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新指标
2017-04-05王天鹏
王天鹏
(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 810399)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新指标
王天鹏
(青海省门源县畜牧兽医站,青海门源 810399)
文章以“奶牛的隐形乳房炎诊断指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的、常规的指标方法和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新的指标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疾病诊断,从而展开科学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奶牛;隐形乳房炎;诊断;指标
1 前言
对于奶牛养殖业而言,乳房炎可以说是一种能够导致严重损失的传染类疾病,虽然目前有几种疾病诊断的方法,但是在常规使用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见,关于“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新指标”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关于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新指标的研究与分析
2.1 常用的诊断指标
第一个指标就是乳汁的体细胞计数,可以说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判断出乳汁中体细胞数量的范围,可以比较准确判断出所患隐性乳房炎的严重程度,可以说对于临床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在于步骤繁琐,时间太长,在实验室应用是可行的,显然是不能用于快速检测的。
第二个指标就是加州乳房炎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直接将乳汁中的体细胞的数量测定出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应用的,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在牛旁就能够进行,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在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检测,除非是机械化、自动化的。
第三个指标就是乳汁微生物的培养鉴定,这可以说是该疾病诊断最为标准的方法,主要的原理就是如果在桶奶中发现了无乳链球菌或者是金黄色的葡萄球菌的时候,就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些病菌很有可能就是导致牛群感染乳房炎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隐形乳房炎是非特异性的,而在乳房和乳汁中又没有肉眼所能直接看到的变化,乳汁中同样也无法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所以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不高,往往只能做出一个大致性的判断。
2.2 关于酶学检测法指标
这种指标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的原理就是如果感染了乳房炎的话,乳汁中一些酶的生物活动就会有某种程度的增强,而活性也会随着乳汁中体细胞计数的升高而升高。目前有一些酶活性的变化和特点已经开始应用,如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变化等。
首先关于乳酸脱氢酶,这个指标可以应用于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在实验性乳房炎的实际发病过程中,诊断前后的时间、实际的分娩期以及泌乳的阶段和乳汁的产量等都会对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天,其活性在诊断的前8d是会有所升高的,而到了诊断的时候和诊断以后,活性则会逐渐降低。
根据相关的研究来看,相对于健康的奶牛来说,如果患有隐形乳房炎的话,那么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是要更高一些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乳汁中所含有白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同时由于炎症的影响,乳腺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都会遭受破坏。
其次关于乳过氧化物酶,不论是什么样的致病条件,一旦乳汁中酶的活性增强,那么白细胞的数量也会同时大量增加。而乳过氧化物酶的主要来源就是白细胞中的相关成分,因此如果乳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升高了,很有可能就是伴随着隐形乳房炎的发生而有所升高的。
第三就是关于碱性磷酸酶,相对于健康的奶牛来说,碱性磷酸酶在患有隐形乳房炎的情况下,平均活度是要高的,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虽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患病条件下都会高于正常的乳汁,但是相对于乳酸脱氢酶而言,碱性磷酸酶的活度测试更加灵敏,更加可靠,可以用于早期的诊断。
2.3 蛋白质检测法指标
这种指标的主要检测原理在于如果动物受到了某种刺激,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那么就会有急性期反应的发生,在这个反应的实际过程中急性期蛋白的显著增加是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
2.4 指标展望
对于隐形乳房炎而言,一种精准的、适用性强的诊断系统是尤为必要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尚且没有一种真正自动化的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对隐性感染的区域进行兼备,如果单一依靠某一种方法,恐怕不行,最好是能够结合酶学的检测方法和蛋白的检测方法。事实上,如果能够将这几种方法以合适的方式结合起来,那么就很容易形成一个自动诊断乳房炎的系统,这是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也是规模化养殖场极为需要的。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于酶学指标检测法和蛋白指标检测法的研究尚且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要想真正应用到临床还有极为漫长的路要走,有许多空白需要去填补。
3 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常用的一些诊断方法虽然有优势,但是缺点也非常明确,这就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为此,笔者建议,在新的指标检测尚且不够完全成熟的时候,可以采用几种方式结合检测的方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各项治疗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1]刘峰,迟玉杰.乳房炎乳的检测方法[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1):129-131.
[2]黄利权,施明华.隐性乳房炎乳汁中体细胞和病原菌及酶间的相关性[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5,(3):243-246.
[3]祁克宗,田超,潘玲,等.牛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电导率与隐性乳房炎的关系[J].中国兽医学报,1996,(4):397-399.
[4]宋智娟,赵国先,张晓云,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进展[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C].2005:8.
[5]王赟,靳亚平,丰艳妮,等.奶牛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7):14-15.
[6]杨慧萍,张周,肖乃志.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2005,3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