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畜禽规模饲养的因素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2017-04-05周福辉房长华
周福辉 房长华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胥各庄动物防疫站,河北唐山 063300)
制约农村畜禽规模饲养的因素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周福辉 房长华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胥各庄动物防疫站,河北唐山 063300)
在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畜禽的规模饲养越来越成为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形式,它极大的影响着农村畜禽饲养的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本文将结合H省F区的实际情况就制约农村畜禽规模饲养的因素加以探讨,通过分析规模饲养的优势尝试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
畜禽;规模饲养;制约因素;优势;对策
1 农村畜禽规模饲养的状况及制约因素
农村规模饲养的发展过程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农村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所谓规模饲养是有别于传统农村分散的庭户式饲养方式,通过“统一建区、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安排、分户饲养、集中生产”的模式而对农村畜牧业进行组织化产业化的一种生产模式。1949年以来,农村畜禽规模饲养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到目前,多数省份的畜禽规模饲养比重已达到50%以上,其中以肉牛、奶牛、生猪和鸡的养殖占比最大。但是由于彼时规模养牛的程度与规模不高,制约着奶牛、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快速发展,这集中体现在奶牛的养殖与市场机制不适应。
2 农村畜禽规模饲养的优势
第一,农村畜禽规模饲养有助于提升畜禽养殖的规模,通过构建“统一建区、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安排、分户饲养、集中生产”的模式,促进农村畜牧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提升个体化养殖经营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第二,农村畜禽规模饲养有利于严格控制畜禽疫病发生。畜禽集中养殖最关键的问题是疫情防范,通过饲养小区等形式的严格规范化养殖,实行统一防疫,统一进料,统一配料,统一检测,统一销售,可减少非饲养人员出入和接触畜禽场所的机会,使消毒和疫病控制更加有效和安全,做到全天候、不间断对牧场进行疫情监测;第三,农村畜禽规模饲养有助于构建畜禽养殖“一条龙”式的生产营销模式。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依托相关龙头集团,建立“公司+托所+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畜禽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由于饲养小区连片集中,为统一提供饲料、良种、防疫、配种、信息、技术指导和畜产品的销售等服务,创造了方便的条件,带动农户致富;第四,农村畜禽规模饲养也有助于农村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首先,规模饲养的统一建区有助于排除畜禽粪尿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方便了畜粪上地和秸秆饲料的运送。其次减少了畜禽发出的嗓声,改善村民生活区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另外畜禽的规模饲养,也能够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农户的工作与休息。
养殖小区实行“四统一分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四统”即统一设计牛栏、统一供水供电、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饲喂标准,“一分”即分户饲养,“一集中”即集中机械化挤奶。严格的管理改善了奶牛小区的卫生条件,保证了牛奶的高质量,以优质优价增加了奶农的收益。通过这一实例我们能更深切的感知这种新型畜牧业生产组织化形式的优势,它摆脱了庭院养殖的小规模状态,使奶牛业规模化、合作化发展成为可能。
3 农村畜禽规模饲养的发展策略试析
第一,要加强畜禽规模饲养的配套设施建设,专注提升养殖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当前畜禽规模饲养最主要的问题仍集中在饲养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由于缺乏饲养经验,导致防疫灭病工作有所欠缺,因而出现病死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可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农技部门和龙头企业的合作。同时加强对养殖区域的强化改造,修缮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凉棚等。此外强化对畜禽规模饲养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标准化养殖体系。
第二,强化畜禽养殖的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的推广,通过引进畜禽优新品种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畜禽养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良种是关键,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品种的改良工作。结合“本地品种选育为主,结合适度导血改良”这一指导思想,可突破由于多方引进国内造成品种造成的种群不整、产量不足的状况,进一步考虑引进国外优种。通过优化育种及管理技术,在规模化养殖小区中根据种群的不同标准实施分群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第三,完善有关畜禽规模饲养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畜禽养殖所耗资金量大,而作为畜禽养殖的主体,农民资金又有所欠缺,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另外,由于受到当前贷款政策的限制,规模化的养殖小区又不能作为抵押主体进行贷款,从而限制了规模化养殖的扩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放宽抵押贷款政策,在鼓励政策优惠的同时,适当简化信贷程序,谨慎推行小额信用担保,逐步将农村畜牧业的组织化和产业化导向正轨。
第四,完善农村规模养殖的风险保证机制,基于农村社会现实状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强化风险保障上,一方面要加强防疫体系建设,降低养殖过程中的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技术管理风险,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为保障参与规模化饲养的农户的利益,可强化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并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协调争取更加合理的保费标准。在健全市场机制方面,可进一步探索“公司+产区+农户”的模式,积极践行产、销一体化模式,尝试以股份、合同订单形式建立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之路,积极开拓市场,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市场链。
[1]黄威权,黄龙.晴隆县规模养牛现状与发展对策[J].当代畜牧,2015,(5):5-7.
[2]李勇生,张延贵.制约农村规模养牛效益的因素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1,(4):107-108.