙门氏菌病混感的诊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4,17(8):11.
[5]张立春,李沐森.雏绿孔雀球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J].现代畜牧兽医,2008(11):46-47.
[6]朱在民,陈青松,张爱军,等.一例孔雀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家禽科学,2014(2):61.
[7]靳双星,陈理盾,李新正,等.孔雀巴尔通体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5):93-94.
[8]李哲,王虹,王琦,等.孔雀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7):126.
[9]马龙,李莉,王磊,等.一起孔雀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14,31(4):74-75.
[10]张立春,李沐森.雏绿孔雀球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J].现代畜牧兽医,2008(11):46-47.
[11]王春江.孔雀球虫病的诊疗体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3):169.
[12]邓长林,马小萍,程家求.孔雀球虫病的诊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9(5):40.
[13]张影,申参,许昌日.一例孔雀盲肠性肝炎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4(3):91.
[14]刘玉山,史玉颖.一例孔雀盲肠肝炎的诊治报道[J].家禽科学,2014(7):39-40.
[15]郭永胜,王四洋,闫永平.蓝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11):80.
[16]李刘慧,葛利江.一例蓝孔雀盲肠肝炎的临床报告[J].山东畜牧兽医,2014,35(2):69.
[17]胡燕,胡辉.绿孔雀感染鸡蛔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2,10(4):57.
Common Diseases of Peacock and Its Prevention
ZHANG Li1,ZHU Xiangbo1*,WEI Zezhen1,SUN Letian1,YANG Yinliang1,LI Yu2
(1.Taiyuan Zoo,Taiyuan 030009,China;2.Colleg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 Centr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51,China)
The stress diseases,nutritional diseases and diseases caused by pathogenic disease,such as bacteria,viruses,parasites,which are common in peacock breeding.They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per.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se common diseases we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peacock;common diseases;disease prevention
S865.3+9;S858.9
A
1001-0084(2017)10-0041-05
2017-06-29
张丽(1987-),女,山西曲沃人,硕士,兽医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疾病监测及防治。
*通讯作者:E-mail:8596661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