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和县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浅析

2017-04-19游培庆

防护林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平和县古树名乡镇

游培庆

(福建省平和县林业局规划队,福建 漳州 363700)

平和县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浅析

游培庆

(福建省平和县林业局规划队,福建 漳州 363700)

文章阐述平和县古树名木普查方法、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提出合理建议。

平和县;古树名木;现状;保护

古树名木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树龄在百年以上和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或树形特大或奇特的树木。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历史的见证,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独特、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通过调查分析古树名木,可以了解当地的气候、人类活动历史。本文通过调查平和县古树名木树种、数量以及生长现状,并对其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1 基本情况

平和县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属博平岭山脉,双尖山与大芹山脉把该县分为东西两半,西高东低,全境面积2 324 km2,多为海拔1 000 m以下的低山。全县林地总面积18.1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6.1万hm2,生态公益林5.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70.68%,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根据调查记载,全县有维管束植物151科866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42种,裸子植物9科20种,被子植物121科804种,野生动物资源也极丰富。2014年以前在册登记的古树名木有286株,2015年县政府在重视保护生态资源前提下,为摸清我县现有的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情况,开展本次普查。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调查方法采用:1.资料查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已有的古树名木分布情况。2.知情人访谈,了解现有古树名木生长情况及以往漏登记的大概位置。3.现场调查,对所有已经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现场调查:(1)核对原有调查数据,包括树牌号、树种、权属、生长情况等;(2)实测胸径、目测树高、估算年龄等;(3)采用GPS进行定位、实测东经北纬度数;(4)拍摄数码照片、制作古树名木分布图。4.内业整理,包括查对科、属、种、电脑录入汇总。

3 调查成果

经调查全县古树名木共616株,涉及24科38属44种。这些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城区公园、机关、学校,乡村祠堂、寺庙旁边及风水林中,多为乡村的社公木,得到群众自觉保护。这次调查在2014年古树名木调查286株基础上,补充调查330株。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良好,主要分布有乡村,大多属集体所有,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大致分布如下:

(1)按等级分:一级古树500 a以上17株,占2.8%;二级古树300~499 a 66株,占10.7%;三级古树100~299 a 533株(其中名木6株),占86.5%。

(2)按树种分:由表1可见,分布最多的是榕树,共有193株,占总数的31.3%。其次是枫香,有69株,占11.2%。

表1 不同树种古树名木构成比例

(3)按区域分:由表2可知,平和县古树名木分布在15个乡镇,分布最多的是南胜,共有130株,占21.1%;最少的为霞寨,仅3株,占0.5%。

(4)按树高、胸围分:不同树高和胸围古树名木分布情况见表3。树高>10~30 m的最多,为535株,占86.9%;胸围>100~500 cm的最多,为439株,占71.2%。

表3 古树名木按树高、胸围分布情况

4 存在问题

4.1 宣传不到位,保护意识不足

建设规划单位为方便和提高效率,对道路建设和城镇开发的规划采用简单、机械的方式,没有把古树名木给予考虑避让、保留;更有甚者,在城市绿化设计中为提高品质,把古树名木纳入其中,盲目抬高古树名木价格,使百姓产生错觉,形成“要想富,卖古树”的不良思维,产生恶性循环,造成更多的古树名木被挖掘。

4.2 立法不全,执法不力

虽有林业部门的“森林法”、建设部门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多个法律、多部门对保护古树名木做出规定,却出现“多部门共管,实际无人管”怪圈;而且法规制定的处罚力度不足以震慑不法分子。

4.3 产权不明,管护不到位

古树名木多为集体所有,且常散生于乡村角落位置,没有固定的管护人员,疏于管理,经常成为农村垃圾的聚集地,群众为图方便,直接在古树名木下焚烧垃圾,影响其生长,直至死亡。

4.4 机构不全,人员紧缺

各乡镇没有专门的保护古树名木机构,林业站也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员,对日常的古树名木养护没有专职的技术人员。

4.5 经费不足,补偿不到位

本县为贫困的山区县,财政紧张,没有设立专门的基金,对集体或个人所有古树名木的进行补偿,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一旦不法分子用高价加以引诱,群众就可能对古树名木进行破坏。

5 保护建议

5.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利用发宣传单、电视新闻、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对古树名木的作用以及历史价值进行不间断宣传,以提高全县人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城市开发和道路规划者,对已有的古树名木在规划建设时能避让尽量避让,不能避让的尽可能利用,如规划建成小公园、做行道树等;在城市和道路绿化时,做到用人工培育的绿化树,不用古树名木,以降低古树名木的价格,使群众盲目逐利的根源被切断,古树名木从而得到保护。

5.2 加强立法,执法从严

县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可根据“森林法”、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为依据,制订适合本地区地方性法规,明确部门责任、管理范围;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分子给予重罚,直至刑事处罚。

5.3 增设机构,扩大编制

建设园林部门设立负责保护城市古树名木专门机构;林业部门设立保护乡镇古树名木总机构,各乡镇设立保护本乡镇古树名木独立机构。对相应机构人数进行核编,每个乡镇至少安排1~2个专职人员,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招考录取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管理现有古树名木,抢救濒危株;改善长势衰弱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恢复。

5.4 明晰产权,加强管护

召集社会有名望之士对现有古树名木进行认领,或对现有古树名木所有权进行拍卖,像“集体林权改革”一样进行确权,颁发林权证,明确产权主体,制定保护管理细则。

5.5 加大经费投入,实行补偿机制

县里成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项基金,对现有古树名木所有者进行如“生态公益林”一样货币补偿,以保障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古树名木不被破坏;加大对50~100 a古树名木的调查,列入备用库,使古树名木后继有“人”。

[1] 游培庆.浅析平和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68-69

1005-5215(2017)03-0089-02

2017-01-11

游培庆(1974-),男,福建平和人,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S788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3.038

猜你喜欢

平和县古树名乡镇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平和县森林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守护老区乡亲的健康——记平和县漳汀村医生陈亚任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昆明的古树名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