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贵榕组培快繁及移栽管理技术

2017-04-05徐云鹏李金良陈建南傅培佳林文革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移苗炼苗外植体

徐云鹏,李金良,陈建南,傅培佳,林文革

(1.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福建 泉州 362000;2.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6)

富贵榕组培快繁及移栽管理技术

徐云鹏1,李金良1,陈建南1,傅培佳1,林文革2

(1.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福建 泉州 362000;2.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6)

通过对富贵榕外植体选择与消毒、侧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苗管理等组培关键技术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富贵榕组培苗木生产快繁技术,可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以满足市场对种苗的需求。

富贵榕;组织培养;技术规程

富贵榕(FicuselasticaRoxb.‘Schryver iana’)以其独具特色的彩叶点缀效果为大众所喜爱,在园林绿化美化中被广泛应用。福建省晋江坫头国有防护林场与地缘(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多年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富贵榕组培扩繁及移栽管理技术。

1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1.1 母株选择

选择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叶片有典型花斑的3~5年生植株,在离地30 cm处截干,取新长出的萌芽条作为外植体。

1.2 外植体的采集

最佳采集季节为3—5月、9—11月,采集时间以晴天,采集部位以萌芽条顶梢35 cm半木质化部分为宜[1]。

1.3 外植体的消毒

1.3.1 清洗 枝段剪成2~2.5 cm,含有1个侧芽(处于枝段中上部),叶柄修剪保留0.5 cm左右。将培养枝段放入1%的洗洁精溶液,用棉花擦洗后,浸泡30 min,再用清水冲洗10 min。

1.3.2 消毒 将枝段放入75%酒精中浸泡30 s,转入1/1 000的升汞(HgCl2、含1~2滴吐温80)溶液中浸泡10 min,浸泡过程中,用镊子翻动枝段1~2次。浸泡后用无菌水漂洗枝段4次,第1、第2次每次3~5 min,第3、第4次每次10 min[2]。

2 侧芽诱导培养

2.1 诱导培养基

大量元素以基本培养基0.6~0.7 MS,微量元素MS,有机质MS,6 BA0.5 mg·L-1,IBA0.15 mg·L-1,蔗糖30 g·L-1,10 mg·L-1的Vitamin C和400 mg·L-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消毒前pH值调为5.8。

2.2 侧芽诱导培养

将外植体接入消毒好的诱导培养基,基部插入培养基0.5~0.6 cm,并适当倾斜,使侧芽垂直向上,一瓶培养基接种1个培养枝段。

2.3 培养周期

一般为30~40 d,待芽长到3 cm左右时,可进行增殖培养。

2.4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8 ℃,湿度45%~60%,为防止褐变,先暗培养5~7 d,每3 d转接1次,每转接1个外植体,消毒1次接种的镊子和刀具,并更换1套器皿,避免交叉污染,然后转入光培养,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每日连续光照时间12 h[3]。

3 增殖培养

3.1 增殖培养基

大量元素以基本培养基0.6~0.7 MS,微量元素MS,有机质MS,6 BA0.5 mg·L-1,IBA0.15 mg·L-1,蔗糖30 g·L-1,消毒前pH值调为5.8。

3.2 转接方法

(1)将直径增大2倍以上、表皮裂开的基部切除;(2)将枯死顶芽切除;(3)长度超过3 cm的芽切成3 cm左右,转接后平放在培养基表层,干径露出培养基面1/2;(4)低于3 cm的芽以2~3个芽为一丛进行切分,转接时垂直接入培养基0.3~0.5 cm;(5)每接一瓶,更换一套接种器皿,并消毒一次镊子和刀具;(6)材料从瓶中取出后应及时转接,放置时间不得超过5 min。

3.3 转接周期

一般为15~20 d,保种和增殖速度快于预计产量要求时,转接周期可延长至25~30 d。

3.4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8 ℃,湿度45%~60%,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每日连续光照时间12 h。

3.5 增殖瓶数的控制

采用边增殖边生根的转接方法,每瓶增殖苗每20 d可产20株生根苗。根据5%的污染率、95%的生根率、目标瓶苗产量,计算与确定需要培养的增殖瓶苗基数。

4 生根培养

4.1 生根培养基

大量元素以基本培养基1/4 MS,微量元素1 MS,有机质1/2MS,IBA0.75~1.0 mg·L-1,NAA0.25 mg·L-1,蔗糖20 g·L-1,消毒前将pH值调至5.8。

4.2 转接方法

(1)剔除增殖过程中出现的全绿或全黄,保留带花斑叶片的材料;(2)选择粗壮且高度大于4 cm的芽苗,切取1.5~2.0 cm的顶芽,将切下的芽苗基部接入生根培养基0.5~0.6 cm;(3)剪掉生根顶芽后的基部芽段和其余芽苗则按增殖培养的要求进行修剪,继续增殖培养。

4.3 诱导周期

一般为7~12 d,即当生根率达到85%~90%,其余芽苗有根点时,及时搬至温室炼苗。

4.4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8 ℃,湿度45%~60%,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每日连续光照时间12 h。

5 温室炼苗

5.1 生根瓶苗的放置

刚搬入温室的生根瓶苗放于培养架的中层和底层,处于底层的生根瓶苗炼苗10 d后调到最上层,加强光照锻炼,处于中层的生根瓶苗可不搬动。

5.2 光照控制

晴天8:30—17:30展开外遮阳网进行遮阴,雨天和阴天则合拢外遮阳网。

5.3 温度控制

当温室气温超过30 ℃,启用风机、湿帘、顶喷降温。当温室日最高气温低于20 ℃,合拢外遮阳网,提高温室内部气温。

5.4 卫生管理

每次放置生根瓶苗前须擦干净培养架玻璃,每周打扫或冲洗地面1次。

5.5 炼苗周期

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中旬,炼苗周期为18~25 d,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炼苗周期为15~20 d。

5.6 开瓶炼苗

移植前3 d,完全拧松瓶盖且瓶盖不脱落,瓶盖与瓶子的缝隙不超过0.5 cm。

6 移苗管理

6.1 移苗方法

(1)最佳移苗时间为阴天无风天气,或晴天10:00前15:00后,最好在温室大棚或简易网棚内进行;(2)使用穴盘移栽,基质用黄心土90%+火烧土10%+1/2 000磷肥(1%复合肥);(3)移植前1~2d用3/1 000的高锰酸钾淋透营养土消毒,种植当天浇透基质,挑选带花叶的生根苗,清水洗净培养基,用小木棍在穴盘中扎洞后移植,边种植边喷雾;(4)种好后,必须插牌,写明移植时间和无性系号码。

6.2 日常管理

(1)刚移苗时每天浇水6~8次,以保持基质与幼苗叶面湿润为宜,30~45 d内均需遮阴;(2)随着小苗长大,逐步减少淋水次数,10:00前16:00后掀开遮阴网,进行全光炼苗,10:00后16:00前视阳光强烈程度进行适当遮阴。

6.3 施肥

刚移植一周内不施肥,7~10 d喷洒0.1%尿素进行第一次施肥,20 d后,每5 d用0.5%的复合肥液喷施一次,30 d后,每5 d用0.1%的复合肥液淋施一次,可一直喷到苗木出圃。如果苗木已达15 cm高,停止施肥,如果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造林,必须搬动苗木,降低生长速度。

6.4 病虫害防治

苗木移栽初期,易感染茎腐病、猝倒病、立枯病,前6周每周用800×10-6~1 000×10-6百菌清(菌毒清/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等)喷洒一次,并注意土壤水分不能过多。如出现蚜虫、桉小卷蛾等害虫,每15 d喷洒1 000×10-6~1 500×10-6来福灵或氯氰菊酯防治。

6.5 出圃

幼苗移栽80~90 d,苗高12~15 cm时,挑选典型花斑叶、健壮、无病虫危害苗株出圃造林或移栽大袋。

1005-5215(2017)03-0110-02

2017-01-17

泉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2015]0134)

徐云鹏(198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种苗培育工作.

S31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47

猜你喜欢

移苗炼苗外植体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幼苗4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
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外植体启动培养
浅谈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综合技术
解决苹果矮化砧M9外植体褐化现象的研究
沼泽小叶桦丛生芽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试验
不同育苗基质及移苗时间对杉木苗期生长的影响
不同炼苗密度对桉树轻基质幼苗的影响
茶树腋芽初代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