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栽培土壤改良的机理及方法
2017-04-05李虹飞
李虹飞
(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丹东 118200)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的机理及方法
李虹飞
(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丹东 118200)
基于从事5年蓝莓栽培经验,重点归纳了蓝莓土壤改良的方法,采用硫黄粉、草炭和针叶土等系列手段,调解了土壤pH值,不仅改良了土壤酸碱度,而且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通气性,为蓝莓丰产和改善品质风味奠定了基础。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机理;方法
蓝莓原始种群来自于林区,经过人工栽培和品种选育,现已有100多个品种,在树型高矮、灌丛类型、果实风味及成熟期方面形成了多样化,也为供应市场,选择不同的采收期提供了方便。
蓝莓培育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要求栽培地的土壤酸碱度较低,这是蓝莓品质风味和保证果实质量和产量的一项根本要求,土壤pH值偏高,主要体现在蓝莓生长势不好,果实品质风味较差。下面结合从事蓝莓生产实践,把蓝莓的栽培土壤改良方法做技术总结和分析,为林区从事蓝莓种植提供经验。
1 蓝莓栽培土壤改良的机理
蓝莓原始种群分布在海拔600 m的高山上,冷凉的气候和棕色森林土的作用,使土壤pH值较低,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是山地酸性土壤的指示物种,长期的进化过程使得蓝莓适应酸性土壤的立地环境,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土壤容重轻也是蓝莓生长好的基础性条件。许多资料表明[1],土壤pH高,蓝莓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症状。
蓝莓缺铁和镁症状,主要是出现失绿和变黄现象,叶片卷曲,枝条生长受阻,单果质量及品质下降,长期会出现小老树现象。当土壤pH值>5.2时,土壤中的铁离子会与碱性离子化合形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高价态的化合物,有效铁被固定失效。
当土壤pH值较高时,蓝莓吸收氮素的能力下降,土壤中的氮由于来源不同,存在形式不同,但最终在土壤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硝态氮。在pH较高的情况下,土壤中的酶活性降低,微生物的数量下降,使得蓝莓利用氮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因此,降低土壤pH值有利于蓝莓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氮,达到蓝莓生长的营养要求。
当土壤pH偏高时,土壤中微量元素利用率下降[2,3],土壤中的微量元素Cu 、Zn 、Mn多数会与土壤中的腐殖质螯合和络合成易于释放的化合物,并能长期保存在土壤中,这些元素被形成高价态的无机化合物,氧化物在高价态位下,不易从晶格中释放出低价态的离子,影响蓝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使蓝莓产生缺素状,生长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
2 土壤改良的方法
2.1 施入硫黄粉改良
硫黄粉与水结合能形成硫酸,硫酸是4大强酸之一,施入土壤后能中和阳离子形成酸式盐,氢离子的提高使得土壤的pH发生根本性变化,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对下降,调低了土壤的pH值。将硫黄粉按1 300 kg·hm-2施量均匀撒施并深翻25 cm土层内,能将棕壤土pH由5.9下降到4.9以下,持续改良效果能达到3 a以上。
2.2 施入草炭改良
草炭含有腐殖质酸,具有较低的pH值,增加草炭的施入量,能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草炭含黄腐酸,胡敏酸和胡敏素,这些酸性官能团,能吸收氢氧根离子,使土壤碱性降低,此外增强了土壤离子的交换能力,提高了土壤的活性,有利于蓝莓的生长。
2.3 施入松针、锯末和松树皮改良
松针、锯屑和松树皮均含有粗鞣酸等酸性物质,降解后能降低土壤pH值,分解后的有机质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紧实度,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起到保水,保肥,提高地力的作用。蓝莓是一种浅根系植物,侧根在浅层土壤中生长,抗旱性较差,增加土壤有机物质的施用量,能有效地改善土壤水肥的贮存量,当土壤缺水时,土壤中被有机质吸收和贮存的水分会缓慢释放出来,减少植物遭受旱害的风险。
2.4 施入消石灰改良
蓝莓对土壤pH有一个适宜的范围,不是土壤pH越低越好,土壤pH过低,当pH≤4.0时会出现土壤中金属元素供给量过大的问题,导致中微量元素过量吸收,产生必要的大量元素吸收受限的现象,导致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的结果。可采用施入消石灰,提高土壤pH,据试验,当土壤pH值小于4时,可施用8 t·hm-2消石灰,能把酸性土壤pH调到4以上。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过量,因为蓝莓是一典型的嫌钙树种,在钙元素过量的土壤中,钙的过量吸收会影响到铁元素的吸收,施用量不当会产生缺铁失绿的现象,反而影响施用效果和产量。
3 小结
3.1 蓝莓栽培的首要条件是做到适地适树
选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最好不选择盐碱地,因盐碱地通常较洼,土壤紧实,pH值较高,不利于蓝莓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3.2 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要针对pH适宜范围
选用一种见效较快的方法,通常硫黄粉适宜土壤pH在6.0左右的土壤,向下调动1个pH。能有效缓解土壤pH过高的现象。
3.3 结合土壤pH状况,施入酸性材料
酸性材料包括草炭类和腐殖质类等有机物,在改善pH的同时,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肥水贮存水平。除此之外,当土壤pH过低时,施用消石灰,提高土壤pH,使土壤pH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蓝莓丰产优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 杜汉军,吴立仁,王柏林.蓝莓新品种美登的引种与选育[J].中国果树,2014(1):14-16
[2] 李亚东,吴林,张志东.越橘鲜食优良品种—蓝丰[J].中国果树,2003(5):17-19
[3] 樊胜华,吴林生,曹彬彬,等.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方法及作用[J].园艺与种苗,2012(7):75-77
1005-5215(2017)03-0083-02
2017-02-27
李虹飞(1973-),男,辽宁宽甸人,大学,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Q938.13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