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尔基野韭林下栽培技术

2017-04-05黄瑛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韭菜花床面樟子松

黄瑛

(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红花尔基野韭林下栽培技术

黄瑛

(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

红花尔基周边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沙地樟子松植物群落及沙地樟子松生态系统,林下野韭菜(AlliumramosumL.)资源十分丰富,野韭菜花已成为当地的特产和知名品牌。由于野韭菜分布过于零散,单位面积产量低,不便于采收,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人工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增加经济效益。

红花尔基;野韭;樟子松;人工林;栽培

红花尔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南端,西临呼伦贝尔草原,东枕大兴安岭西麓。地处森林—草原过渡地带,故植物区系成分以欧洲—西伯利亚成分和东西伯利亚向南迁移,以及东亚成分和华北成分向北迁移相嵌交错现象比较突出。[1]红花尔基为蒙古语盆地、洼地的意思,周边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形成了沙地樟子松特殊的植物群落及沙地樟子松生态系统,林下野韭菜(AlliumramosumL.)资源十分丰富,野韭菜花已成为当地的特产和知名品牌。

野韭菜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嫩叶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野韭菜性味辛、温,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健胃提神、调整脏腑、理气降逆、暖胃除湿、散血行癖和解毒等作用。野韭菜花每百克蛋白质含量,比栽培韭菜花高0.5倍左右。铁和纤维素含量比栽培韭菜花高20多倍。由于野韭菜分布过于零散,单位面积产量低,不便于采收,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出人工林下仿野生栽培方法,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增加经济效益。

1 生物学特性

野韭别名野韭菜,属百合科葱属,具横生的粗壮根状茎,略倾斜。鳞茎近圆柱状;鳞茎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成纤维状。叶三棱状条形,背面具呈龙骨状隆起的纵棱。花葶圆柱状,具纵棱,下部被叶鞘;花白色;子房倒圆锥状球形,具3圆棱,外壁具细的疣状突起。花果期6月底到9月。[2]

2 林地选择

选择郁闭度在0.6以下,行距≥2 m的樟子松人工幼林地。坡度≤20°,坡向以向阳为宜。土壤以砂土至中壤质地为宜,土层20 cm以上即可。

3 整地作床

整地前应清除地表杂草、枯枝和石块,每667 m2施0.5~1.0 t腐熟农家肥,进行翻耙,深度20 cm左右,整平耙细,做成床面宽1.2~1.3 m、深15~18 cm、步道宽40 cm的畦床。

4 播种育苗

4.1 种子处理

春播,种子不需进行预处理,可进行干种直播。如夏季播种,应对种子进行催芽,在播种前4~5 d,将种子放入30~40 ℃温水中搅拌,撇除瘪种子,浸泡24 h后,捞出种子放入盆内,盖上湿布,气温控制在16~18 ℃,2~3 d后有胚根伸出即可播种。

4.2 播种时间和方法

春播时间一般在5月上旬,夏播一般在6月上旬~下旬。播种分为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条播是沿着畦床每隔10 cm开一条1.8~2.0 cm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然后覆土1.0~1.5 cm。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床表面,然后覆盖1.0~1.5 cm的细土。每667 m2播种量为2.0~3.0 kg。

4.3 苗期管理

春播出苗一般需要15 d左右,夏播则需要7 d左右。为了保持床面湿润,可用松针或草帘覆盖床面。每天向床面喷水1次,以浸透床面5 cm左右为宜。为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可结合喷水向床面喷施25%辛硫磷1 000倍液。苗出齐后,撤去覆盖物,应及时除去床面上的杂草。

5 栽培

5.1 栽培地清理整地

栽培地与育苗地的土壤状况应尽量相同或相似。整地作床方法与育苗地相同。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0 t。

5.2 移栽时间和方法

播种当年9月中旬或次年4月中下旬进行移栽。边挖边栽,沿畦床开3.0 cm深沟,行距为15.0 cm,株距为3.0~5.0 cm,覆土踩实,浇透水。

6 栽培后的抚育管理

生长季如特别干旱,则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治因干旱造成苗木干枯、死亡而影响产量。每年5—6月,追肥1~2次,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采用向畦床表面扬撒的方法。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

野韭主要病害是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病斑椭圆形至纺锤形,通常较大,长径1~5 cm或更长,紫褐色,斑面出现明显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霉状物,此即为本病病征(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当病斑相互融合和绕叶或花梗扩展时,致全叶(梗)变黄枯死或倒折。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1 5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三甲基硫菌灵可湿粉1 500倍液,每隔7~15 d防治1次,交替喷施,前密后疏。

7.2 虫害

野韭主要虫害为葱地种蝇,以幼虫蛀入葱蒜等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喷洒防治。

8 采收

移栽后第3年可少量收割茎叶,第4年可正常收割茎叶。一般每年的5—6月可分别收割一次,当茎叶高达到25 cm以上时,可用刀在距地表2 cm处割断。8月下旬—9月上旬可采摘花朵,腌制后食用。

[1] 张万成,王君,葛玉祥,等.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初探[J].防护林科技,2007(3):107-108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05-5215(2017)03-0108-02

2017-01-28

黄瑛(1974-),男,黑龙江龙江人,大专,工程师,现从事营林生产工作.

S633.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46

猜你喜欢

韭菜花床面樟子松
韭菜花
对瓦里安碳纤维治疗床面模型的评估
韭菜花开采摘忙
激振力偏离质心的振动床面数值模拟与研究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梯形明渠边界平均剪切应力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