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栽培技术
2017-04-05沈佩莉
沈佩莉
(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上海闵行 201109)
·瓜果花草·
火龙果栽培技术
沈佩莉
(上海市闵行区动植物检测检验中心,上海闵行 201109)
火龙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短,栽培面积较小,上海地区种植火龙果前景广阔。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海市闵行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4年闵行区的上海方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上海陶缘果蔬专业合作社从浙江金华引进火龙果开展种植试验,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了火龙果稳产栽培技术,年种植面积达7.33hm2,平均667m2产量3500kg、产值10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火龙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性喜温暖潮湿,耐荫耐贫瘠,生长适宜温度为25~35℃,最低温度高于5℃的地区均可露天种植。火龙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平地、水田、山坡或旱地均可栽培,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红壤或壤土中生长良好,适宜土壤pH值为6~7.5。火龙果不耐霜冻,冬季温度低于-5℃的地区需采用大棚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插床育苗
7~8月,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用木箱作扦插床,填入干净的河沙厚15~20cm,或用70%砖末加30%木炭粉作基质。砖末除具有河沙的排水、透气性能外,还能吸附水分,具有一定的保水性;木炭粉不仅具有抗病菌感染的作用,且保水透气,用砖末加木炭粉作基质效果较好。准备好扦插床后,剪取30cm长的火龙果枝条放置阴凉处自然阴干,7~10d待伤口愈合后进行扦插,避免伤口感染后腐烂,长根发芽率达95%以上。火龙果扦插后土壤宜干,不可立即浇水,插后10d开始浇第1次水。苗期应薄肥勤施,每7~10d施以氮素为主的复合肥,促其茎肉肥厚,生长健壮。
2.2 定植
5~12月定植,行距2.5m、株距0.6m,每667m2种植450穴,每穴1株。
2.3 田间管理
2.3.1 肥水管理
为使火龙果生长旺盛,需适当施速效有机肥。火龙果采收期长,每年应重施有机肥,均衡长期施氮磷钾复合肥。开花结果期增施钾肥、镁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结果期每株施钙肥、镁肥、磷肥各0.15~ 0.25kg、复合肥0.05kg,每15~20d施1次。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树盘用草或菇渣覆盖,天气干旱时,5~7d灌水1次。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注意灌溉,雨天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避免细菌、真菌感染。
2.3.2 摘心
当枝条长到1.3~1.4m长时摘心,促进多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
2.3.3 人工授粉
火龙果需进行人工授粉,可在傍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抹到雌花柱头上。
2.3.4 修剪枝条
每年采果后剪除已结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枝,保证来年产量。
2.4 病虫害防治
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降低病虫源数量。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如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筑深沟高畦等,创造一个有利于火龙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充分、合理、积极地应用农业防治、杀虫灯、防虫网、黄色粘虫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治措施,确保农产品安全。
用石硫合剂进行土壤消毒。螨类可用克螨特1500倍液防治,每隔7~10d喷洒1次;茎腐病可用可杀得5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刺袭)3000~4000倍液防治,每667m2喷洒7.5~10g,每隔7d防治1次;白粉虱可用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江山)1000~2000倍液防治,每667m2喷洒15~30g,每隔7d防治1次;白粉病可用1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667m2喷洒56~84g。
2.5 采收
火龙果栽后12~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7~12月为产果期,每年可开花5~6次,谢花后40~45d果实成熟。当果实由绿变红、气味微香时即可采收,单果重500g左右。栽后第2年每柱产果5个以上,第3年进入盛果期,667m2产量可达1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